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波澜与升格案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899787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的波澜与升格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叙文的波澜与升格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叙文的波澜与升格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文的波澜与升格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的波澜与升格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记叙文的波澜与升格案例 德阳市衡山路学校 喻跃文原文: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那是一个月夜,银白的月亮高高地挂在深蓝的天空。当月光透过一扇窗户时,便会看见,一个女孩,坐在床头。病因:简单的写景不足以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那个女孩就是我。小学时我很胆小,甚至到了上课连举手回答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其实,老师讲的知识,我一听便懂,多少次,我跃跃欲试想要举手回答问题。机会却早已被人抢去,剩下一个孤独可怜的我呆在哪里。病因:记叙太过平铺直叙六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她十分漂亮,一头略带金色的卷发随意搭在肩头,微笑时那么地和蔼可亲,班上同学非常喜欢她。开学没几天, 在我们那个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里,老师提出了

2、一个问题:“请问本课为什么要以 草原为题?”答案我早已想好了,可就是不敢回答。但不知怎么了,我的手却高高的举了起来。啊,毕竟是自己第一次,我突然觉得自己好“伟大”。“喏,你来。”老师笑着对我说。病因:情节转换显得过快,缺乏必要的铺垫。可万万没想到,想好的答案早已被我忘得一干二净,我只好吞吞吐吐地回答:“这这个是是。”病因:情节过于单一,内容显得干瘪自己就像一截刚被点燃的蜡烛,得意之时,一阵风来一闪就灭了。无情的尴尬在我的脸上留下了酡红。病因:一件平常小事,一点正常心理反应,不能令老师和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反应,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嘘!嘘!安静 !安静!”老师用善意的目光看着我

3、,“这位同学已经很不错了,真的, 她至少敢于站在课堂上,积极地回答问题。老师谢谢你!谢谢你的大胆!”晚上,皓月当空,我坐在床头,泪如雨下,那是喜悦而有力量的泪水,因为第一次,我战胜了自己,第一次,我能举手站起来,倾吐自己的观点。结束过于仓促,主题有待进步明确、深化。病理剖析记叙文最忌缺乏波澜,最忌主题不突出。本文记叙了一件课堂上的平常小事,读完之后很难有“难忘”的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波澜。我建议该同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一、在开头部分制造悬念,让文章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心。并能与文末形成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二、可以利用情节的突变,让我的想法与现实冲突,我做的想的被同学误解,老师做的出人意料

4、又在情理之中,不断地制造波澜。三、加强心理描写,加深同学们与我的误会,让“我”伤心至极,也让读者为之揪心,构成文章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让“难忘”有了深刻的内容。四、可在文章前半部分增加“我”受尽委屈、内心压抑的内容,与后半部分我的感动喜悦、自信张扬对比,更加突出“难忘”。 升格作文: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那是一个月夜,银白的月亮高高地挂在深蓝的天空,。当月光透过窗户时,便会看见一个女孩,坐在床头,眼里浸满了泪水。升格:这样的夜晚为什么独自一个女孩会浸满泪水,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那个女孩就是我,小学时我很胆小,甚至到了连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其实,老师讲的内容,我一听便懂,多少次,我跃跃

5、欲试,想要举手回答问题。我想证明我是行的,并且,说出心中的想法,比憋着那个答案要好受多了。可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机会却早已被人抢去,剩下一个孤独可怜的我呆在哪里。升格:情节突变,内心强烈渴望被人认同的欲望与现实没有机会表现的残酷,让人物内心产生巨大的反差,让文章产生波澜。 就这样,我一次次地被人遗忘在角落里,居然从一年级“沉默”到了五年级。升格:压抑憋屈无处可诉,留下悬念六年级时,我们班上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她十分漂亮,有亲切的微笑,班上同学都非常喜欢她。开学没几天, 在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里,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本课为什么要以 草原为题?”同学都还在苦苦思考的时候,我已早想好答案了,可就是不

6、敢回答。但不知怎么了,我的手却高高地举了起来。啊,毕竟是自己第一次,我突然觉得自己好“伟大”!“喏,你来。”老师笑着对我说。于是我在教室的一个十分不起眼的角落站了起来,同学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隐约还听到几个人在哪里窃窃私语,指指点点,我既激动又紧张。升格:课堂的活跃气氛让我有了举手的勇气,我举起了手;周围环境的变化,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点让我的表现异常,叙事情节突转使文章产生波澜可万万没想到,想好的答案早已被我忘得一干二净,我只有吞吞吐吐的回答:“这这个是是。”“哈哈哈哈。”立即,不加任何掩饰的笑声便响彻教室。升格:情节突转,一波又起自己就像一截刚被点燃的蜡烛,得意之时,一阵风来一闪就灭了。

7、“切!自己明明不会,就不要在那里抢风头嘛!”“就是,就想在老师面前显得有多文学!”“嗯,她。”还有更多刺耳的话,听着让人难受。“不!不!我不是那样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只是想想体验一下回答问题的感觉,想领略一下说出心中想法的快乐,难道真的就那么难吗?我在心中辩解。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升格:同学们对我的一次又一次误会,加深了我的难堪,让读者为我的憋屈倍感心痛,使文章又生波澜。同时同学们的态度与后文老师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无情的尴尬在我的脸上留下了酡红。是的,这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一个上课连手都不敢举的人还敢回答问题,还能答对问题,这不是很荒唐吗?我真想找个地缝钻下去,可是又不能,眼泪争先恐后地滑

8、落下来。升格:委屈悲伤压抑到了极点,让文章再生波澜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嘘!嘘!安静 !安静!”老师用柔和的目光看着我,“这位同学已经很不错了,真的, 她至少敢于站在课堂上,积极地回答问题。嗯,老师今天谢谢你!谢谢你的大胆!下一次,老师希望看见一个更棒的你!”升格:老师的理解鼓励让我倍感温暖力量,让我的委屈压抑一下得到释放,也让读者为之叫好。同时也为主题的深化奠定基础晚上,皓月当空,我坐在床头,泪如雨下,那是喜悦而有力量的泪水,因为第一次,我战胜了自己,第一次,我能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尽管,失败了但,我会努力,让老师看到一个更棒的自己。这一次,永生难忘!升格:结尾处我的喜悦自信与以前的胆小怯弱和上课时情绪低落的我相对,让文章的情感“扬”了起来,记叙让读者有柳暗花明之感,主题也得以深化。一件平常小事,经过制造悬念,情节突转,铺陈误会,先抑后扬的方法修改后,变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平凡”变得跌宕起伏,摇曳生姿“难忘”起来,读来情味绵绵,意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