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918780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读后感7文档20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傅雷家书750字文档2022傅雷家书750字篇一与大多数父亲不同,傅雷的大儿子傅聪,向他的父亲一样选择了艺术这条路。文艺是条羊肠小道,不好走。可傅雷父子竟然双双在这条小路上走出精彩。并且获得极大的共鸣。他们的关系由父子变成朋友,再到两个惺惺相惜艺术家。假如说傅雷凭借的是时代造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抓住“天时”,经受磨砺之后,终见光芒。那傅聪这个伟大的音乐家。可完完全全依靠“人和”。有那样一位知性的.父亲,不成功怎么说得过去呢?“艺术特别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时机;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一位老人竟然能如此客观明晰的对待艺术,丝毫没有迂腐偏见,这样的老人

2、,即使在所谓“新社会”的今天也是凤毛麟角。可在那个年代,傅雷的艺术修养到达如此境界,不得不令人为之赞叹。傅雷的视角是从国际出发的,这与傅雷多国游历是密不可分的。这提醒着我们如今很多人记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条祖训。“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有阅历礼自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假如没有什么阅历、城府的话,是永远不会成熟的。傅雷夫妇在_浩劫中遭受身体与精神的践踏,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3日晨在家中双双自杀而亡。在傅雷夫妇留下的遗书中,注明自己的后事交由妻子朱梅馥的胞兄处理,并将事项一一列出,其中还包含保姆的生活费与他们夫妇的火葬费,傅雷夫妇不畏死亡,而世人为他们的遭遇深感可惜。傅雷夫妇生前所留

3、下珍贵的书信,不仅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我想,不管我们处于哪个时代,这些都是我们最该珍惜和挽留的精神财富。傅雷家书750字篇二什么样的教育才算作是心灵的教育、是真正使人承受的教育,我曾经考虑。最近读了傅雷家书,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感悟。首先真正深层次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这里的爱的教育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施教者应该用饱含爱的方式去传授与教导纵使爱的方式有多种,有表象的,也有深层次的。其二是施教者的传授能使受教育的人感受到爱的温暖。父母教师都是施教者,他们理所应当明白这点。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就是凭借着爱的心怀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明白如何面对种种挫

4、折,最终战胜挫折,获得成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用爱的方式对待别人,这样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间隔 ,还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其次,真正深层次的教育不应该只注重自然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德行修养的熏陶。真正成功的人,大写的人,不应该只具备丰富的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然而在当今社会,却往往盲目的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灌输,而常常无视道德的教育,结果培养出的只是读书学习的工具,却丧失了根本的道德修养。成才先成人,一个没有道德的知识分子和一个没有知识却有道德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后者。以上便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点感想,我希望凭借它们来指引我今后的人生历程。傅雷家书7

5、50字篇三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开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确实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颖养

6、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管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友情,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可以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

7、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傅雷家书750字篇四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与其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由傅雷次子、傅雷胞弟傅敏选编。书信中思想的与精神的互动,营造了傅氏兄弟成长的家庭背景。傅雷曾自信地告知傅聪“你别忘了,你从小到如今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的,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傅敏先生理解自己的父母和兄长,熟悉自己的家庭气氛,也是除傅聪外唯一遍览全部家书的当事人。因此,他所选编的傅雷家书更能表达自己的家庭背景,复原其真实,非别人能替代。书中的每封书信都表达了父母对在外游子的思念和关心,句句触心。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些,即那为人父母者对

8、国外游子的无尽思念,无限悬挂,还有承载着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的民族大义,蓄满特殊一代共同记忆的时代反思。我们看到的,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对艺术的追求。艺术在最高层次上,是超越民族、不分畛域的,而吾人对生命的礼赞,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究与追求,也是永无止境、亘古常新的。正因为如此,家书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人间的挚爱与关心,也是超越生命的气魄与胸襟。傅雷家书把诞生于百年前的翻译家那一生的人品译德,铮铮风骨,披露在我们目前。假设当年没有文字的记载,就没有记印,没有传承,而傅雷与傅聪、傅敏父子之间的交流与共鸣,就如截截断线的残迹,难以留存。愿这部家书永世长存!傅雷家书750字篇五在信息兴旺的今天,用书信交流

9、的人越来越少,而曾经“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也早已经逝去,家书这个曾经温馨的亲情媒介也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野,但当你翻开傅雷家书,你就会从那一句句朴实无华,没有华美辞藻的书信中体会到那平凡,却温暖无比的亲情。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与自己的儿子音乐家傅聪的家书集,共含145通家书,从事业聊到家室,真实又温馨。仍难忘,当傅聪在一首曲子上耗尽心血却屡屡失败以致他在信上写下沮丧的话语后,傅雷对他的抚慰与鼓励,还举自己年轻时的例子告诫儿子,让他坚持不懈,当傅聪遇见了自己将来的妻子,并欣喜地告诉傅雷时,傅雷言语中难抑的兴奋与开心,并告诉傅聪自己与妻子年轻时候的故事,当父亲患病,傅聪语气里的焦急和关切这一刻,傅

10、雷完全没了一个著名翻译家的严肃,傅聪那音乐家的孤傲气质也荡然无存,平常的语言,朴素的问候,只有父子之间浓浓的爱与关心。最令我难忘的是当傅聪告诉傅雷自己新举办了一场演奏会时两人的家书,两篇都很长,虽然其中一个人在大洋此岸,另一个人在,但两颗心却无比贴近。傅聪洋洋洒洒的用一个似乎还未长大的孩童口吻告诉父亲演奏会开幕式自己的紧张以及自己弹奏的世界名曲,就如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在兴奋地对爸爸叽叽喳喳,而傅雷也表示出自己对儿子进步的欣喜,还“叨叨絮絮”地说了自己故土的近况,活像一个老顽童,完全没有亲子之间所谓的“代沟”,我相信着一定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尽力去理解对方,这也更在无形中显现出他们之间浓浓的爱。合上傅雷家书,你还会久久难忘傅雷父子之间那种平凡的温馨与感动,时间涓涓流逝,带走了许多东西,唯亲情最为难得,唯亲情最为珍贵,唯亲情最为永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