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91142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题意图: 本试卷是对小学毕业生阅读能力专题的检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的目标以及第十二册单元阅读提示而设计。在阅读方面要重点放在理解字词、句段,概括事件及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写作结构,有一定的积累等方面。在阅读能力上要突出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试卷分为三个版块:阅读积累、课内阅读、课外阅读。阅读积累部分检测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及在平时阅读中积累的成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关注读音、字词、句段、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检测,重视阅读能力,题目设计有易到难,难度值为“7:2:1”。小学语文毕业阅读能力专题检测试卷 (答卷时间:60分钟) 题次阅读积累(20分)课内阅读(30分)课外阅读(5

2、0分)合计(100分)得分第一部分 阅读积累(20分)一、填写诗词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2分)1、本是同根生,_。2、洛阳亲友如相问,_。3、_,任尔东西南北风。4、 ,不拘一格降人才。5、却看妻子愁何在, 。6、门前流水尚能西! 。【参考答案:相煎何太急;一片冰心在玉壶;千磨万击还坚劲;我劝天公重抖擞;漫卷诗书喜欲狂;休将白发唱黄鸡】【意图说明:诵读古诗词在第三学段是重点,要加大对国学经典的积累。】二、你在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请按要求写成语。(8分)1、写出带“鼎”的成语四个: 、 、 、 2、写出四个带有表示颜色词的成语: 、 、 、 【参考答案:鼎力相助、大名鼎鼎、人声鼎沸、一言九

3、鼎;姹紫嫣红、桃红柳绿、面红耳赤、心灰意冷 (合理即可)】【意图说明:在阅读中要积累好词佳句,特别是成语的积累。】第二部分 课内阅读(30分)三、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按要求作答。(30分)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

4、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1、北京的春节一文作

5、者是 ,被誉为我国的语言大师,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 等。(6分)2、读文填写下面的括号,把握文章脉络,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6分)熬腊八粥( )孩子和大人准备过年( )( ) 你还读懂了这段话作者是按( )顺序介绍的。3、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北京春节的这么多的习俗,他又是怎样将这些内容连在一起的?请划出过渡句(至少两处)。(4分)4、读懂句子,感受语言。(1)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 ,作者运用这个谚语来说明了 。(4分)(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3分)答: (3)“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 _(2分)5、就这段

6、文字,写写你阅读后的体会。(可以从内容、语言、表达方式、情感以及自己的生活等方面来谈)。(5分) 【参考答案:1、老舍 草原 猫等;2、泡腊八蒜 过小年 大扫除和预备吃的 时间;3、例: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有多处);4、(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北京冬天极为寒冷,尤其是腊七腊八。(2)强调粥里的食品的丰富。(3)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5、略。】【意图说明:1、对文学常识的积累。2、把握课文内容并能简要概括,能揣摩出文章的表达顺序。3、能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4、联系上下文,理解语言,体会表达的效果。5、学会批注阅读,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本题在评

7、分时关注语言表达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第三部分 课外阅读(50分)四、文言初读。(10分)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选自战国策。长:管理的意思。遂: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6分)(1)子无敢食我也: (2)天帝使我长百兽: (3)子以我为不信: 2、请选择“兽见之皆走”的原因。( )(2分)兽畏虎也。 兽畏狐也。 兽畏天帝也。3、你认为“狐假虎威”喻示了生活中的哪种人

8、呢?(2分) 【参考答案:1、(1)不 (2)派 (3)相信;2、;3、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的人。(能符合意思来回答即可)】【意图说明:在小学高段,初步感知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此题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五、 吟唱下面古典名著电视剧主题曲,完成习题。(14分)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1、这是电视剧 的主题曲,原著的作者是 ,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能上天入地、降妖除魔的形象 ,他自封为 。除此名著之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他三

9、部是: 、 、 (7分) 2、取经路上,师徒四人遇“坎坷”,斗“艰险”,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事例: 和 (4分)3、联系你的生活体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意在告诉我们 (3分)【参考答案:1、西游记、吴承恩、孙悟空、齐天大圣、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2、能写出西游记中的与坎坷、斗艰险的事例即可,如三打白骨精;3、能围绕“人生的路是靠坚持和不怕困难走出来的”来作答即可。】【意图说明: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知识面的广度,对名著的阅读是高段阅读的一个重点,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语文的理解。】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6分)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

10、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连大名鼎鼎的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也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 喜上眉梢),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

11、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 妄想)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hng xng )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培根说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 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漠视者冰结心城 四海枯竭 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j y gi y ),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