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90621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集合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本节课前,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分类的思想方法,但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例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二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

2、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四 说教法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五 说学法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

3、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4 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利

4、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6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1、笔算热身赛,在这一环节,侯老师让做起的学生站起来,然后通过答案又让做对的学生坐下,最后让站着的学生讲解。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教师可以全面掌控学生联系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2、侯老师在引出题目

5、的情境创设自然,感情真挚,让我们觉得数学也可以有感情,并从中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珍惜野生动植物。 3、在课堂上,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时,而且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评价。“如果你是老师,怎么评价?”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侯老师在要求估算“445298”时,有位同学说5+30-7,老师处理的很好,他告诉学生这是另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后面还提到按这位同学的方法算一算。 5、自己尝试笔算后,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讲解过程,侯老师还让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提问,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其中道理,处处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后教师质疑,“从哪来”“从哪一位算起”进一步强调一些关键问题,从

6、而突破难点。 、从学生的错题中找素材,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整节课下来,让我们感觉教师只是问题引领,而学生在真正体验做数学。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千米的认识。说教材分析: 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之间一些简单的换算,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它们不仅为本课教学作了知识的铺垫,同时为本课千米与米的化聚作了思路孕伏、迁移。认识千米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也是长度单位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需要。教材例3通过到某地还有多少千米的情境图,引出千米,同时告

7、知 00米的跑道2圈半就是100千米,得出1千米=100米。例4是要学生量出100米,走1个00米来感受1千米的长度,做一做,让学生举例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并且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体验一下1千米有多远。这个过程在课堂上操作不利于教学,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做,但这个例题启迪我们教学千米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5是利用刚才所学的1千米=100米进行千米与米的有关化聚,化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以从已学的单位间化聚得到正迁移。学习好这课是今后学习土地丈量、平方千米等知识的基础。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间的

8、简单换算。 2.通过估计生活熟悉路段距离,在观察、比较、猜测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计较长距离时,培养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合理推理进行估计的习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养成在不要求精确值时能自觉进行估计的习惯。 由于利用千米和米的进率进行化聚在今后学习中经常遇到,1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反复体验和想象、推理来建立观念,而新课程提倡建立单位观念。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00米,会用它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难点是通过推算想象和体验建立1千米的观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一、分析教

9、材 面积单位间进率是人教社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位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它也是学生在以后四年级学习的小数与复名数和与面积有关的应用题及在生活中解决与面积有关的知识打

10、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本课时我们力图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获得多种感观认识,抽象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我们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明了活动目的,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获得探究的体验。 二、说教材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0,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生合作的学习精神,乐于助人的集体精神。 重点: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00。难点: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00。三、说设计意图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组的教师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

11、去理解教材,先后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下面仅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三大环节(开课、活动操作、练习设计)来简述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及我们对每种设计的感受。 1、第一环节开课的研究 关于开课的研究,第一次试教,学生回忆长度单位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到面积单位的研究。这里教师让学生通过画1cm、1d的线段,1cm2、12的面积来引入。第二次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dm21cm2)让学生猜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会选择以平方分米为单位来描述大小,当老师用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进行覆盖发现多了一点,给学生制造研究的动力,学生用低级面积单位去描述,并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思考展开对面积单位的进率的研究,第三次试教叶靓

12、老师出示三个不同大小图形,分别是正方形、长方形让学生选择手中的学具研究得出三种图形的面积。由于3号图形是1dm2也就是0cm2,从而揭示m2与m2之间的进率。第四次试教我们回归课本,从回顾长度单位的进率迁移到对面积单位的进率的学习。 这四次开课研究每次的侧重点不同。第二、三次的导入设计突出了面积单位的应用价值试教发现分散了教学重点,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认知障碍,重点不够突出。而第一、四次开课研究目的性更强,直接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探索。尤其是第四次的教学设计借用多媒体使学生对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效的排除了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这一知识点产生的负迁移效应。 2、第二大块:探

13、研活动的教学设计 这一个教学环节我们设计了很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第1次是学生分小组活动探究,叶老师把学具全部提供给学生,学生活动内容丰富有摆一摆,有用面积计覆盖、有用尺量一量等,但我们发现容易造成小组活动混乱,我们应引导他们有条不紊地操作,而今天叶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二种学具进行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首先让学生思考和选择工具(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先思考、再动手)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展开研究。不同的方法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通过猜想、研究、验证等一系列的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研究、发现、归纳、总结,学

14、生不仅学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习的意识。 对于书本的使用,叶老师也没有忽略,教学完这一环节后叶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帮助学生学会用教材来学习,必竟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文本。 、第三大块,练习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课堂上,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叶老师结合日常生活情形丰富特点,设计开放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应用,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学生探索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 本节课,我们对练习的设计有这样一个思考 “本课我们到底练什么?” 虽然这节课我们认为:是

15、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如果练习仅仅停留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是不够的。 我们的看法: 1、继续夯实对面积单位进率的认识,所以在叶老师的练习中出现了针对实际物体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再对面积单位进行换算的练习形式。 2、本节课的练习形式多样有填空、连一连、实际应用。 能有效帮助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如何使练习具有延伸课堂的效果对于一节课的学习是不是就是4分钟?答案是否。 教师在课常上教给学生的知识与方法如何换变成学生的能力,怎样让学生的学习延续到4分钟以外?在本节课中,叶老师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得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叶老师在课的最终提出的思考题给予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研究的目标,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数学思想去继续研究。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并学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参透图形变换的数学思考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大队旗、中队旗、小队旗;每个学生准备剪拼的图表、剪刀等。一导入新课 .出示少先队大队队旗,要求计算大队旗的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