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903293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全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全文)2021 年结直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全文) 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继肺癌、胃癌后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在发达国 家引起死亡的恶性肿瘤中,结肠癌居第 2 位,在近 10 年间,结肠 癌的病死率每年下降近 3%,这受益于结肠镜检查的应用和越来越规 范的治疗。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阻断了结直肠息肉发展至结直 肠癌的途径,明显提高了患者存活率。文献报道 50 岁以上的人群中 约25%有M1个腺瘤或者近10%的患者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便是 行结直肠腺瘤切除术的患者,仍有一定的术后腺瘤复发率。定期进行 结肠镜复查可以发现复发或被漏诊的腺瘤,但目前关于结肠镜随访的 频率尚无统一标

2、准,需明确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指 导复查。本研究通过分析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一般特征、腺瘤特征和手 术方式等因素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关系,为结直肠腺瘤患者术后 随访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 2014 年 1 月 至 2016 年 8 月行结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经病理证实为腺瘤、 低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且在 3 年内有结肠镜随访结果的患者。排 除标准:近 2 年有肿瘤病史;患有 IBD;自身免疫紊乱(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患有慢性肝病或肾病; 有心力衰竭病史;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其他肺部疾病;长 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最终

3、 501 例患者纳入 研究,要求所有入组患者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6 分,且退镜时间 6 min。二、研究方法 以首次行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时间为基 线时间,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是否吸烟、是否合并非酒精 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否合并 糖尿病,腺瘤的最大径、数量、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等资料,分 析以上临床特点对腺瘤复发率的影响。501 例患者中,男 229 例, 女272例;年龄40岁23例,4049岁35例,5059岁201 例,6069 岁 158 例,M70 岁 84 例;BMI25 kg/m 2

4、 167 例,25 29 kg/m 2 160 例, 29 kg/m 2 174 例;吸烟 155 例,不吸烟 346 例;合并 NAFLD 221 例,未合并 NAFLD 280 例;合并糖尿病 80 例, 未合并糖尿病421例;腺瘤最大径W5 mm 198例,510 mm 124 例,1020 mm 103例,M20 mm 76例;有1个腺瘤102例,2 个腺瘤198例,M3个腺瘤201例;非进展性腺瘤(最大径10 mm 的管状腺瘤) 161 例,进展性腺瘤(具备以下 3 项中的任意一项: 息肉或病变最大径M10 mm;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样 结构 25%; 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5、340 例;行结肠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341 例,行结肠内镜下分块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 EPMR) 25 例,行结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101 例,行结肠内镜下分块黏膜剥离术 (endoscopic piecemeal submucosal dissection, EPSD) 34 例。结果 一、不同临床特点对术后腺瘤复发率的影响 501 例结肠镜 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后

6、3 年的腺瘤复发率为 25.5%(128/501) 腺瘤复发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腺瘤复发率在 BMI25、 2529 和29 kg/m 2的患者间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6.745, P 0.05); BMI29 kg/m 2者的腺瘤 复发率高于BMI25 kg/m 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6.978,P 0.05);腺瘤复发率在 BMI25 kg/m 2 与 2529 kg/m 2 、 BMI 为 2529 kg/m 2 与 29 kg/m 2 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吸烟、合并NAFLD、合并糖尿病

7、的患者的腺瘤复发率分别 高于不吸烟、不合并NAFLD、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X 2 =8.132、7.232、6.874, P均0.05)。腺瘤复发率在最 大径W5、510、1020和M20 mm的腺瘤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 =61.028, P0.01);最大径为 1020 mm 和M20 mm 的患者 腺瘤复发率均高于最大径为W5 mm和510 mm的患者,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X 2 =35.990、14.690、49.440、23.650, P均0.05);腺瘤复发率在最大径W5 mm与510 mm、最大径为1020 mm 与M20 mm 的患者间的 差异均

8、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腺瘤复发率在有1、2和M3个 腺瘤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9.142、P 0.05);有3个 腺瘤的患者的腺瘤复发率高于有 1 个腺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X 2 =7.956, P 0.05);腺瘤复发率在有1个与2个、有2个 与 3 个腺瘤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进展性 腺瘤患者的腺瘤复发率高于非进展性腺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8.539, P 0.05)。见表 1。表 1 除手术方式外的临床特点对术后腺瘤复发的影响 例(%) 将不同最大径的腺瘤进行分层统计,其中最大径W5 mm的腺瘤的手 术方式均为E

9、MR,腺瘤最大径为510 mm的手术方式为EMR、 EPMR、ESD,最大径为1020和M20 mm的腺瘤的手术方式包括 EMR、EPMR、ESD和EPSD,故本研究在分析手术方式对患者腺瘤复 发率的影响时,主要分析最大径为1020和M20 mm的腺瘤的手 术方式对腺瘤复发率的影响。在腺瘤最大径为1020和M20 mm 的患者中,分别将 EMR 与 ESD 合并为整块切除组(分别为 84 和 41例),EPMR与EPSD合并为分块切除组(分别为19和35例)。 在腺瘤最大径为 1020 mm 的患者中,分块切除组的腺瘤复发率低 于整块切除组,局部复发率高于整块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X

10、2 =18.728、9.027, P均0.05);在腺瘤最大径M20 mm的患者中, 分块切除组的局部复发率高于整块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 = 8.868, P = 0.003)。见表 2。表 2 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腺瘤复发的影响例(%)二、腺瘤复发多因素分析 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腺瘤最大径、腺瘤数量、腺瘤病理类型均为影响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73、1.523、1.989,95%CI 1.7596.528、 1.0962.897、1.5644.089, P 均 0.05),见表 3。表3结直肠腺瘤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1、讨论息肉 腺瘤癌已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病模式之一。结肠息肉按照病理 组织学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非腺瘤性息肉发展为结 肠癌的风险极低。有研究对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患者随访了5 年, 发现二者发展为腺瘤性息肉或结肠癌的风险与无结肠息肉患者相当。 腺瘤性息肉经过约 10 年的演变可能发展为结直肠癌,且随着腺瘤体 积的增大,癌变的风险也越大。虽然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可以切 断腺瘤发展至癌症的通路,但是存在一定的术后复发率。大部分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后患者都被告知需复查结肠镜,但是 哪些情况需密切随访,哪些情况随访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目前尚无 明确的指南。有研究指出,临床上有些低危的结

12、直肠腺瘤病例存在过 度检查的情况,而有些高危的病例则随访时间不足。因此明确结直肠 腺瘤切除术后的高危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 后患者的复查和调整医疗资源的分配。在结肠镜随访期间发现,有时很难判断发现的结肠息肉是复发还 是漏诊。有研究发现最大径$10、510和W5 mm的腺瘤的漏诊率 分别为 6%、 13%和 27%。本研究要求所有入组患者的波士顿肠道准备 评分 6 分,以降低在检查期间因粪便遮挡导致的漏诊率;在进行结肠 镜检查的过程中,要求退镜时间6 min,以降低漏诊率。国外研究机构报道的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不等,在 15%60% 之间。南方医科大学团队对 1356 例结直

13、肠腺瘤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了 20年的随访,发现患者 13、 35、 510 和1020 年的腺瘤复 发率分别是 32.6%、 58.1%、 75.8%和 86.2%,可见腺瘤的复发率随着随 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本研究结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 3 年内 平均复发率为 25.5%。吸烟被认为与很多肿瘤的发生有关,包括没有直接暴露在香烟烟雾中的器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吸烟与结肠癌的发生呈中等强度的 正相关,而作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的结直肠腺瘤,与吸烟之间的关 系也被证实。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会升高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密切。日本学者 Taniguchi 等进 行了一项纳入

14、 1111 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研究,发现 BMI 和空腹血 糖是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代谢综 合征的相关因素如合并NAFLD、高BMI、合并糖尿病均会使结直肠 腺瘤术后复发率升高。绒毛成分是腺瘤癌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较管 状腺瘤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进展性腺瘤患者的腺瘤复发率高 于非进展性腺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8.539, P 0.05); 且腺瘤的最大径和数量均为影响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国内 外多个研究的结果相同。有研究发现, EPMR 术后患者腺瘤的局部复发率达 50%,远高于 整块切除的手术方式(017.8%),差异

15、有统计学意义(X 2 =11.328, P 0.05)。Komeda等发现,分块切除是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患者腺瘤 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块M5块的患者腺瘤复发时间短于W4 块的患者 (3.81.9)个月比(7.9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本研究将能够整块切除的 EMR 和 ESD 归为整块切除 组,将 EPMR 和 EPSD 归为分块切除组,结果显示,在腺瘤最大径 为1020和M20 mm的患者中,分块切除组的局部复发率均高于整块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 2 =9.027、 8.868, P 均 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影响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

16、素, 发现患者高BMI、吸烟、合并NAFLD、合并糖尿病与结直肠腺瘤切 除术后腺瘤的复发均具有相关性;在较大腺瘤(腺瘤最大径为 10 20和M20 mm )中,分块切除术是导致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腺瘤 本身的特征(腺瘤的最大径、数量、病理类型)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 险因素。因此,本课题组建议具有吸烟、肥胖、合并 NAFLD 和糖尿 病因素的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患者,若合并腺瘤最大径M20 mm、腺 瘤数量M3个、病理类型为进展性腺瘤、手术方式为分块切除等情况, 合并的因素越多,随访的频率应越高。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病例数相 对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可能无法反映部分因素的真实情况,不能完 全排除少部分的漏诊患者,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进一步明确 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为尽早干预和治疗腺瘤复发提供参 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