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90490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寒假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 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 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 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 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 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这个寒假,准确的说是*月*日至*月*日,我做了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一一去党校的图书 馆做义工。这是我第一次去图书馆做义工,感觉非

2、常的有意义,能学到许多知识,下面就把我 的活动总结和感想写出来,整理成这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首先去图书馆做义工,最先知道的当然是有关图书方面的知识了,一册完整的图书一般由 书衣、封面、书脊、文前栏目、扉页、半书名页、附加书名页等18个部分组成。图书上的isbn号是国际标准书号的简称,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isbn由10位数字组成,分四个部分:组号(国家、地区、语言的代号)、出版者号、书序号和检验码,其间 用符号“一”隔开。我国的组号是7;美国的组号是 0;英国的组号是1。比如:isbn0 -13-3180158表示美国出版的图书。我国在1982年起加入isbn , 1987年

3、1月1日正式实施,国内正规途径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有唯一的isbn号。如今的图书馆分为: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非专门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好了,上述是图书及图书馆的一些知识,接下来是我的主要任务了一一整理图书。中国 图书馆分类法是用来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的法典,是图书分类的工具书。其分为五个基本部 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展开为22个基本大类,用 22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来标记。图书排架一般都是采取分类排架法,以索书号为依据,先按分类号的大小,由小排到大、若分类号 相同,再依书次号的顺序,由小排到大、以一个书架为单位,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序排列,之 后再排至右侧的第二个书架,仍

4、是由有至左,由上而下图书上架时不超过三分之二,以便为新 书预留空间。而我的工作便是把散落在其他地方的书放回原有的位置,别看这是一件小事,这对我们来 说已算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了。因为必须要按照书的类别,编号一一找到位置是很难的,尤其 是一个很大的图书馆,而且,有些书不好判别他的类别,只能找到和他相似的书放在一起。所 以,虽然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并不简单,尤其是刚刚学会图书分类的时候,经 常一两本书就要弄十多分钟。不过,通过几天的练习和熟悉,逐渐掌握了图书的整理技巧和图书的分类方法,速度也就 快了一些。而且,我在这里并不单单只是整理书而已,我还帮忙打扫图书馆的卫生,不过,打 扫图书馆的

5、卫生也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让尘土落到书籍上,所以,我都是非常小心的在打扫。短短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我结束了在图书馆做义工的工作,我的感触颇多,我终 于明白了,其实每一项工作都不是那么轻松的,别看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很轻松,其实也不轻松, 我就深有体会。不过我还是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学会了如何分类图书,如何整理图书。这次的 经历非常难忘。(一)具体目标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

6、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2 .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 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 显的时代特征。3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 .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 %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

7、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2 .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 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 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

8、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 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3 .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 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 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

9、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 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4 .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 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

10、特点为:初一 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1 .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 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 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 学教育。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 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

11、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 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 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 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 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 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 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

12、上同时滋 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 消极的教育价值观。2 .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 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 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 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

13、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 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3 .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 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 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 极不现实的。此外,40 %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

14、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 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 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4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 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1 .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

15、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 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 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 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2 .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 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 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

16、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 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 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3 .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 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 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 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4 .家庭教育的影响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