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918936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生产技术背面Word 文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作用减轻农作物病虫危害协调利用土壤养分减轻田间杂草的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类型一年一熟轮作;粮经作物复种轮作;水旱轮作;绿肥轮作。11、(1)土壤养分结构失调,有害物质增加;(2)土壤物理结构破坏;(3)生物结构的破坏。12、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1)松碎土壤;(2)翻转耕层,混拌土壤;(3)平整地面;(4)压紧土壤;(5)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作畦13、翻耕;深松耕;旋耕。14、耙地;耱地;镇压;作畦;起垄;中耕。15、(1)为农作物播种和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通过土壤耕作创造上虚下实的种床、苗床和根床,以利于提高播种质量,促进种子发芽、生根和生长发育(2)调节土壤水分,保证旱时能蓄水

2、,保墒,湿时可散墒(3)消灭作物残茬,翻埋肥料,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与偱环(4)消灭病虫害与防除杂草(5)避免养分在土壤的还原过程中损失,促进养分的合理流动。小麦16、引种,在引进外地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品种的阶段发育特性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肥水管理。17、(1)光合面积的大小(2)光全生产率的高低(3)光合时间的长短和光照时数的多少(4)光全产物消耗的多少。18、浇灌底墒水通常有4种方式。送老水。可在秋庄稼收获前先浇送老水。茬水。在缺墒不严重,水源又不太足时,可在前茬收获后,翻地前浇好茬水。塌墒水。在严重缺墒,水源充足和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在犁地后浇好塌墒水。蒙头水。在小麦适宜播期将过,而土壤又

3、严重缺墒的情况下,只好先播种,后浇水,这就叫蒙头水。19、小麦发芽试验:一般方法是随机数出100粒小麦种子,均匀摆放在垫有吸水滤纸的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湿润滤纸,盖好种子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发芽温度25左右。第5天计算发芽势,7天时计算发芽率。良种的发芽率应达85%以上,若低于85%,则不能作种用。20、气温法:一般认为,冬性品种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半冬性品种1315、春性品种1214,小麦播种比较适宜。我省约在9月下旬。积温法:以积温为指标。,根据当地常年气温资料,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之日开始;即连续5天平均气温降至3以下的第一天,往前累加日均温,当活动积温达到500600时,为最佳播期

4、,其前后5天内为适播期。21、(1)播深适宜。种子播种深度以34cm左右为宜。(2)下子均匀。可采用播种机或机播耧进行播种,也可采用重耧播种的方法。(3)播后镇压。23、一是苗龄适宜,春性品种主茎6叶1心,半冬性品种7叶或7叶1心;二是分蘖多,春性品种单株45蘖,半冬性品种67蘖,每667总头数6070万,3叶蘖占一半以上;三是根系发达,单株次生根10条以上,叶色正绿,不过浓不过黄;四是长相敦实,株高2025cm,一般不超过27cm。 问答题答案绪论1、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

5、;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作物和碳四作物;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2、特点是:(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

6、主要表现在:(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3、(1)要关注、领会国家有关农作物生产的方针政策;(2)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生产;(3)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4)掌握多学科相关知识,不断加强农作物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的结合。耕作制度4明确对农产品的各种需要查清农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是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确定农作物配置进行可性鉴定保证生产资料供应。5、条件易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地力与肥料条件劳畜力、机械化条经济效益大小。技术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及品种套作与育苗移栽适时播种、早发早熟。6、小麦迟播,玉米早播品种搭配上,

7、小麦选用高产优质、早熟耐迟播的品种,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适当增加玉米密度增加施肥量,小麦重施有机肥;合理增加灌溉量。7、增产。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作比单作具有增产作用。增效。合理的间套作能够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经济收入。稳产保收。合理的间套作能够利用农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气的抗逆能力,达到稳产保收。协调农作物争地的矛盾。8、选配合理的农作物及品种,应坚持的原则:生态适应性大同小异;特征特性对应互补;要求经济效益高于单作。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间套作田间的水平配置主要包括密度、行数、行株距、幅宽、间距、带宽等。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1)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进早发;(2)加强水肥管理,适当

8、增加施肥量,合理施肥;(3)化学调控技术;(4)及时防治病虫害;(5)早熟早收。9、麦瓜棉间套模式可分小麦西瓜棉花和小麦甜瓜棉花两种情况,采用的种植模式有“六一二式”和“五一二式”。面团期。胚乳变黏呈面团状,子粒颜色由绿黄转黄绿。蜡熟期。胚乳变成蜡质状,蜡熟末期,子粒干重最高,是收获的最适时期。完熟期。子粒含水量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已停止。子粒缩水,胚乳变硬,茎叶枯黃变脆,收获时易断头落粒。31、(1)品种抗倒力差;(2)良环境条件的影响;(3)栽培措施不当。防止倒伏的方法是:(1)选用抗倒品种;(2)打好播种基础;(3)控制合理群体;(4)科学用肥;(5)控旺转壮。32、一要有机肥、无

9、机肥配合使用;二要氮、磷、钾配方施肥;三是在氮肥施用上,底肥与追肥的比例均为50%。在每667500地力条件下,为达到每667产600以上,总施肥量一般每667施有机肥30005000(或腐熟的鸡粪1000)。化肥折纯氮1618,磷(P2O5)11.5,钾(K2O)7.510,硫酸锌1,硼砂0.51.水稻33、耕耙做床秧田培肥34、叶片宽大挺健,叶短,叶色鲜绿无害虫,黄叶少;苗基部扁宽、粗壮、有弹性;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无黑根、烂根;秧苗长势旺,不徒长,高度整齐一致,叶龄适中。晒种搓种选种是消毒浸种催芽。35、高温破胸:先将种谷在5055的温水中预热510min,再起水沥干 ,上堆密封保温,保

10、持谷温3538,一般1518小时即可露白。适温催芽:种谷露白后,呼吸作用旺盛,产生大量热量,使谷堆温度迅速上升,如超过42,就会出现高温烧芽现象,故露白后要及时翻堆散热,并淋温水,保持谷温3035,促进根的生长。保湿促芽:齐根后要控根促芽,使根齐芽壮,适当淋浇25左右的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摊晾炼芽:为增强芽谷播后对自然气温的适应性,播种前把芽谷在室内摊薄晾芽1天左右再播种,若天气不好,则可进一步将芽谷摊薄并保湿,抢晴播种。36、秧田管理中心是灌水和追肥。基本特点是,前期湿润,后期以水层管理为主,通过水层深浅的变化,协调水、肥、气、热的矛盾,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根据秧苗的生育特性和

11、生产栽培的管理特点,湿润育秧可分为3个管理时期。立苗期,应保持床面湿润,只在沟中灌水,一般不建立水层。通常是“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小雨水放干 ”。扎根期,以湿润灌溉为主、浅水间断灌溉为辅,逐步向全部浅水灌溉过渡。“天暖日灌夜排,天寒夜灌日排”。成秧期,畦面上应保持23cm的浅水层。拔秧时加深水层,便于拔秧洗泥。37、标准是:耕层深厚,土壤松软,上虚下实,渗漏适宜,田面平整,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措施:耕地、耙地、平地、作畦、泡田、耖田、施肥。24、麦苗出土以后,要及早检查,如有缺苗断垄10cm以上的,均应在二叶期前浸种催芽,及时补种。对零星缺苗地段,可在三叶期以后取密补缺,进行移栽。栽苗

12、时应采用同一品种,补栽要做到“上不压心,下不露白”,栽后浇水,以利成活。25、因为放牧啃青会大量减少绿叶面积,严重影响光合产物的制造和积累,影响分蘖,造成减产。所以说“畜嘴有粪,越啃越嫩”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26、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小穗分化期,是决定小穗数 的关键时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与养分。若温度在10以下,有较好的水肥条件,持续时间越长,小穗分化时间越长,小穗数越多,则穗大粒多。因此,“春寒穗大”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27、小穗分化至四分体形成期,正是拔节孕穗期,是实现花多、粒多的关键时期。此期对水肥要求十分迫切,如缺肥少水则将影响小花发育。尤其是四分体形成期,是需水临界期,如缺水则花粉与子房发育不良,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通常所说的“麦怕胎里旱”就是指这个时期。28、壮苗 壮苗春季返青早,叶色青绿, 叶大不披,长相健壮,次生根在20条以上,群体适宜,越冬前三叶以上的大蘖数已接近或达到计划成穗指标。管理上应控制春生分蘖,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