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90874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是短暂的,其工作性质是每日与多个接受手术的 患者接触,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麻醉医生在病人的围手术期是一 个及其重要的角色,对病人的心理因素、精神面貌乃至病情转归起着举足轻 重的影响。麻醉医生更需对病人给予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术前、术中、术 后三个方面。1、重视对术前病人的人文关怀病人在围手术期,除少数可表现充满信心和乐观外,大多将出现 不同程度的恐惧、疑虑、焦急或忧郁等心理活动。据500例术前病人 精神状态的分析,60%病人对手术存在各种疑虑,急需得到解答;50%以上 病人感到恐惧;31%病人担心手术对今后健康有损;38%病人害怕手术引起 生命危险;17%病人对

2、麻醉产生恐惧:12%病人顾虑术后疼痛、呕吐难忍4。 忽视精神准备工作,单纯依靠大量的麻醉前用药,足以使病人进入昏睡状态, 但有时会引起共济失调、烦躁不安、呼吸循环抑制以及苏醒期躁动、兴奋等 严重副作用。麻醉医生应高度重视对术前病人的访视工作。这样可以充分的了解 病情、病人的全身情况,依照拟实施的手术,制订理想、恰当的麻醉方案。 在问询过程中,可以了解病人的思想状况,解答病人的疑问,减轻或消除患 者对麻醉、手术的顾虑,交待麻醉的常识和利弊并实行签字制度。笔者前往 法国亚眠儒勒凡尔纳大学中心医院的北方医院、南方医院、妇产医院和眼 科医院交流学习,那里的麻醉医生非常重视对病人的术前探视与检查。麻醉

3、科均设有PREANESTHESIQUES诊室,病人看完相关疾病的门诊后,都要到PREANESTHESIQUES,麻醉医生要进行详细的问诊、检查,填写各种表格、 资料,即使对无痛人流这样的小手术也是如此。病人正式入院,术前麻醉医 生还要访视病人。反观我国麻醉界现状,大多数医院麻醉医生不重视术前的 麻醉工作,术前不看病人或由他人代看,即便访视病人,也是匆忙行事,寥 寥数语,仅是履行了一个麻醉协议书的签字而已,根本谈不上与病人沟通。 究其原因,其一,我国临床麻醉医生工作量大,没有充裕的时间访视术前病 人。往往头一天工作结束,已近下班或已经超点,以至无法访视术前病人; 其二,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不

4、重视此项工作,麻醉医生唯技术论至上, 忽视术前了解病情和与患者的沟通,科室的安排随意性强,无法保证麻醉医 生的术前访视工作。麻醉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全身情况不了解,是造成麻醉 意外的重要原因。2、重视对麻醉、手术中病人的人文关怀病人因恐惧、术前晚上休息不佳、失眠、清洁灌肠、插导尿管等诸 因素,致使病人入手术室后精神欠佳,反应迟钝,不能很好配合地麻醉医生。 此时麻醉医生不应以粗暴、生硬的态度对待病人,如:催促病人脱衣服、上 手术床、摆置麻醉体位等。而要亲切、和蔼地告诉病人应如何做并主动帮助 病人以配合其完成麻醉。麻醉和手术中不应该说笑、聊天,谈论与麻醉和手 术无关的话题。非全身麻醉,在术中应尽量使

5、用一些静脉辅助约以让病人安 静入睡,解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应用咪哒唑仑以达到顺行性遗忘,让病 人忘却麻醉、术中的一些恶性刺激和记忆,以免遗留不愉快的回忆。3、重视对术后病人的人文关怀我国大部分医院不具备麻醉恢复室(PACU),所以只能强调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麻醉苏醒时间的短暂、忽略了病人的舒适和心理反应。据调 查:全麻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最感痛苦的事件即是麻醉恢复阶段的各种不适, 依次为气管导管、疼痛、机械通气、恐惧焦虑心理、吸痰、剧烈刻嗽、导尿 管等。麻醉医生应该让病人舒适、自然苏醒,而不是用催醒药、气管内刺激 等手段催醒。陡然催醒的结果,一方面病人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 心理反应,

6、另一方面镇痛药的作用被拮抗,病人会感觉疼痛不适。近年来术 后病人自控镇痛(PCA )得到较好的发展,这样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 不适,稳定病人的心态、情绪。术后镇痛无论是人道和人文方面,还是从临 床意义上讲都是十分必要的。四、人文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最好方法调查显示:对患者满意度造成影响的前四位因子是,医术(30.1%)、人文关怀(26.8%)、费用(18.4%)、后勤保障、伙食(14.7%)。分层分析显 示,患者对医院最关注的是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一项对我国10个城市4753 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在21个主要生产和服务行业中,1/4的人认为,医 院的面孔最冷淡,医疗行业堪称“冷淡老大”。

7、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形成了技 术至上的观念,医疗过程被看作单一的技术过程,医患关系也被理解为单一 的技术关系。它使医学物化了,失去了应有的人性,医学变得冰冷而庸俗,“原本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金钱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所产生的 后果是部分医务人员的情感冷漠。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在技术崇拜的沙尘暴日渐平息,人文关 怀方面严重贫血的问题开始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医生与病人沟通是一门语言 艺术,不同的语言应用可形成不同的沟通效果10。医生依赖专业的优势, 站在主导地位上仅与病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医生至高无上的权威,无可商量 及训责的态度,严重伤害了患者的人格尊严,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事实 上,许多患者对医院不满意的原因并不是医疗技术本身,而是未得到应有的 尊重和关心,感到在医院受了“窝囊气”、“慢怠”等,在此情景下,一旦 麻醉有一些失误、差错或正常的并发症,则医患纠纷必然发生。病人是患病的“人”,更有情感需求,需要人文关怀。麻醉医生不 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给病人以足够的尊重和同情,善于与病人沟通,富 于爱心,人性丰满,寻求与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尽可能人道地满足病人及家 属的需要一一身体的、心理社会的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麻醉 医学充满人性的温暖。借用米兰昆德拉的话做为结束语:人文关怀是一棵 长满可能性的树,只要我们精心呵扩,定能长出丰硕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