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89157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说明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先修课为计算机电路基础(1)。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各功能部件的逻辑组成、工作机制、程序设计的学习及实验, 建立完备的单台计算机整机概念;通过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了解所用计算机硬件及使 用软件扩大功能的实现方法,并为后继课程及今后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 础。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软硬件实验的初步训练,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掌握 编程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学习本 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好基础。第_章绪论1. 掌握:存

2、储程序工作方式,信息的数字化表示。存储程序工作方式的工作要点是: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数据和指令。采用存储程序工作方式,即事先编制程序,事先存执程序,自动连续执行程序。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2. 理解: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性能指标的含意,硬件系统的典型结构,软件系统的主要内 容。计算机的特点: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工作、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强大的 信息存储能力、通用性强应用领域广泛。主要性能指标:基本字长、数据通路宽度、运算速度、主存容量、外存容量、配置的 外部设备及性能、系统软件配置。硬件系统:CPU、主存、外存、输入/输出设备、总线、接口。软件系统

3、: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了解:硬软组成的层次结构关系。用户程序语言处理程序及各种软件资源操作系统机器语言(指令系统)硬核(指令微操作级、数字逻辑电路)一、第1章习题与作业1、填空题1、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 系统组成。2、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计算机由控制器、存 储器和 等五大部件组成;(2) ;(3)具备程序存储方式。3、 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对指令进 行译码后产生控制信号。4、冯.诺依曼计算机体制核心思想的三个要点分别是: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指令和数据、采用 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5、 存储程序原理是指。6、

4、存储器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7、 诺依曼计算机体制的核心思想是: 。8、 诺依曼计算机体制的存储程序控制工作方式又被称为:。9、 计算机最终执行的程序其状态是:。10、计算机内所有的数据和指令都是以 表示的。11、计算机内所有的数据和指令都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达的,计算机实际上是使 用 .语言进行工作的。12、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分为两大类:数据信息(还包含地址信息)和。13、CPU即中央处理器,是硬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工作是负 责. 指令。14、主存储器被划分为许多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编号,称为。2、判断题1、诺依曼体制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是靠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保

5、存的()。2、计算机启动后,可以从随机存储器中以任意顺序读取指令并执行()。3、计算机内的信息可以分为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和地址信息三大类()。4、语言处理的编译方式是指先将源程序全部翻译成机器语言指令序列的目标程序,然后独立直接执行()。5、采用在计算机内用数字代码表示信息后,对计算精度没有任何限制()。6、数据通路的宽度决定了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7、机器语言是所有计算机通用的语言()。8、计算机内采用数字化方法表达信息具有易于存储、处理、抗干扰以及可靠性好等优点()。9、计算机在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的时候,允许使用者以某种方式进行干预()。10、冯.诺依曼体制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是靠输入

6、设备送入计算机的寄存器保存的:()。11、冯.诺依曼体制的计算机工作时是由数据流驱动控制流工作的()。3、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系统由()组成。A、C PU和主存B.I/O设备和主机C、硬件和软件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计算机软件可分为()。A、C PU和主存B.I/O设备和主机C、硬件和软件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4、简答题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二、第1章习题与作业解答1、填空题参考答案1、软件2、 运算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数据和指令;3、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存储程序控制工作方式运算器和控制器。5、事先将计算步骤(指令)存入存储器中;运行时依

7、次取出进行译码;并按译码结果进 行运算。6、存放指令和数据;对指令进行译码后产生控制信号。7、存储程序控制工作方式。8、控制流驱动方式。9、机器指令序列。10、二进制代码。11、机器12、控制信息13、读取和执行14、地址2、判断题参考答案1、J (对)2、X(错)3、J (对)4、J (对)5、X(错)6、X(错)7、X(错)8、J (对)9、J (对)10、X(错)11、X(错)3、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2、D4、简答题参考答案1、三个基本特征:(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3 分)(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数据和指令(1分)。(3)计算机

8、具备程序存储方式(1分)。第二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1. 掌握:数制及其转换1)首先掌握二进制多项式的通式(2-1)2)掌握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除二取余法)例:(116)= (1110100)余数 10_ .10. 10.对于字长为8的定点整数,其原码、反码的表示范围是,补码的表示范围是。若 N= 1010100,n=8,=,N反码=,N补码=11. 在计算机中表示空个数值数据的基本要素是三_, 与12. 二进制数(100101001) = () ioo13. 完成下列转换:(1111010.01011)=()6 o21160低位258022912140271231211高位0注意:除二

9、取余法中余数排列次序,即高位在下,低位在上。3)掌握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乘二取整法)10例:(0.625)= (0.101)整数0.625X2=1.25高位0.25X2=0.5低位0.5X2=1注意:乘二取整法中整数排列次序,即低位在下,高位在上。4)掌握码制及其转换真值的概念:用正负符号加绝对值来表示的数值,例如,+6、-8机器数的概念:连同数符一起数码化了的数,例如,01111、10111补码的概念:负数原码转换为补码(符号位保持不变,其余各位先取反,然后末位加1)Y补转换为-Y补(连同符号位一起取反,然后末位加1)5)定、浮点数表示方法掌握定点表示法,尤其是带符号定点表示的典型值

10、。掌握浮点表示法,浮点数的格式,规定浮点数格式后的典型值。6)常见寻址方式关键掌握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的概念。2. 理解:指令的基本格式,地址结构。掌握指令的基本格式包含的信息,二地址、一地址和零地址的概念3. 了解:ASCII码,指令分类。11.12.13.一、第2章习题与作业 3. 3.已知 X=-110001,Y=+001001,字长为 6,则X+Y =补,判断结果溢出情况:; X-Y = 一 补,判断结果溢出情况:。4. 4.已知二进制数为-111.01,n=8,若阶码为3位,尾数为5位,则用补码表示的规格化浮点数为。5. 5.指令中以什么样的方式提供操作

11、数或操作数的地址,称为6. 6.(110101.11) =()w。7. 7.已知 X = -1011001贝0X = 10。8. 8.指令MOV AX,VALBXSI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方式。9. 9.(125) 10= () 16= ( ) 21、填空题1.1.(250)=()=()2.2.r 一10若 N=1010100,n=8,16则N=L 原码N=反码_ oN补码=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14.的,

12、15.16.X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足条件(45.46.47.48.计算机内的所有数据是以代码的形式存储、处理和传递计算机内部都是使用 语言进行工作的。指令系统中的一条指令一般由操作码和 两部分组成。某微机定点数格式字长为8位(含一个符号位),若把真值X用补码表示,则 补表达的最大正数为 H,最小的负数为 H。(253.625)(703.64)(BC5.39):(192.865)610(10101.11)2(11001.101)2(1101110.

13、 010111)2(11110010.11010)(11110010.110101)2(11001.101)(2(10101.11)(2已知 X= +1011001已知 X = -1011001已知 X= + 1011001已知X =已知X已知X已知已知已知己知已知已知已知已知108)10)2JCD10)10)8)、 80.1011001(-0.1011001-0.1011001(11011001(01011001( 0.1010(0.1010(1.0101(1.0101(01011000(10101000X原X原X补X,补X,补X,补X,补X)16) BCDBCD(X则X则X则X则X补:则x则 X补则 X、_ _ 补则X=原则X (则X原则X (则X原则X ()ASCII码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