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91788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多收了三五斗》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多收了三五斗【预习反馈】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埠头( ) 占卜( ) 作梗( ) 粜米( ) 沽酒( ) 写意( ) 拗不过( ) 不屑( ) 谩骂( ) 褡裢( )二选词填空。早晨的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照射映照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摇动摆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吓!”声音很(严肃严厉严峻),左手的食指(生硬僵硬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想吃官司?”洋火、洋肥皂之类(必须品必需品),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三从题目看,本文应该是写农民丰收的喜悦。读完全文,你认为是这样的吗?说说你的看法。四链接阅读,回答问题。叶圣陶(1894.10.28-1988.2

2、.16),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幼年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先生,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1年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朱自清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在20年代还陆续出版了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3、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叶圣陶先生除了文学成就斐然外,还是一个著名的教育专家。自主查阅相关资料,选出一句叶圣陶教育名言写在下面横线上。 五自主阅读课文,你有什么有价值的疑问或发现吗?写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一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本文以“旧毡帽朋友”在一天中的行动为叙事线索,重点描绘了粜米、购物、发泄这三个情节。课文通过对话巧妙交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旧毡帽朋友和米行先生的对话就交代了洋米洋面倾销、地主阶级的地租剥削和高利贷者的盘剥、国民党税卡林立的社会环境。文中的“毡帽朋友”是一些勤劳、善良、朴实的中国农民,作者在文中表达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同

4、时也怒其不争,不知道反抗,只会顺从地接受。文中多用对照的写作方法。如作者将农民的朴实善良和米行先生的骄横霸气加以对照;把农民粜米前的喜悦和粜米后的颓丧加以对照。二作者的笔触细腻,在文中三次描写阳光,既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寄寓着特定的思想感情。仔细阅读课文,依次抄录描写阳光的语句,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时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 2 3 三清朝有个才子,写了一篇文章给纪晓岚看。纪晓岚觉得写得很差,但又不好直说,于是在纸上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你猜猜纪晓岚指出了这篇文章的什么毛病?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却总得粜出;而且命中注定,只有卖

5、给这一家万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钱,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经过一阵的嚷嚷辩论米质的好和坏,争执斛子的浅和满,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只船那只船之间的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再也看不见了。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了万盛米行的廒间,换到手的是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像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乡下曲辫子!”夹着一支水笔的手按在算盘珠上,鄙夷不屑的眼光从眼镜上边投射出来。“一块钱钞票就作一块钱用,谁好少作你们一个铜板。我们这里没有现洋,只有钞票。”“那么,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

6、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强硬地指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不要这钞票就得吃官司,这个道理不明白,但是谁也不想问个明白。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就把钞票塞在破布袄的空口袋或缠着裤腰的空褡裢。1文中“希望的肥皂泡虽然迸裂了,载在敞口船里的米却总得粜出”这句中的“总” 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2“破布袄的空口袋里正需要洋钱”这句中的“破”和“空”形象地表明了农民生活的 。3“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造成丰收成灾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课后测评】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7、( )A. 飘摇 妨碍 沧海一粟 察言观色B. 贸然 蔓延 水泄不通 备尝艰辛 C. 震撼 辐射 一切就绪 乔装打扮D. 涵概 毛躁 投机倒把 贻笑大方二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填在横线上。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_ _ _ ; _ _ 。三请根据你的生活感悟,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8、。(一)一个美丽的故事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9、,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真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送给你一件礼物。”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

10、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张玉庭/文)在第一段中,“写得美丽如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含义。 文中加点词“极其”“极”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文中把“老师”称为“妈妈式”的,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请想一想,妈妈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 (二)糖罐的秘密上高中时,学校坐落在清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宁静的村落三面临水,四季风景如画,如同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但也极其A(pinp

11、)闭塞,周围疏疏落落全是民居,连买一根针也非要上十里外的小镇不可。这可苦了我们这群高三的可怜虫们。读书实在太耗心智了,以至于整天唯一的感觉就是饿,连睡梦中都满是各种各样令人B(chuxin)的好吃的东西。不知是谁带了一罐糖来,是那种黄亮如金、细软如沙的黄砂糖。于是,寝室里便流行罐装的黄砂糖。十二个糖罐,恰似我们十二个女孩子,亲亲热热地排成一排。临睡前,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糖水,月儿便甜甜地照进梦乡。唯独秦霜是不大喝糖水的。因此她那个别致的青瓷陶罐里的糖,比起我们的总是又多又满。每晚,我们一边啜着糖水,一边叽叽喳喳地品头论足或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或嘻嘻哈哈地相互取笑时,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问她为什么不喝,她说:“坏牙齿呢!”后来有人跟我咬耳朵,说秦霜的糖罐根本就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她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外婆一起过活,学费都交不齐,哪还有闲钱买糖吃?她那一罐糖,吃了再没得添的,又怕人瞧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