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89750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 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不同于数学物理,学好高中生物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又要求精准地记忆。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背提纲 1、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右: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 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2、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辨析。 4、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

3、着丝点分裂后,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右图所示。 注: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 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在分裂期以螺旋状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专题2理清易错易混易混知识汇总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5、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也属于同源染

4、色体。再如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也可称为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6、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5、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7、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右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8、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

6、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自花受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体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判断。 我推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9、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

7、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相等;(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10、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

8、隐性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11、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

9、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导致果实无子。 12、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和异常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13、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15、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相同

10、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析。(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传的特点等)。 16、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位基因总数100%。 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

11、数100%。 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2基因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是aa基因型频率。 1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如右图)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a处的是限制性核

12、酸内切酶;连接a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是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发挥作用。 18、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单侧光

13、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19、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少,背光侧多);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细胞中所含

14、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20、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多,即曲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的个体数 21、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22、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将增加。 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