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第三讲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20140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88749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设计第三讲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20140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设计第三讲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20140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设计第三讲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20140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设计第三讲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20140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设计第三讲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2014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设计第三讲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20140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 一、教材解读小学生家长读本第三讲的主要内容是引领家长走出儿童观的种种误区,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儿童观即对儿童的看法。对儿童的看法是否正确、科学,关系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在对儿童的看法上,当前还存在不少误区。一些家庭有时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完童”,认为孩子完美无缺;有时又把孩子看得面目全非,像哈哈镜里的怪物,头大腿长脖子粗。还有些家庭把孩子当作金丝雀般喂养,不让孩子接触社会,不教孩子与人交往,更不让孩子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这种种情形自然都不是孩子的本来面目,当然也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清除陈旧的教

2、育观念,树立包括儿童观在内的各种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二、教学重点孩子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社会的人,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习与人交流,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步培养孩子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封闭孩子,压制孩子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家长学会蹲下身子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以平等的心与孩子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三、教学建议1、认真阅读小学生家长读本,了解在家庭教育中,对待孩子家长们都存在哪些误区?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想以及今后在教育孩子时应采用哪些正确的作法。2、针对自己孩子性格、爱好等情况,家长们应怎样正确引导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清

3、除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包括儿童观在内的各种新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才能教育好孩子。3、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有自己的教子方法,也有一定的倾吐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参与式”、“案例分析式”,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互动,取长补短,共享教子方法,分享育人智慧。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各位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另外一种育子策略,那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走出儿童观的误区”问题。(出示课题)下面,我想请大家看一看以下情形。(课件出示)1、你是否把孩子当成活的、会说话的高级玩具。2、你是否把孩子家中用以取悦他人的小花瓶或装饰品。3、

4、你是否把孩子当作容器,不管孩子的感受,一股脑儿地往孩子脑子里灌。4、你是否把孩子看成机器,只要发出指令,孩子便会像按了遥控器的电视机那样亮起来。5、你是否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养的,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6、你是否把孩子当作金丝雀般喂养。7、你是否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兴趣和爱好。8、你是否用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孩子。9、你是否常把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弱点相比。10、你是否在教育方法上采用“包、保、抱”,即包办一切,过分保护,抱着孩子长大。师:我想问一问各位家长,在你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也出现过与上述相类似的情形呢?家长:部分家长谈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现象

5、。(略)(二)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互动一:改变教育观念,尊重并保护孩子的人格。师:教育观念相对于教育方法来说,它是第一位的,即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导致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请大家看下面几个案例,若您是其中某个孩子的家长,您觉得方法是否正确?(课件出示案例)【案例一】一位母亲把自己幼小的女儿打扮成“小妇人”:头发烫着,嘴上涂着,脸上抹着,甚至不顾孩子身体发育穿一身紧身衣,把孩子的腰给紧紧地绑着,让孩子招摇过市,并从路人对孩子的注目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案例二】一位老爷爷说:“我一个星期不见我那孙子,心理就憋得慌,他呀,就是好玩,我就是想和他玩儿,他比熊猫还可爱。【

6、案例一】一男孩告诉我:“我爸强迫着我学钢琴,我不爱学,他就打我,目的就是让我在亲朋好友面前显露一手,为家庭装门面。”家长:谈对上述案例的看法和处理意见。师:以上情况都是没把孩子当人而是“物”的反映,把孩子当作玩具、装饰品,根本就不可能对他们进行作为人的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所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观念,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主动学习和进步。互动二:关注孩子内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师:孩子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从小学习与人交流,接触社会并认识社会,他们不希望一放学回到家就被牢牢圈在家中,被家长控制在眼皮底下,更不希望家长用静止的眼光看待自己。请看以下两个案例,相信对你以后教

7、育孩子会有帮助。(课件出示)【案例一】一位教育工作者做调查,问孩子们缺什么?独生子女们说,他们不缺吃、不缺穿,就缺知心朋友,缺玩伴!其中一位四年级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题目是我要做星星我不愿做太阳,也不愿做月亮;因为太阳太寂寞,月亮太孤单。我要做星星,因为星星有无数的朋友,将黑夜点缀得更加美丽、漂亮。【案例二】一位老奶奶“状告”她的孙子,孩子在上小学高年级,一天,正值班主任家访,老奶奶眼泪汪汪地对班主任说:“老师呀,我孙子是我一手拉扯大的,小时候不知有多乖,我说什么,他听什么。可现在,人大心大,我说什么他都不听”家长:部分家长谈对上述案例的看法及从中获得的启示:(1)鼓励孩子从小多与人交往,多接

8、触社会,不能将孩子封闭起来。(2)孩子是成长变化着的,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才能行之有效。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我们要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同时,孩子在成长中不断发展变化着,以为孩子静止不变,教育方法一成不变,注定是要失败的。互动三:正确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孩子的童心童趣,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从下面的案例中去体会我们该如何去做?(课件出示)【案例】达尔文从小喜欢玩昆虫,玩到了着迷的程度。一次,他去抓昆虫,两手抓得满满的,为了抓得更多,竟然忘

9、形地将装不下的虫子塞进嘴里。虫子在嘴里不停地分泌着臭气,他却全然不顾,回到家里,达尔文的父亲不仅没责备他,还帮他制作标本,由于老达尔文有一颗童心,满足并保护了小达尔文的强烈爱好和兴趣,使小达尔文萌发出献身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生物学家!师:您读了本案例后,您准备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呢? 家长:部分家长谈今后的做法。(略) 师:如果当年老达尔文对儿子的兴趣爱好大加反对,也许就没有后来作为生物学家的达尔文了。从你们的交流中,我已感受到了您对孩子的关注与尊重。(三)归纳总结各位家长,今天我们通过互动交流,一起探讨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走出儿童观的种种误区”问题,获是了三点育子策略,那就是:改变教育观念,尊重并保护孩子的人格;关注孩子内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正确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五、板书设计第三讲 在家庭教育中走出儿童观的误区尊重并保护孩子的人格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