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亚共荣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886409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东亚共荣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东亚共荣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东亚共荣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东亚共荣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东亚共荣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东亚共荣圈从大亚洲主义到大东亚新秩序事实上,大日本帝国从来就没有完全的西化过。 在实施一系列近代化建 设的同时,日本人并没有放弃过传统东亚文明尊王攘夷的思维,认为自己迟 早有一天要效仿蒙古人与满州人一样的入主中元,成为亚洲的霸主。随着西方 列强对东亚的威胁逐渐增强,日本也开始有一批学者,开始主张建立亚洲人的亚 洲,来抗衡欧美国家对黄种人的侵略与殖民统治。 也因此在日俄战争期间(1904 - 1905 ),以冈仓觉三与大川周明等人为首的日本思想家,就提倡了 大亚洲主义的思维,主张联合中国与印度,一同抵御西方霸权的入侵。这一套思想,广泛获得了中国的革命志士孙文以及印度的诗人罗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等

2、人的支持。出于这样的思维,日本曾经对中国推翻满清的事业提供了 相当大的帮助,好比说当年同盟会的成立,就是在日本友人阪本金弥的住宅中成 立的。 此外还有梅屋庄吉、山田良政、犬冢信太郎与宫崎滔天等日本各阶层菁 英,都对中华民国的成立,付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当中甚至有人牺牲了自己宝贵 的性命。这些日本人之所以投入那么多的心力在中国的身上,无非是希望能够 在未来,领导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亚细亚,以来自东方的王道,抵御来自西方的 王道,而这个概念日后也被石原莞尔等军人人所接受。对于日本的崛起,孙文始终是抱持乐观其成的态度,甲午战争中满清政府的惨 败,给予了当年孙文推翻满清的动力与希望,而当日俄战争中日军一举

3、击败俄国 之后,他更认为那是亚洲人有能力击败欧洲人的一大象征。 也因此当袁世凯当 选总统之后,孙文也是选择逃往日本,并且再度由日本友人帮助下,改组了中华 革命党,继续其二次革命的事业。1924年12月28日,孙文在日本神户的 高等女子学校发表了大亚洲主义的演讲内容,提倡中国、日本与苏联三国结 成同盟,一同对抗西方的华盛顿公约体制与帝国主义侵略的构想。很多人都以 孙文聘请苏联顾问建立黄埔军校的历史,来证明孙文晚年思想开始左顷,不过实 际上,孙文与日本的密切关系也是到死都没有断掉的。在主张联俄容共的同时,孙文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大亚洲主义理念,这 个概念基本上也对汪兆铭等人日后选择与日本的合作,产生了

4、相当重大的影响。 所以尽管当蒋介石执政之后,苏联与日本都成为了中华民国最大的两个境外敌 国,但是以汪兆铭还有宋庆龄为主的国民党左派人士,甚至是在搞革命的中国共 产党,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声称自己继承了孙文的理念。 实际上从这点来看, 枪杆子出政权的蒋介石是最没有继承孙文主义的人,因为两个孙文生前视为最友 好的国家,都跟蒋介石杠上了,从这些反对者的角度来看,蒋介石也只不过是继 承了孙文的名号,然后实际上走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右翼军事独裁者而已。当然,随着日本与中国的冲突越演越烈,再加上许多日本少壮派军人的蛮干, 最终中日两国不宣而战。 在蒋介石于武汉颁布了抗战建国大纲之后,日本 正式成为了国府的头号敌

5、人,所谓日本领导下的的大亚洲主义概念,自然也 就不会再为蒋介石等人所接受。对于在延安的共产党而言,大亚洲主义这 个思想也是属于他们在阶级上必须打倒的对象。毕竟里面所探讨的一系列“东 方王道思想”,是与共产国际的概念所不符合的。留学过日本的蒋介石自然知 道,所谓的大亚洲主义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借口而已,要 是接受了这样的大亚洲主义,中国无疑会成为日本征服世界的魁儡,所以他 是绝对不会去接受这类的主张。不过同样以孙文继承者自居的汪兆铭,却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他首先对于抗 战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继续如此蛮干下去,那中华民国必然会走向亡族亡种的地 步。倒不如借着日本政府也想早日由中国战场的

6、泥沼中抽手的机会,利用某些 依旧主张大亚洲主义的日本政治人士,来与日本政府进行条件交换,好为中 国取得更多的利益,虽然中国可能永远的失去满洲,但是却能够阻止共产主义在 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有机会从西方列强手中收回许多租界,这无疑给了中国政府 与日本讨价还价的机会。 因此出于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汪 兆铭当上了汉奸。此刻,日本正好在张谷峰与诺蒙汉事变遭到苏联红军的挫败, 因此南进的政策正式取代了北进。英国、美国与荷兰等盘据东南亚的 殖民势力,成为了日本帝国的首要敌人,也因此大亚洲主义就被延升成为了大东亚新秩序的概念。结语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称之为“大东亚战争”)是一个影响远东战后发展历

7、 史的关键里程碑。1931年日军进入中国东北的行动,是开始雕刻战后亚洲发 展蓝图的美工刀。自此,亚洲人走上了脱离殖民主义的道路,但是也成为了共 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决的激烈战场之一。 对于采取重欧轻亚政策的美国人 而言,冷战中两场最激烈的热战都是在亚洲爆发的。日本人的出现,为苏卡诺、 翁山将军与施亚努亲王等战后的亚洲强人提供了相当庞大的协助,但是也让许多 以反日作为号召的毛泽东、金日成与胡志明等人走上了国际舞台。菲律宾与马 来亚的共产党抗日游击队,在日后更是为东南亚带了巨大的麻烦,直到今天这些 国家都还无法完全走出战争的阴影。不可否认的,从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迪的一番言论中,可以看出大东亚共荣圈

8、的思想,在很多程度上帮助了亚洲人民争取独立。 然而,我还是要再次指出, 日本人从头到尾都把这个游戏给玩坏了,可以说是相当的愚蠢。以次等公民的 态度对待东南亚与中国人民,甚至随心所欲的大开杀戒,外加不尊重这些亲日政 府的国家尊严与主权,是日本会战败的重要原因。 所以本质上来说,大东亚共 荣圈是失败的政策,甚至在战后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亚洲国家间彼此的误会,对于 建立一个所谓的“团结”的亚洲,毫无任何意义可言。 对于亚洲人民的歧视, 还有完全无法抛弃的王道思想,都是当时日本高层所犯下的致命错误。然而,如今在这个以欧美价值观掌控的世界当中,我认为李光耀先生所提倡的亚洲价值观,还是极为重要的一股思想。 淡

9、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 的考古题上,也有一题是问我们,为何东亚难以如同欧盟一样的进行真正的整合, 甚至必须要有像美国这样的警察国家介入,亚洲国家才能相安无事。这问题是 很复杂且难以解决的,不过如果身为亚洲人的我们,真的能够抓到当年大亚洲 主义的重点,将格局由大中华经济圈跳出来,建立一个新的大亚洲经济圈,来 与欧美国家进行和平的抗衡,那也是一个维持地区性均势的好方法。如今的东 盟加六还有东亚峰会,似乎都有将亚洲国家带向团结的目标走去。做为龙的传 人的中国人,如果能够在未来的亚洲国家整合运动中,担任领导的作用,那势必 也是我们全体华人之福。希望海峡两岸的领导人,能够将大亚洲主义的这 个观点,拿出来改良,并加以重新审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