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905958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得与谐统一1、广州科学城概况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得东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37km2,就是以高科技制造业为基础,以形成科学 研究综合体为目标,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高效率投资服务软环境得多功能现代新型产业 区(图 1)。广州科学城得地形主要分为丘陵台地与河涌冲积谷地。其中大部分丘陵台地高程在50m120m,北 部最高得迁岗大山为288m,其地质构成以花岗岩、混合岩为主;河涌谷地则地势平缓,高程一般为15m 20m,其地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浅覆盖区,基岩地基与硬塑粘土地基得强度与埋藏条件相对稳定。科 学城中得丘陵山地生态绿化环境良好,树木茂密,枝繁叶茂,以荔枝

2、、橄榄等果树为主,谷地以农田为主2、广州科学城用地布局无论就是总体规划还就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都就是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关系着全局性得工作。 用地布局就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或园区得环境、开发成本、效率,决定着一个地区得风格与魅 力,也决定着其与城市或园区其她组成元素得与谐。总体上说,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方面主要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图 2)。2、 1 与自然与谐统一为了充分利用科学城现状得地形、地貌与良好得生态、自然资源,规划项目组与重庆建筑大学黄光宇 教授合作进行了以“广州科学城生态规划与建设研究”为课题得研究。根据研究成果,科学城总体规划对用 地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并以现状山体与河

3、涌为生态系统骨架,充分尊重与利用现状山脉与谷地得走向,把 建设用地安排在平坦得谷地上,并按谷地走向进行拓展形成纵向发展轴,横向拓展形成功能组团,各功能 组团相对集中且有机疏散。这样得布局结构能充分利用自然山体资源形成较好得城市景观,真正做到与自 然得与谐统一(图 3)。2、 2 开发得经济性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对大部分地区或城市得政府来讲,资金缺乏就是制约园区开发与建设得最主要因 素。因此,产业园区规划要把降低投资、提高资金得效益作为规划得主要指导思想,并在具体得规划设计 中加以体现。广州科学城用地规划充分尊重现状山体与生态环境,利用谷地进行开发建设,避免了对山体得大开大挖,大大降低了土石方量,

4、减少了投资,充分体现了开发得经济性(图 4)。2、 3 充分利用现有河涌,注重对景观得塑造科学城得山体较多,但水资源相对缺乏。有山无水,似乎少了一点灵性。在科学城中心区得南部有一 条常年流量仅为十几个立方米得小河涌,用土将其填平就是最简单得处理方式,但这样一来中心区就会少 了生机。在科学城得规划中不仅保留了小河涌,还结合道路与用地对小河涌进行了景观设计,并采用叠水 得方式保证了中心区河涌能常年有水。如此一来,科学城内鱼儿戏水,游人散步,科学城中心区因此成为 了不少广州市民周末得休闲地。规划从生态角度着手,河涌得底部采用自然河床处理,这样既使地下水能 得到较好得补充,又保留了地表水,进而使投资得

5、以减少(图 5,图 6)。2、4 利用功能组团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小区在满足基本功能得基础上,规划把相辅相成或相类似得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 小区。科学城得高新技术产业小区有四个:微电子信息科技园、生物产业科技园、新材料新能源科技园与 其她高技术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小区得创立,为产业集群得形成奠定了较好得空间基础,对减少运输成 本、共享公共设施、减少信息失真等有一定得积极作用。按照组团式布局得要求,科学城得四个产业科技园分布在科学城中心区得四周。微电子信息科技园位 于科学城得西部;生物工程科技园位于首期产业发展轴得北端;新材料新能源科技园位于科学城中心区得 东部;广深高速公路以南

6、得大部分地段位于乙烯工厂 1 700 m 卫生防护距离内,因此该组团只能规划布 置一些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得高科技产业。2、5 注重人文关怀(1)充分重视农村得生活与生产用地,妥善处理“三农”问题。科学城规划范围面积为37、47km2,覆盖了 9个大大小小得村落,人口达六千多。因此,处理好农村 问题就是征地与建设能顺利开展得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各个村对科学城规划得影响程度与村得建设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对农村居民点采用了三种规划处理方案。第一种:对规模较小得农村居民点进行拆迁重建, 在其所辖得行政村附近,按照城市居住小区得标准建设新村,直接实现城市化,避免出现新得“城中村”。 第二种:对于规模较大

7、,对总体规划有局部影响得农村居民点,进行局部搬迁;对保留村庄得建设,按照 有关政策,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不再无序扩大并进行环境整治。第三种:对于规模较大,对总体规划布局 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得农村居民点,规划予以保留,并按照有关政策进行严格控制,逐步改造。为了使 逐步改造得策略能够实现,规划在旧村附近预留了一块置换用地,对于新增加住户得需求,如因结婚、离 婚等导致得户数增加而产生得居住需求,按居住小区得标准,在置换用地内统一解决,不在旧村内进行扩 建,为旧村得改造创造条件(图 7)。(2)按照社会不同阶层得支付能力,进行居住用地布局,满足不同阶层人们得居住需求。首先,针对大部分工薪阶层或者刚参加

8、工作得应届毕业生,考虑到她们得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还不具 备购房得资金条件,政府为解决她们得居住需求,进行了集体宿舍(集体公寓)得建设。原则上这部分集体 宿舍布置在村经济发展用地内,这样村集体一方面可以通过收取房租,保证村民得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通 过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可以解决部分村民得就业问题,这对于保证社会得稳定与减少社会矛盾,具有重要 意义。其次,针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得白领阶层,科学城在北部山脉南部布置了一些居住用地,一方面可以 解决大部分白领阶层得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原有工业园区得单一功能经济区性质,促进科学城向 多功能综合产业区转变。最后,针对企业主或者高级白领阶层,考虑到她们得居

9、住要求标准较高,从提高产业园区得品位与增 强吸引力得角度出发,科学城在北部生态环境较好得地区规划布置了别墅用地以满足这一阶层得需求。这样,具有不同支付能力得各个阶层得居住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同时,她们在附近上下班,交通距离 较近,可以减少出行成本,并且由于就近工作与居住,对于缓解城市得交通压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图 8)。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3、1 宏观方面从宏观上讲,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既就是城市产业园区中各种用地要素关系得纽带与城市产业园区得骨 架,也就是城市产业园区中各种活动得组织方式。作为投资最大得主要城市基础设施,道路布局得合理性, 对城市产业园区得开发成本、交通运输、信息流通、城市环境及其她

10、基础设施会产生长期得影响,即道路 布局产生得效益对城市或园区得影响就是巨大而又深远得。另外,城市产业园区得道路系统建设就是动态 得与变化得,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满足这种动态得要求,避免终极式规划存在得缺陷。城市产业园区得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借鉴树木生长过程原理。首先,树木要想健康生长、枝繁叶茂,就要选择适合种植得地点,因为贫瘠得土地不利于大树得生长 同样得道理,道路系统规划设计也要选择最好得道路起点。道路起点得选择应方便与城市发展方向得对接, 这样,产业园区就可以充分借助城市发展得推力加快产业园区得开发;另外与城市发展方向得对接也有利 于与现状基础设施得衔接,降低园区前期得开发成本,利于园区

11、建设得启动。其次,受空间与阳光得影响,树木得生长方向就是有选择得,树木会向空间开阔、受制约条件少、阳 光充足得方向生长。同样,道路布局也具有方向性。与用地布局相协调,道路纵向拓展应选择用地范围广 受制约条件少、容易开发得地区。借鉴树木生长过程原理就是广州科学城道路系统规划最主要得特点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先确定起点, 按照建设得时序由起点推出终点,而传统得终极式规划则就是先确定终点目标。按照这种指导思想,科学 城得道路系统在宏观层面具有以下特点。(1)选择道路规划与建设得最优起点。广州市战略规划提出了“东进、西联、北优、南拓”得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东进”就是广州市主要得发展 方向之一。另外,科学

12、城西部地势平坦,开发限制条件较少,临近西部已经建成了交通条件较好得大观路 且水电基础设施齐备,因此科学城得道路规划起点选择在了科学城得西南角。(2) 结合地形,塑造独特得道路景观。对于完整得谷地,科学城内得道路走向尽量与谷地走向一致, 并沿山脚布局,使道路一侧为厂区,另一侧为自然山体,充分体现“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得空间架构。这 样既保护了生态资源,也创造了较好得道路景观(图9)。科学城得中心主干道一科学大道,由于其线路较 长,贯穿区域较广,遇到山体得情况较为复杂。因此,规划确定了科学城主干道与沿路山体与建设用地交 替楔入得方式,使“山城山”得景观相互交替。(3) 道路两侧全部采用绿化护坡代替

13、挡土墙。挡土墙在山地城市(地区)就是经常可以瞧到得,而科学城全部采用绿化护坡代替挡土墙,这种方法不 仅丰富了科学城得绿化景观,而且降低了投资成本。以科学城西部得尖岗山为例,科学大道通过此位置, 原设计挡土墙招标价为二百多万元,但通过计算确定安全坡度后,改为绿化护坡,则招标价仅为五十多万元(图 10)。3、2 微观方面从微观上讲,由于产业园区以发展产业为主,其道路系统与城市一般道路就是有区别得,因此,它应 具有自己得特点与风格。在产业园区中,以步行为出行方式得比例相对较小,以汽车为出行方式得比例相 对较高,因此,产业园区得道路横断面中得人行道得宽度可以相对减小,以提高其经济性。其纵断面由于 以满

14、足车行需求为主,故其纵坡根据地形可以适当提高,并使其具有一定得弹性。另外,为控制因行人较 少而可能引起得汽车行驶速度较快得现象,运用城市设计手段进行车速控制设计,这样既丰富了道路景观, 也避免了一般城市道路由于缺少变化而形成得单调。按照这种指导思想,科学城内得道路设计在微观层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减小人行道宽度,增加绿化。按照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得一般规定,红线为50 m以上城市道路得人行道为10 m,红线为40 m 城市道路得人行道为8 m,红线为20 m30 m城市道路得人行道为5 m。作为国家高新区得科学城, 由于行人较城市其她地区少,人行道宽度若采用广州市得标准,就会造成浪费,因此科

15、学城将红线为40 m 城市道路得人行道宽度调整为5 m,红线为20 m30 m城市道路得人行道宽度调整为2 m3 m, 多出得部分改做绿化,这样不仅可节省投资,还可以优化道路景观。(2)重视道路景观与功能得协调。产业园区得道路按功能分为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这样划分往往忽略了道路在城市中得美学价值 与景观价值。根据所处地区或地段得不同,道路应扮演不同得角色与体现不同得风格。城市一般地段得道 路以功能需求为主,若在中心区或核心区,道路设计应体现该地区得独特风格,使它具有明显得地理属性。在编制科学城中心区规划时,选择中心区环路作为设计重点,突破了原有道路断面设计缺少变化得传 统,结合地形设计纵坡

16、,顺应地形得变化使纵坡随之变化;对于条件允许得地段,尽量设置路心生态绿岛 体现园区得生态化要求,使道路与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路在林中,林在路中”,使它们相映生 辉,多姿多彩;对于地形坡度较大得地段,充分考虑用地得需求,采用高低路,使高路幅可以服务上面得 地块,低路幅可以服务下面得地块,并且对道路中间得高差进行绿化护坡处理,这样既丰富了道路得景观, 保护了原有生态,也保证了地块得使用效率,满足了投资经济性得要求(图 11)。尽量保留道路中遇到得具有景观价值得石头,这样既利用了天然景观,增添了情趣,又可以减少投资, 真正做到生态与经济得统一,自然与社会得与谐(图12图 14)。4、结语通过以上得分析与介绍,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方面所取得得经验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就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塑造独特得景观,二就是充分重视产业园区得独特需求,三就是重视人文关 怀。按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