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大小与测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91001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大小与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角的大小与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角的大小与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角的大小与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角的大小与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大小与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大小与测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大小与测量角的大小与测量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33、34页 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1. 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认识量角器。2. 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3. 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实践创新能 力。4感受角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使用量角器量角,理解量角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刻度,灵活使用量角器。教具、学具:活动角、10大小的角模型、量角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 喜欢玩游戏吗?多媒体展示“炮打气球”的游戏,抽学生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知道要想打中,角度最重要。2. 课件演示:一个角动画演示

2、“变大”、“变小”引导学生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3. 到底怎样表示角的大小,能不能像物体的长度、重量和温度一样测量出 来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角的大小和测量。板书:角的大小和测量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 出示两个角,/ 1和/2哪个大呢?学生回答:2”乙1和乙2哪个大呢?能不能用一种方法来检验一下呢?学生思考。先出示活动角,学生动手来比较,很容易得出/ 2大再出示若干个10大小的小角模型,你们能利用它们来比较吗? 学生分组活动。摆一摆,比一比。2. 小组展示,交流。谁来说一说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顶点对齐,边和边重合2大,用了 4个角;/ 1 小,用了

3、 3个角。”这种方法虽然好,但是这些小角都是零散的,操作起来不方便,谁能想个 办法让它们用起来更方便?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把这些小角连在一块。”的方法。投影:(一个透明半圆,平均分成18个小角。)引导学生数一数明确多少个,认识它们共同的顶点,“这样用起来更方便了,”你能用这个半圆测角工具来量一量吗?投影:抽学生来操作演示用半圆工具来测角。师生交流: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顶点对齐,边和边重合这个角有多大?有5个小角那么大3. 想不想自己用它来测量角呢?出示练习:/ 1里面有 _个小角 / 2里面有 _个小角/ 3里面有 _小角学生分组活动,测量角的大小,完成练习。小组展示,全班交流,纠正,引导学

4、生发现/ 3里面有2个小角多一点。怎样才能知道多出来的这一点是多少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分组讨论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把小角分的更小一些,细一些”。下面我们就把 半圆工具的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课件出示:(透明半圆平均分成180个小角。)认识“度”:为了便于测量,我们把一个小小角的大小叫做1度,度就是角的单位,用“ ”表示。这个平角就是180度。板书: 度“” 1度1 2简化半圆工具。为了更美观,便于观察,我们把它简化一下:投影(成了没有刻度的量角器。)学生动手操作:用细化了的半圆工具测量/ 3,是23再测量一个角,(55)。引导学生说说从哪边开始数的。

5、老师总结:数起来太麻烦,有什么办法能一下就看出角的度数。引导学生说 出在半圆上标出度数。课件出示:(标出以右边为起点的内圈刻度,)出示一个从左边开始测量角的例子,引导学生标出以左边为起点的外圈刻度。课件出示:(标出左边为起点的外圈刻度,)这就是专门用来量角的量角器。3.指图介绍量角器:认识中心点,内圈刻度,外圈刻度,内圈零刻度线, 外圈零刻度线。出示大量角器,让学生来指认。下面我们来用量角器测量几个角试一试。课件出示:学生分组动手测量,交流时让学生明确直角二90度,平角、周角的度数是多少,说一说从哪里读 起,读哪一圈刻度?总结:一条边和内圈O刻度线重合,就读内圈刻度:和外 圈O刻度线重合,就读

6、外圈刻度。4. 投影出示:你能读出这个角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现在能读出这个角是多少度吗?为什么?师生交流,学生回答“顶点没有对齐,” “零刻度线没有重合。”用量角器应该怎样来测量角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发言,预设:顶点对齐。边对齐。1.另一条边在 量角器上所对的 刻度是60,这个 角就是切暮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戶刻度线和角的 一条边重合口老师总结并板书: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3抽学生来测量黑板上的角,学生操作演示,强调测量方法,演示标注角的度数。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我们不仅认识了角的度量单位,还认识了量角器,并且学会了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怎样使用量角器?学生回答在量角器

7、上有两个O刻度线,也有内外两圈刻度线,在使用时到底要和哪 一个。刻度线对齐,又要读哪一圈刻度呢?引导学生说一说,量角器的读数方 法,要灵活使用量角器。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出示图片。幼儿园的滑梯,工程师告诉我们 滑梯最适宜的角度是40到50度。想一想,过大或过小会怎么样?学生回答 还椅子的后靠背,什么样的角度会最舒适。大家在平时要多留心观察思考,角 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想不想用量角器来量几个角?(出示练习:)”读出每个角的度数铝2测量下面角的大小并标注度数12343.量一量,比一比口A 1 O乙2乙I。乙2乙1。乙24.先估一估,再量一量5. 课下测

8、量自己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然后把它们加起来 看和是多少。再多测几个三角形的角,加起来试一试。板书设计:角的大小与测量量角器度 1度 1o点重合 边重合 读刻度使用说明:1.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四年级的学生对这种小游戏很熟悉,并且会自 己调整角度来完成。借助它引入新课,能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激发探索热情。(2)让学生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老师的引导下, 思考,探究,交流,一步一步改进测量工具,最后形成专门测量角度的量角器, 再用它来完成测量,总结出测量方法。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很有成 就感,增强了学习自信,激发了探究热情,发展了探索发现实践创新能力。2使用建议: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测量工具的改进。可适当增设改 进练习题,体现层次。3. 需破解的问题:如何使课堂更加紧凑高效不拖拉,一些启发性小提问需 要改进。相关链接 : 滕州教学研究网。羊庄镇庄里小学 李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