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930900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量与质之和所达到的综合效果。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分钟的利用率。每一位教师都期待每堂的教学活动是快乐的,但我常听到老师讲“我天天告诉自己我要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一节课,但是。”“我要尽量不让自己被激怒、发脾气,但最后我都不能克制自己。”相信很多一线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2、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种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大家带来思考,便于各位教师能提出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序幕。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如语文课上可以有“问题导入”“课题导入”“故事导入”等等。一定要简明、实用,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如果只是向学生介绍周总理的生平,以及对祖国作出的巨大的贡献,无疑是枯燥无味的,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周总理是个高不可攀甚至被神化的人,距离感由此而生。所以我首先问同学们他们眼里的周

3、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课堂的气氛便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再引用一些周总理智斗美国记者的有趣小故事,引起同学们兴趣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如此同学们会好奇这样幽默机智的周总理在工作中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然后再开始课文内容的学习,水到渠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有效果。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中虽然有许多优美、生动、形象的句子,如:“

4、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蜂罗列、形态万千。”这些“静、清、绿、奇、秀、险”的山水特点和优美画面无法单纯从文字中获得亲切体会与每感美感的熏陶,单凭教师着意的渲染赞叹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让他们眼见为实,适时地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那清澈碧绿的漓江水,形态万千的险峻山峰顿时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在一片情不自禁的由衷赞叹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在浓厚学习兴

5、趣的促进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满怀激情朗读起课文来。课文最后一段所描述的优美画面以形象地印进学生的脑海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已无须多言。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

6、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他的潜力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要提高课堂效率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 “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能称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

7、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三、及时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大秘诀。课堂是属于教师主导的课堂,不要一味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应首先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欢迎吗?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教学方法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方法得当,自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

8、,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适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技巧,在课堂中,我经常使用“你真棒”、“你太会想像了”、“你的动作太精彩了”、“你真会动脑筋”、“你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你一定会成功的”等这些催人奋进的话语,滋润孩子的心田,给学生以动力,这样学生就想去“冒冒尖”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四、对学生严格要求,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

9、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也会影响课堂秩序。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教

10、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课堂纪律:(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常规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例如,上课铃声响了,你走进教室,面对还没有完全静下来的学生,这时你最好的命令是你环顾学生的眼神,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开始上课。如果你在开课前经常这样环顾学生,学生一见到你就会自然然静下来。(二)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在课堂上只发现问题还是

11、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五、优化教学气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要走到学生中去,看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在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切不可高高在上,一味地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12、。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如课堂上学生不时地东张西望,或目光呆滞,表明他们心猿意马。他们低语暗议,窃窃私语,则表明他们发现破绽或老师讲错了。他们眼里迸发出激动,表明他们豁然开朗。课堂上如何看学生的眼神行事呢?我认为教师在讲课时应不时地用眼睛环视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同时还可以通过目光暗示来提醒个别听课不认真的学生。另外,局部专注又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是制止部分或个别学生的走神。这里我想起了曾经学生的作文内容:“我从来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但是每天看到老师讲课时对我的眼神鼓

13、励,现在我不仅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而且很乐意向同学展示我的学习成果,老师经常课上留意我,有时小小的表扬能让我高兴一天呢,我打算下次积极准备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从这些话语中我认识到了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眼神的交流对学生都会起着重要的影响。六、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有效课堂并不仅仅只在课前的准备与课堂内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进行教学设计、善于把握教学内容,还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课后的管理,即课后学生的各方面的反馈和老师自身的反省,从学生的交流、作业和反映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课堂的效率与预定目标的达成与否,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程度薄弱学习者的辅导与帮助,为程度较高的学

14、习者提供更多的建议与扩展;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水平,尽快地变一名教书匠为教育家。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功夫同样在课外。 现在许多教师能够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但还缺乏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行为的深刻反思,每堂课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等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问题行为,对积极

15、因素及时予以肯定和发扬,对问题行为及时予以批评指正。特别要对那些存在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不够勤奋好学、不善交流合作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跟踪观察,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督促、个别指导。总之,追求有效,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怎样去教学才最有效果,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各种虚假的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能泡好一杯茶的人就能应付任何事。”“用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泡好学生这杯功夫茶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一起用心,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泡出一杯清香四溢的好茶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