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88844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干预对高干病区老年患者的影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焦虑的影响摘要:焦虑烦闷心理分析及护理疼痛本身很容易造成焦虑和烦闷不安。除此以外,医院陌生的环境、癌症疗效不明显、经济负担重等都是造成焦虑烦闷心理的因素。要帮助病人解除此种情绪,就必需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工作。对待病人的心理波动给予安慰和理解,促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成为病人的倾诉对象;同时尽量考虑其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以减轻因经济负担造成的负性情绪。倘若护患关系搞好,病人的焦虑问题即便不愿向家人讲,也能向护理人员说。这时,积极对症处理,便可稳定病人情绪。本文通过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焦虑的影响,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干预可

2、以帮助高干病房的老年患者缓解焦虑。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外,还进行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包括建立良好的的护患关系,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和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和焦虑评分的观察来了解护理干预对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焦虑的影响。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血压、心率变换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的血压、心率波动,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干病房老年患者 焦虑论文类型:应用研究1. 绪论1.1背景及意义

3、随着市场经济的法制和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干病房收治有特殊需求或较高层次的患者,如高级干部、外宾海外同胞、侨胞及有较高经济能力的患者。满足了一部分患者的特殊需求,也是适应医疗市场新的发展,因而给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湖里的各个方面都比普通病房有更高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躯体疾病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现象已引起医学心理学届的广泛关注高干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尽管其焦虑、抑郁得分低于普通住院患者,但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笔者通过对高干病房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明显提高,有利于更好的接受治疗。1.2 研究目的及目标通过对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焦

4、虑进行护理干预的调查,能更好的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1.3 关键词及定义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护理干预是指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4文献回顾2研究设计2.1研究对象我所在单位高干病房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的在高反病房住院的60岁以上患者。共112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度,一组为干预组。2.2一般资料本院高干

5、病房60岁以上患者112例,男性86例,女性26例,年龄6094岁,平均(75.38+6.47岁);住院2128天,平均(12.25+14.84)天,伴随疾病17,平均(3.08+1.64)种。排除以下情况者,言语不清,不能与人正常沟通交流者;不识字且不能理解问卷内容者;患有老年痴呆或其他精神疾病者;病情、较重、昏迷等患者。对其调查包括: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评价因社会交往愿望与实际交往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含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每个条目用4级频度评分(常常、有时、很少、从未)。量表得分为2080分4。无孤独感20分;轻度孤独

6、2140分;中度孤独4160分;重度孤独6180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用于筛查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7个条目评定抑郁,7个条目评定焦虑。每个条目有4个备选答案,分别赋0、1、2、3分,抑郁和焦虑总分均为21分4。大于9分则说明患者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共6项)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共8项)。评分为4级,分别赋予14分(自己完全可以做、有些困难、需要帮助、根本没办法做)。按总分和单项能力进行分析。总

7、分20分及以下为完全正常,大于20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单项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若无从了解,或从未做过,可按1分记6。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表包括:住院天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职务、伴随疾病数、文化程度、人际关系、入院睡眠质量、家庭月收入、医药费支付方式、健康水平自评表(10分制等级标尺)等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及心理状态的可能相关因素。2.3研究方法 2.3.1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口头告之疾病的发病过程,发病期间注意事项及发病中、发病后并发症的预防,并在入院时对其做一系列的焦虑情况调查。 2.3.2干预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前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护理干

8、预如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病房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察看患者的入院记录、各项检查、化验指标,主动做自我介绍,耐心与患者交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评估。其中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内容为:患者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对疾病的认识情况,接受程度,心理上是否接受了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生活,生理上是否满足因治疗带来的不同需求,如血管的保护,血压的控制,贫血纠正,饮食结构的调整,残余肾功能的保护,透析的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情况,以后来治疗使用的交通工具,询问患者的目前需求,有无自行不能解决的问题。认知干预躯体疾病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但并非躯体因素决定患者的全部情

9、感状态,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认识,使他们能在愉快的心境下生活。干预者应以相关医学知识,讲解血液透析的实施方法、原理,目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新进展,告知其具体的实施步骤,怎样配合以及进行透析的病人并不象民间传言的那样可怕。明确而肯定地告诉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可以用人工肾来替代的,只要自己好好的调整心态,配合合理饮食,规律的透析治疗,就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此来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干预通过与病人交谈,找出引起病人负性情绪的潜在心理诱因:如直接穿刺的病人担心透析穿刺时疼痛,可告诉他:只有动脉穿刺时有一点胀痛的感觉,今后可通过动-静脉吻合术来解决此问题。自费病人担心费用的问

10、题,可给其提供现在国家的一些新的医疗政策。担心家人会扔下自己不管或怕拖累家人的患者,可与其家属交流,让其多给患者一些情感的支持与信心。行为干预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血液透析时的不适,教会其缓解焦虑的放松方法: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听力分散法,如听优美的轻音乐,多用语言与患者沟通,给患者讲幽默故事等。调整呼吸法:指导患者穿刺疼痛时深呼吸,慢节律呼吸放松训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心理及精神状况,离不开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帮助。除了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各方面支持外,应告之患者的家属、同事,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他们除了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外,应给予精神上的关心和照顾,让

11、患者感觉到大家都在关心、关注他,让其感受到他的健康和存在对大家的重要性。 2.4研究步骤评价方法患者入院第1天的开始的血压、心率监测,同时进行焦虑评分,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进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显著性。3研究结果4讨论孤独、焦虑、抑郁作为常见躯体疾病所致负性情绪,影响躯体疾病的临床康复和预后7。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的焦虑得分与入院睡眠质量呈负相关,说明患者焦虑感的增强造成睡眠质量下降,亦证明负性情绪对患者有不利影响。绝大多数高干病房的老年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孤独

12、感,但平均分低于社区老年人的3782分8;焦虑、抑郁和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也分别低于普通住院患者的215%、189%和115%9。但是,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的孤独、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仍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00%伴随孤独感,并且三者呈正相关,说明三种负性心理情绪相互影响。护理人员一旦发现老年高干患者表现出某种负性情绪,应立即采取心理干预,以免引发其他负性情绪而形成恶性循环。本文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的孤独、抑郁感越低,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高者在住院期间可选择的活动较多,如读书、看报、听音乐、欣赏电视节目等。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在住院期间还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因而其孤

13、独感较低学历老年人低。此外文化程度高者对医疗信息的掌握更加全面、准确,不会盲目悲观,因此抑郁评分较低。本研究还表明,家庭月收入越高老年患者的抑郁、孤独感越低,虽然老年高干患者均享受公费医疗,但是收入高者对金钱的后顾之忧相对减少,可以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不用顾虑该项目费用,从而缓解了由经济压力造成的抑郁情绪;并且可以选择配备电视、电话的病房,从而通过经常与家人联系和欣赏电视节目等活动缓解孤独感。本研究显示丧偶的老年患者孤独感明显高于在婚老年人,这与刘志荣等的研究结果相同8。丧偶老年人由于缺乏伴侣陪伴,对伴侣思念感强烈,且子女由于工作关系不能经常陪伴等原因,使其孤独感高于在婚老人。因此,护理人员

14、应格外重视具备以上可加重负性情绪的患者,并针对其各自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焦虑属于情感障碍是患者在缺乏明显的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对自身健康和客观情况做出过分严重估计而出现的内心不安10。住院时间越长,老年患者对疾病估计的越严重,越容易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住院,老年患者担心家人过分操劳,给家庭带来过多的负担。因此,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长时间住院的患者,要耐心解释原因,并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安心配合治疗。高干病房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低,其孤独感越强。这与邵也常等的研究结果相同11。由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老

15、年人与外界的接触减少,导致孤独感增强8。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离退休老干部曾经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退休后社会地位的降低和自理能力的下降易使其产生自卑感和无用感12。住院后由于疾病限制、生活无法自理而需依赖他人,易使患者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情绪13。因而护理人员对生活能力较差的病人,在与家属协商后可安排亲属陪护或雇用护工陪护,并向患者解释在需要帮助时(如入厕、饮水、穿衣等)应及时向陪护人员或护理人员提出,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健康自我评价主要反映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主观体验,与客观情况可能并不一致14。有些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不一定很好,但由于其性格乐观,自我评价往往较好,他们

16、认为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与同龄人相比还算是较好的,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较少有负性情绪14。有些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无知和对疾病的特殊治疗产生恐惧,过分担心,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导致自我评价较差14,这些老年患者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由于健康自我评价差,患者往往容易消极地对待生活,比如封闭自我、减少与外界的接触、认为和他人的来往毫无意义等,从而导致其孤独感增强14。这提示护理人员要及时纠正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误解,讲解治疗的大致过程,利用音乐、电视、放松技术等分散患者对病痛的注意,使患者在尽可能轻松的心境下接受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人际关系越好,老年患者的孤独、焦虑、抑郁感越低。这可能是由于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