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92857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大班健康教案4篇大班健康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参与游戏,体验生活中处理事情时应根据需要来决定快慢速度。2、乐于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发现告诉大家。二、活动准备红旗2面,红、蓝队标志各10个,水桶两个,盛满水的小碗若干个,图片四幅。三、活动过程1、游戏:走走跑跑教师出示乌龟和马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谁快谁慢,并来学一学。当教师发出口令:乌龟乌龟慢慢走或马儿马儿快快跑,幼儿相应做慢慢走和快快跑的动作。2、游戏:抢红旗,体验敏捷的快动作交待规则:幼儿分成红队、蓝队两组,进行接力赛跑,看谁先抢到红旗。幼儿分组游戏后,组织幼儿交流游戏感受:怎样才能取得胜利?(知道敏捷的快动作是获胜的关键)3、游戏

2、:送水,体验稳健的慢动作交待规则:两组幼儿分别端一满碗水送到对面的水桶中,看哪队送的水多。幼儿分组游戏,交流游戏感受:怎样才能不让碗里的水洒出来?(知道只有走得稳、走得慢,水才不会洒出来)4、看图片,了解在生活中根据需要快和慢(1)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用快动作来做?(2)哪些事情需要慢动作来做?小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我们根据需要来决定是用快动作还是慢动作,该快的时候要快,该慢的时候就慢。活动延伸: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事情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反思:通过这节活动的效果看,我认为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活动目标似乎有些低。快和慢幼儿很容易掌握,每一个幼儿都能正确分辨。在辨别第一到第三的位置,这个目标上幼儿也很

3、轻易就能达成。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为幼儿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班健康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在幼儿的午睡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孩子老爱趴着睡觉,通过此课,希望能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功能。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活动准备心脏图片心脏模型活动过程1听一听,让幼儿的耳朵贴在旁边幼儿的胸口上,互相倾听心跳的声音。2出示挂图和模型,看一看,心脏在人身体的什么位置,说一说心脏的

4、形状,并帮助幼儿指出心脏的位置。3让幼儿了解心脏有什么功能。心脏日夜不停的跳动,将血液送到全身的各个地方,使身体得到营养物质和氧气,保证身体健康。4发现运动后的心脏:带领幼儿到户外跑两分钟回到教室,让幼儿相互听听心脏的跳动,5,分组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并请各组代表发言。6结束活动:引导幼儿说出:锻炼身体能使心脏健康,但不能长时间作剧烈运动,否则会使心脏疲劳,发烧和害怕时,心脏会加快,发烧时要及时治疗,平时多呼吸新鲜空气,睡觉时不能趴着睡,以免压迫心脏。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活动延伸:提供听诊器,让幼儿相互听听心跳的声音。选择易懂的碟片让幼儿观看。教学反思优点:1活动思路较详细,清晰。2

5、在本节课中,大部分幼儿的掌握情况较好,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的兴趣很浓,整个活动进行较流畅。3给幼儿提供了分组讨论,思考的空间,让幼儿学会通过思考,从中找到答案4从中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缺点:在活动准备上,能更加多样化,能运用多媒体更加形象的吸引幼儿。大班健康教案篇3活动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孩子提供的饮食也越来越富有营养,但依然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证,原因是许多幼儿有一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不吃早饭、大量喝饮料、吃冷饮、不定时大便等。为了使孩子们明白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学习保护自己的健

6、康,我创编了小豆子的旅行教材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活动准备:(1)电脑制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图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录音)(2)健康知识卡片、消化图、自制健康行为棋活动过程:一、观看“小豆子的旅行”,了解各器官的功能今天,有颗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会看到些什么,里面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豆子来告诉我们。(1)放第一段食物从口腔到食管的动画。提问:小豆子从哪里进去?看到了什么?(2)放第二

7、段,了解胃的功能。提问:胃有什么作用?小豆子在胃里还看见了什么?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胃呢?小结:以后我们要注意,少吃冷、硬的东西,少吃零食,不吃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饿坏了胃,要吃饱早饭少喝冷饮。(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在了解胃的功能的基础上知道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胃生病。)(3)放第三段,提问:小豆子到哪里去?(小肠)小肠有什么用呢?小豆子在小肠里看到些什么呢?小豆子为什么没有从小门里出去呢?(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知道食物没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4)第四段录音。提问:小豆子又到了哪里呢?大肠里都是些什么呢?什么叫残渣?能不能让残渣长时间在体内呢?小结:我们小朋友要定时大便。二、分组找顺序排图我们知道了每个消化器官的用处,现在,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图片分别表示每个消化器官的工作情况,请各组小朋友合作,按照刚才小豆子旅行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排?(图略)在观察图片基础上讨论如何保护各消化器官例:(1)如何保护牙齿,保持牙齿的锋利。(2)食管旁边有一把小锁,平时是关闭。如边吃饭边讲,就会把食物呛入气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