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监测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90724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边坡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监测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清水溪至特钢厂段)边 坡 及 挡 墙 监 测 方 案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一月一、工程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二、深挖方和高填方路基边坡定义错误!未指定书签。三、高边坡及挡墙监测的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四、监测实施流程错误!未指定书签。五、监测项目错误!未指定书签。六、监测网布设错误!未指定书签。基准点的布设错误!未指定书签。监测点的布设错误!未指定书签。监测控制标准错误!未指定书签。七、监测方法及频率错误!未指定书签。表面位移和挡土墙位移监测错误!未指定书签。裂缝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

2、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监测管理体系错误!未指定书签。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九、主要监测设备错误!未指定书签。一、工程概况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起点位于沙坪 坝区高家花园大桥桥头,终点向北延伸至沙坪坝区的区界处,它的建设能将井口、 双碑和磁器口串联起来,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面貌,推动井双片区土 地开发利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它是一条城市滨江路,它的建设 有利于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的景观打造,由于本项目经过磁器口古镇,因此 它的建设对磁器口古镇的交通改善、环境打造、品质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段工程中涉及边坡及挡墙监

3、测施工的主要有:(1) K1+540K2+300里程段内14#U型挡墙基坑开挖为深基坑高边坡施工。(2) 防洪护岸位于拟建沙滨路主线里程桩号K1+280K2+300右侧路基边坡为高 填方边坡施工。二、深挖方和高填方路基边坡定义深基坑是指挖深高度HN5m,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 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FsN。公路 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但根据重庆磁井 段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 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箱涵进口采用桩板墙施工,出口采用放坡开挖,在整个边坡

4、、挡墙施工及使用 过程中应做好变形观测记录。确保项目安全进行。三、高边坡及挡墙监测的目的为达到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目的,在施工期间建立边坡监测系统,用监测 信息来指导施工、反馈设计,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坡顶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主 要受力构建的支护变形;出水点渗水与降雨的关系等。1、根据现场监测数据预测边坡变形趋势,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 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为边坡动态设计提供依据;3、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四、监测实施流程高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 工作业协

5、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见表1。停挖或其他措不满足日动态跟踪监测I不满足 V满足稳定标准表1挖方边坡监测流程图五、监测项目本级开挖完毕依据设计和规范要求,主要监测项目为包括坡顶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主 要受力构建的支护变形;出水点渗水本级加固防护。累积位移量、位移变化速率来分析边坡表面的变形监测,通过观测各点的位移量、情 .2、支护措构)挡土墙)1、表面位移:在各级边坡顶部、马开挖完毕脚设置观测标志,用全站仪进行坡顶f继续监测变形监测:对高于5m的挡墙进行监测,在挡土墙顶面布置监测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分别满测量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进而分析 挡墙的变形情况。3、裂缝观测:裂缝观测以人

6、员巡视为主工有裂缝出现时布置裂缝监测断面,结合深层水平位移和表面位移观测成果综合分析。以上监测项目具体布置如下图:(1)路堑高边坡监测项目如图1图1(2)高填方路堤监测项目如图2(3)高边坡路基监测项目图3图3六、监测网布设基准点的布设1、基准网点、选择在边坡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良好、地基稳定且易于保存的地方埋设。、基准点标志用中18mm的钢筋加工而成,长约4050cm, 一端加工成半球形, 顶部刻化一个十字丝,十字丝宽度应小于0.2mm。、在选定的位置挖一个0.3mX0.3mX0.8m (长、宽、深)的基坑,用混凝土浇 筑约0.7m,埋入测标,露出混凝土面5mm,上部制作一个厚约4cm的保护

7、盖。、此点既作为平面位移基准点,又作为垂直位移基准点。、共布设4个高程和水平基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的基准点。以 本工程水准点数据为起算依据。按四等水准观测方法进行施测,构成附合水准路线。、当基准点与测点间不能通视或距离太远时在场地内设置工作基点,每期变形 观测时先对其与基准点进行联测,再对监测点进行观测。监测点的布设1、表面位移监测点在测点位置挖一个XX(长X宽X深度)的基坑,用混凝土浇筑约,埋入长 300mm500mm长钢筋(顶端磨圆)或50mm长、直径20mm的圆头钢钉作为观测点。2、挡土墙位移监测点在测点位置用电钻挡土墙顶打孔,埋入圆头形螺钉作为测点标志(测钉直径 10mm1

8、2mm),共布置监测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必要的加密。监测控制标准1、累积位移量、累积沉降量:小于等于50mm;2、日均位移量、日均沉降量:小于等于2.5mm/天;其他监测项目的的控制指标据设计指标确定七、监测方法及频率表面位移和挡土墙位移监测(1)、监测网的布设本边坡工程位移监测网分基准网、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三级布设。基准网在远离 边坡的稳定位置布设,从该工程的建筑基准网导出,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与建筑基 准网一致,用于检核工作基底的稳定性。工作基点在边坡体附近布设,用于观测边 坡体各级坡面上的监测点。(2)、监测点监测要求在开始监测前,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各测点反复测量三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

9、均值作为初始坐标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全站仪强制对中测出各个观测点的即时坐标,记录在专用观 测表内,与初始坐标相比,计算出累计位移量。前后两次累计位移量之差,即得前 后两次的位移量。观测结果当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 测结果及时提供时间一一水平位移曲线。在开始监测前,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对各测点反复测量三次,待数值 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高程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用观 测高程的方法测出各个观测点的高程,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高程相比,计 算出累计沉降量。前后两次累计沉降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沉降量。观测结果当 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

10、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时间一一沉降 曲线。(3)、监测频率观测时间应根据位移速率、施工现场情况、季节变化情况确定,施工期间原则 上每月观测4次,竣工后每月观测1次。暴雨后应增加观测次数,在边坡顶沉降位 移加速期间和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时逐日连续观测。(4)、观测数据整理每次外业观测结束后按规范进行内业整理,按时提交监测成果资料。(5)、观测数据应用边坡变形按一级边坡控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累计值不大于50mm,日均位移速率不大于2.5mm/天;当坡顶沉降、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出现预警值后,监测人员应立即向建设方、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汇报,以利各方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商讨和 提出解决措施,确保边坡的安

11、全。裂缝监测裂缝监测以人工巡视为主,对于坡面地表发现的裂缝应分条进行编号,每条裂 缝的两端、拐弯、中部和最宽处的两侧,应设立成对观测标志,并编号;用钢尺测 定成对标志间的距离,变换尺位两次读数,读至0. 5mm,其差值不应大于1 mm,裂 缝的观测周期,视裂缝的发展情况而定,一般每月观测1次,当裂缝发展较快时, 应增加观测次数。把观察到的裂缝的走向同位移监测成果相对比,对出现裂缝的断 面要格外引起重视。裂缝标志点的埋设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裂缝的形状、宽度应 测绘到监测点平面布置图上,从裂缝出现到观测结束,应施测3次裂缝平面图。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监测管理体系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

12、业组织机构,由我单位45人组成监控量测 及信息反馈小组,成员由多年从事地下工程施工及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监测 分为三个监测小组,各设一名专项负责人,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及资 料整理工作。监测组织机构见图7。项目经理部监测小组组长:测量主管组一监测管理图7施工监测组织机构图体系保证措施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组 量保证措施:(1)洪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关切实、可靠的数据和记录。(2)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变形和应力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3) 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必须是正规厂家

13、的合格产品,测试元件要有合格证,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标定。(4) 测点埋设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并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5) 监测工作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 它成员也是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数 据资料的连续性。(6)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 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应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 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规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7) 监测数据均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方可上报;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 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甲方、监理及 单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8) 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测试实施细则。(9) 雨季是施工的不利情况,地下渗水比较严重。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测频 率的情况下,加强量测频率,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的监测, 以保证整个工程始终处于监控状态。九、主要监测设备设备名称设备型号使用部位全站仪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边坡表面水平位移水准仪DINI 12支护结构、边坡表面垂直位移位移沉降桩内部水平位移小钢尺测缝塞尺表面裂缝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