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91786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幼儿教师 _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A幼儿的活动B教师的活动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D个别活动2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3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A讨论法 B复述法 C故事法 D提问法4.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质、教育手段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

2、、教育环境5. 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注意倾听B言语专业化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6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 。A观察法B演示法C示范法D范例法二、名词解释1儿童观2沟通3直接教学4间接教学5接受学习6发现学习三、判断题1指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是幼儿教师的权利。2尊重幼儿人格,听从幼儿的意愿和决定是幼儿教师的义务。33卢梭说过,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 这是指幼儿教师要具备综合性的能力。4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主要是言语的沟通,非言语的沟通很少。5幼儿之间

3、的冲突只是小孩子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6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7教师利用玩具、榜样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直接教学的形式。四、简答题1什么是现代儿童观 ?2幼儿教师应如何重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典型性与多样性 ?3简述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4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内涵。5幼儿教师的劳动有何特点?6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包括哪几方面?7根据法律规定,幼儿教师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8简要叙述教师如何学会观察?9幼儿教师如何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10简要叙述教师直接“教”的优点和缺点。五、论述题41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2教师如何与

4、家长沟通?3试述幼儿教师应具备何种素质。4教师如何与幼儿沟通?5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六、案例分析军军是个有思想、 有个性的小朋友, 老师刚与他接触时觉得难沟通, 几乎无从下手, 但是经过几天观察, 发现他其实很聪明, 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原来他的好奇心这么强, 而且他与小朋友相处挺好的。 他就是不愿意上课。 上第一节课时,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上第二节课时,老师课前与小朋友做了 3 个游戏,这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也过来加入到队伍中。 这时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他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 “你以后好好上课, 我每节课给你贴小星星。”那天放学以后,老

5、师就表扬了他,在班上给他做了值日生。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后来,老师与他成为“好朋友”。下课时他会与老师玩、聊天。现在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还提出好多问题。小朋友和老师都夸他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请谈谈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51C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2D这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3A幼儿在讨论中能自由发言,阐述自己观点。4B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5B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语言要明确、 通俗,便于幼儿理解。6B教师通过各种直观教具和实物使得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属于演示法。二、名词解释1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

6、和权利、 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 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2沟通:是指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沟通是一种相互性的活动, 需要相互理解, 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 行为。沟通能力是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之一。3直接教学: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4间接教学: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 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 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 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5接受学习: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66发现学习: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

7、各种直接经验、 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三、判断题1。2。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人格是教师的义务,但不包括听从幼儿决定。3。4。非言语的沟通常常体现在日常生活中。5。幼儿间的冲突影响到幼儿社会性、人际交往,影响到其发展。6。7。玩具、榜样等是间接教学的方式。四、简答题1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简言之,就是社 会或成人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现代儿童观认为: 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 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 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 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

8、机会。 这一新的儿童观给 20 世纪中、后期的儿童教育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7化,保障了儿童的受教育权、发展权。儿童教育不仅在量的方面飞速扩展, 而且在质的方面日益优化,确立了现代儿童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2从学前阶段的一般发展进程来看,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有共同规律, 但具体到某个学前班或某个学前儿童, 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 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儿童主观心理活动不同,其发展又各有具体的特点, 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 因此,应根据具体班级的特点和个别幼儿的特点, 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 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1) 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对全班幼儿的实

9、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只有了解幼儿,才能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观察、专门的测查,了解儿童在语言、数学概念、智力、动作及身体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教育才有针对性,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2)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其具体条件因材施教。 如果班级人数较多, 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但还应该根据幼儿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小组活动和个别辅导, 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并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反之,如果忽视儿童实际存在的个别差异, 在教育的要8求和内容上都是机

10、械划一, 那么,就会使教育工作成为盲目或徒具形式的活动, 不能很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甚至给儿童发展带来有害的影响。3、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而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饰。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 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 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只有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对待儿童, 只有当儿童有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三是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

11、解, 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给予他们以温暖和鼓励, 并真诚地热爱他们。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1) 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 对于新人园的幼儿要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新环境。(2) 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 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9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 要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贡任。(3) 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我们常

12、常说,感情是双向的,只有一方的付出是得不到真正的感情的,师生关系也应当如此。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 保育员与幼儿。 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身体,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4感情是双向的,只有一方的付出是得不到真正的感情的,师生关系也应当如此。 在以前,往往强调教师要对幼儿付出自己的爱,好像只有这样做,教师才够伟大,教师才能称之为教师。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不要求回报的爱,

13、也得不到他们的珍惜, 因为他们往往认为, 这是我应该得到的。 更有些孩子把别人的谦让当做是一种软弱,可以任意胡作非为。因此,我们主张教师在付出自己爱的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回报。 也就是说,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牛关系。5幼儿教师的劳动有以下特点:10(I) 纯真美好。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纯真和美好的职业。幼儿教师永远都显得那么年轻和充满朝气。因为当每一个成人聆听幼儿银铃般的笑声时,都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2) 教育效果的长期性。由于幼儿教育的对象是稚嫩的,幼儿教师劳动的成果或许要等上 10 年、 2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3) 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种精神生产。 它不可能有固定的工艺过程, 也不可能有硬性的技术指标。对于教师劳动的质量和成果是难以做精确的测定的。(4) 多重角色。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孩子,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需求, 这使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变得错综复杂,也因此使得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