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伤寒论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92982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话版伤寒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白话版伤寒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白话版伤寒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白话版伤寒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白话版伤寒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话版伤寒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话版伤寒论(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话版伤寒论1、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性,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2、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3、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4、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达病已传变。、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达病未传变。6、太阳病,浮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因此禁用辛温发汗

2、、禁用攻下、禁用火攻。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浮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浮现小便短少不畅通,两目直视、大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同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同样。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患外感病,如果浮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体现;如果浮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体现。病在阳经的,大概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概六天可以痊愈。这是由于七属于阳数、六

3、属于阴数的缘故。8、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由于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9、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后来,身体仍感觉不舒服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干痊愈。11、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诸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体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2、太阳中风证,卫阳抗邪而浮盛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而弱于内,卫阳浮盛于外就发热,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病人畏缩怕冷,瑟瑟畏风,象皮毛复盖身上

4、同样发热,鼻塞气息不利,干呕的,应当用桂枝汤主治。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五味药,捣碎前三味药,与后两药混合,加水七升,用微火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待药汁冷热合适时,服药一升,一日服三次。服药后一会儿,喝热稀粥一大碗,以助药力,并复盖棉被约二个小时,取暖保温来协助发汗。发汗限度最佳是遍身微微出汗,不要让汗出如流水同样淋漓不断,否则伤阳耗阴,疾病就一定不能解除。如果服了第一次药后汗出疾病痊愈,就停止服第二次、第三次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尽。如果服第一次药汗不出,可以根据以上服药措施服第二次药。如果服第二次药还无汗出,那么,第三次药可合适提前

5、服,可在半天左右将一剂服完。如果病情重的,可以白天夜晚服药,一天24小时进行严密观测。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仍然存在的,可以再继续服药,倘若服药后仍不出汗,那么,就可始终服药二三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滞滑腻、油腻、大蒜、小蒜、芸苔、胡荽、动物乳类及其制品,腐败变质及不良气味的食品。13、太阳病,只要浮现头痛、发热、汗出、畏风的,就可以用桂枝汤主治。14、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本应当无汗,反而浮现汗出、怕风等太阳中风证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桂枝二两去皮以上六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

6、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复盖棉被取暖保温以助发汗,使病人遍身微微汗出为度。除服药后不需喝热粥外,其他的调养护理措施及服药禁忌均同桂枝汤。15、太阳病,误用了泻下药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服药措施同前。如果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6、太阳病第三天,已经用了发汗的措施,或者用了吐法,或者用了攻下法,或者用了温针的措施,病情仍然不解除的,这就是坏病,桂枝汤已不再合用。对于坏病,应当具体诊察其脉象、症状,理解使用了何种错误治法及演变为什么种病症,因证立法,随证治疗。桂枝汤本来是解肌和营的方剂,合用于

7、太阳中风证。如果病人脉象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属太阳伤寒证,不可用桂枝汤治疗。医者务须常常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发生错误。、平素嗜酒的人,如果患了太阳中风证,不当用桂枝汤治疗,如果服用了桂枝汤,就会浮现呕吐,这是由于嗜酒的人多湿热内蕴,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用后更助热留湿的缘故。18、宿有喘疾的病人,患了太阳中风证,引动喘疾发作的,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疗最佳。19、但凡内热炽盛的病人,如果服用桂枝汤而发生呕吐的,后来也许会浮现吐脓血的变证。2、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汗出淋漓不止、病人怕冷、小便短小、四肢微感拘急疼痛、屈伸困难,如果头痛、发热等表证仍然存在的,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桂枝加附子汤方

8、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六味药,加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的措施同前。21、太阳病,误用攻下之后,浮现脉象急促、短促,胸部胀闷的,用桂枝去芍药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四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调养护理措施同前。2、如果误下后浮现胸部满闷、脉微、畏风寒较重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

9、八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措施同前。23、太阳病,已经得了八九天,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较长,怕冷的时间较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好象疟疾同样,病人不呕吐,大小便正常,这是邪气郁滞在表的体现。此时,如果脉象渐趋调匀和缓的,是邪气去、正气复的症象,疾病将要痊愈。如果脉象单薄而怕冷的,这是表里阳气均虚,也许系误用汗、吐、下所致,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措施治疗了。如果面部反而浮现红色的,表白邪气仍郁滞在肌表未能解除,病人皮肤还一定有搔痒的症状,合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10、芍药生姜切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剖开杏仁二十四枚,用水浸泡,去掉皮尖及双仁的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煎煮,待煮一、二沸,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各药,煎煮成一升八合,去掉药渣,每次温服六合。旧本说:取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合为六合,一次服完。调养护理措施同前。24、太阳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证不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予以桂枝汤就可以痊愈。25、服桂枝汤发汗,汗不守法,浮现大汗出、脉象洪大,而发热,畏寒,头痛等表证仍然存在的,为病仍在表,仍应予以桂枝汤治疗,服药措施同前。如果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

11、间长,怕冷的时间短,好象发疟疾同样,一天发作二次的,用小发汗法就能治愈,合合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剖开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二次。旧本说:取桂枝汤二份,麻黄汤一份,混合成二升,分二次服。调养护理措施同前26、太阳中风证,服了桂枝汤后,汗出得诸多,病人浮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和、脉象洪大的,这是邪传阳明,热盛而津伤,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

12、斤,打碎,用布包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以上五味药,加水一斗煎煮,待粳米煮熟,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2、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并见心烦、口渴的,为表郁兼内热之证,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病人脉象单薄的,这是阳气虚弱,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剖开生姜一两二铢,切片石膏二十四铢,打碎,用布包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她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应当是将越婢汤、桂枝汤的煎剂混合,每次温服一升。现将二方混合成一方,

13、取桂枝汤二份药量,越婢汤一份药量。、服了桂枝汤,或使用了泻下法后,病人仍然头痛,项部拘急不柔和,象皮毛复盖身上同样发热,无汗,胃脘部胀满,微感疼痛,小便不畅通的,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小便畅通的就可痊愈。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术。2、伤寒病,症见脉浮、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的,是太阳中风兼阳虚阴亏证,治当扶阳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浮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

14、躁不安、呕吐等症状,是误治导致阴阳两虚。治疗应当先予以甘草干姜汤,来复阳气,如果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阐明阳气已复。然后,再予以芍药甘草汤来复阴,阴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如果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浮现谵言妄语等见症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如果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逼迫发汗,汗多亡阳,导致少阴阳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以上二味药,用水三升,煎至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以上二味药,加水三升煎煮,煮至一升五合,去操药渣,分二次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

15、两,去皮,用陈米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稍煮至开即成,每次温服少量。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健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30、问:病人的症状象桂枝汤证,按照桂枝汤证的治法进行治疗,成果反而使病情加剧,浮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两小腿肌肉拘急疼痛,甚至浮现谵语等症,教师预测到了病人半夜手足应当温暖,两腿应当舒展,后来病情发展果然如教师说的那样,怎么懂得会这样呢?教师答:病人寸口脉搏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

16、,大是虚的体现,感受风邪就会产生轻微发热,正气虚弱就会浮现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症状虽然很象桂枝汤证,其实不是桂枝汤证,而是太阳中风兼阴阳两虚证。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用桂枝汤加附子以温经发汗。但是医生却反而单用桂枝汤发汗,导致汗出亡阳,并兼阴液亏虚,从而浮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等症状。治疗先予以甘草干姜汤,服药后阳气于半夜恢复,两腿就由厥冷转温暖,而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尚未解除,于是再予以芍药甘草汤,服药后,阴液得复,则两脚就自由伸展了。如果误汗伤阴,导致阳明燥屎内结,就会浮现谵语、心中烦乱不安等症,应当用承气汤攻下里实,服药后大便微见溏泻的,为燥屎得去,谵语等症就会停止,疾病即可以痊愈。31、太阳病,项背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