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905956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K-39 Ca-40 Mn-5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 萃取B. 渗析C. 蒸馏D. 升华【答案】C【解析】“用浓酒和糟入甑,燕令气上”是利用的酒精的沸点低进行的蒸馏方法,故选C。2.进入秋冬季节后,雾霾这种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从物质分类来看雾

2、霾属于胶体,它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 丁达尔效应B. 胶体是混合物C. 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D. 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答案】C【解析】【分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详解】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选C。3.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OB. 纯碱的化学式:NaHCO3C. 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Fe+Cl2FeCl2【答案】C

3、【解析】【详解】A.原子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所以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为O,故A错误;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故B错误;C.CuSO4溶液为蓝色,NaCl为无色,观察即可鉴别,故C正确;D.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D错误。故选C。4.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 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C. 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 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4、【答案】B【解析】【详解】A.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而1mol碳酸钠中含2mol钠离子,故0.01mol碳酸钠中含0.02mol钠离子即0.02NA个,故B正确;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NA个二氧化碳分子即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22.4L,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B。5.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B. 氨水C. 盐酸D. Ba(OH)2溶液【答案】B【

5、解析】试题分析:ANaOH溶液和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不好控制氢氧化钠的用量,A错误;B氨水和A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不会和氨水反应,B正确;C盐酸和铝离子不反应,C错误;D氢氧化钡和A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钡过量后,要和氢氧化铝反应,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铝盐和氢氧化铝的性质6.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A. 陶瓷餐具B. 石英钟表C. 计算机芯片D. 光导纤维【答案】C【解析】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陶瓷餐具成分为硅酸盐,石英、光导纤维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计算机芯片需要用到半导

6、体芯片,由高纯硅组成,答案为C7.2010年1月12日海地当地时间16时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遭遇500年来最强地震,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取漂白粉D.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答案】D【解析】【详解】A.漂白粉的成分含有氯化钙、次氯酸钙,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故B正确;C.石灰水浓度较低

7、,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来制取漂白粉的,故C错误;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D错误。故选B8.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的是( )A. 铜丝B. MgCl2固体C. NaCl溶液D. 乙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铜丝是单质不是电解质,MgCl2固体是电解质且不导电,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所以答案选B。考点:电解质和导电性点评: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才导电。9.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铜粉中混有铁粉: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B. CO2中混有HCl:将其通入NaOH溶液,洗气C. NaHCO3溶液中混

8、有少量Na2CO3:往该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D. 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Fe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Fe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则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可除杂,故A正确;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故B错误;C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往该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可除杂,故C正确;D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加入Fe粉、过滤可除杂,故D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选择与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9、,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及制取(或合成)的自然科学,而物质的制取过程中一定要涉及到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等问题,因此有关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题型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题型。常用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盐析、洗气等。选择物质分离提纯试剂和方法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10.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OH溶液与盐酸中和B. Zn与CuSO4 溶液的反应C.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D

10、. MgCl2溶液 与KOH溶液产生沉淀【答案】B【解析】【详解】A.NaOH溶液与盐酸中和属于在溶液中可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Zn与CuSO4溶液的反应属于在溶液中可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分解氯酸钾制氧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所以不属于离子反应;2KClO32KCl+3O2,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MgCl2溶液 与KOH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

11、g2+ +2OH-=Mg(OH)2,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11.离子方程式H+OH-=H2O可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盐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B. 硝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C. 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D.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答案】A【解析】A 正确B 错误,氢氧化镁是沉淀,不能拆开C 错误,除生成水外,还生成硫酸钡沉淀D 错误,氢氧化铜是沉淀,不能拆开12.已知RO32的核内有x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A,则mgRO32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m(A+26x)/(A+48)B. m(Ax48)/(A+48)C. m(Ax+50)/ (A+48)D.

12、 m(Ax+2)/A【答案】C【解析】【详解】氧原子的中子数为8,RO32-的核内有x个中子,则R的中子数为x-24,R原子的质子数为A-x+24,1个RO32-含有电子数为:A-x+24+2+83=A-x+50,mgRO3n-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mgRO32-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x+50)mol。故选A。13.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 )A. FeOB. FeCl3C. Fe2(SO4)3D. Fe2O3【答案】A【解析】A. FeO溶于盐酸生成氯化亚铁,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氯化亚铁被氧

13、化为氯化铁,溶液立即呈红色,A正确;B.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呈红色,B错误;C. Fe2(SO4)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呈红色,C错误;D. Fe2O3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铁,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呈红色,D错误,答案选A。14.当溶液中X2O72-和SO32-离子数之比为1:3时,恰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题目中要求的是“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那么X2O7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个数等于SO32-失去电子的个数,而SO32-SO42-过程中每个离子失去2个

14、电子,则3个离子共失去6个电子,那么1个X2O72-在反应过程中应得到6个电子,设还原产物中X的化合价为a,则得到2(6-a)个电子,故2(6-a)=6,解得a=+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旨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1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B.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C. 碘水中提取碘D. 检验溶液中的K+【答案】C【解析】A、Br2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

15、是不与水互溶的液体,且密度大于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上层为水层,因此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故A说法正确;B、可以利用此装置制取蒸馏水,故B说法正确;C、碘单质受热易升华,因此不能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应采用萃取、蒸馏得到碘单质,故C说法错误;D、检验K,通过焰色反应,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因此此实验能够达到目的,故D说法正确。16.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Mg2+、Na+、SO42-、Cl-B. Na+、Cu2+ 、SO42-、NO3-C. Na+、K+、OH-、ClD. Ba2+、HCO3-、NO3-、K+【答案】A【解析】【详解】A.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A选;B.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