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87320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五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的:1、学习看图识方位并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相应的动作。2、乐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与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图谱、音乐。活动过程:一、老师带幼儿随音乐进教室。二、引导幼儿学会看图并进展游戏。一师:小红和小兰也想和我们做游戏,大家来看看,他们在圈上玩的是什么样的游戏?出示图1师带着幼儿逐一观察图谱并做动作。请幼儿起立找到自己的朋友,跟着音乐玩一次。二游戏一:一样方向转圈。图21、师:1、我们来看看小红小兰带来了什么样的游戏。2、他们在玩什么样的游戏?怎么站的?他们的 方向呢?2、请幼儿

2、扮演小红小兰站在内圈、外圈上。3、跟着音乐前四句玩一玩重点是在走的时候要走到 下一个 点,防止有的小朋 友丢了朋友。4、出示图3、4、5、6交待玩法。5、请幼儿和着完好的音乐做游戏。三游戏二:剪刀、石头、布1、师:小红小兰想让游戏更好玩,来看看怎么玩的。出示图7贴在图6上2、在歌曲的那一局部玩的剪刀、石头、布?3、老师和幼儿玩剪刀、石头、布,问:输的怎么惩罚?打平手怎么办?4、请幼儿和着音乐玩游戏,在音乐最后一句提醒幼儿玩剪刀、石头、布的 游戏。四游戏三:相反方向转圈找朋友。1、师:小红小兰想让游戏更有趣,我们看看怎么玩?把图8贴在图2上2、师:有什么变化?谁变了?3、请幼儿和着音乐玩相反方向

3、转圈的游戏。三、延伸:变换走的动作游戏1、师: 谁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请幼儿模拟有趣的走法。2、请幼儿站在圈上和着音乐玩有趣的走的游戏。3、师:你们还有这么多有趣的走法,我们到外面去玩一玩好吗?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的: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那么,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音乐、手花活动过程:一、感受AB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1.完好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理解“木头人”的含义。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二、理解游戏规那么,探究游戏玩法。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

4、展“木头人”游戏。(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2.欣赏B段音乐,探究选“聪明人”。(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好游戏。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展游戏。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的:1.训练节奏感。2.训练听力。3.视谱图型谱、节奏谱的入门准备。4.器乐合奏的训练。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才能与合作才能。6.通过音

5、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才能及肢体的表现才能。教材分析p :这是安志顺于1982年编写的一首打击乐曲,取材于我国的西安鼓乐和陕西的民间打击乐。使用了六件打击乐器:小钹、水钹、圪塔钹、大锣、木鱼、云锣。这首乐曲是由散板和2/4拍节奏两种节拍类型构成的,其中散板有三处,即头、尾和中部,把2/4拍的节奏段分为两大段第一、三段,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图型谱。我们将第一段音乐编成一段简化的节奏谱,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更深体验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具准备:图型谱、节奏谱、打击乐器小钹等、录音机、音带教学建议:出示几个符号,这是几种动物的叫声有一群小鸟、猫、一群蜜蜂、狗讨论,并赏试用嗓音模

6、拟。体验符号怎样“记录”声音。理解符号和声音关系。我们要听一个关于鸭子的音乐,曲名叫鸭子拌嘴。听两段音乐,它们在描绘鸭子在干什么?与曲名相关的:吵嘴、走路。选择符号标示。把符号转换成动作,挂图型谱,看谱听音乐做一遍。根据实际,可在座位上,亦可下座位做,问有几次吵嘴?看第一段走路,有个符号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在活动中,当幼儿合作造桥时,配班老师代替主班老师,主班老师去做八仙中的“张果老”引导幼儿一边造桥,一边观看神仙做了那些动作,可以模拟最后到幼儿去检验桥。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准备】1、小放牛音乐剪辑版。2、八仙的图。【活动目的】1、熟悉音乐构造,随音乐做造桥的动作、桥的造型。2、通过两

7、人合作造桥,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创编造型。3、锻炼抑制才能,在别人逗弄推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尽力保持造型不动。【活动过程】1、难点前置:出示八仙的图片,问:他们是谁呀?幼儿答复。2、完好音乐尝试游戏3、合作造桥4、出现神仙参与游戏中,学习神仙的动作。老师当张果老倒走检验桥,边走边说:走走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看、停住不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刚刚是哪个神仙检验的桥?他做了什么动作?是张果老,倒走、看、推5、集体练习神仙的动作。6、邀请一名幼儿做神仙,体验游戏玩法。选出一名幼儿老师带着做神仙小鲁班们开场造桥吧!两个张果老检验桥请问神仙,小工匠们搭的桥结实吗?为什么呢?

8、7、更多幼儿被选出做神仙进展游戏,稳固游戏规那么。请你选出刚刚最巩固的桥和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三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当神仙检验桥。你想当哪位神仙呢?吕洞宾、铁拐李8、共同搭一座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小工匠我们一起搭一座最巩固的桥好吗?这么多小工匠怎么连成一座大桥呢?老师当张果老检验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的:1、欣赏乐曲西风的话,感受其优美抒情的旋律,进步对音乐欣赏活动的兴趣。2、按乐句摆放秋天的丰收果实,以增强乐句感。3、在“拾落叶”游戏中,与同伴友好交往,抒发音乐的优美意境。活动准备:1、组织幼儿秋游,丰富对秋季特征的认识。2、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布置一张丰收桌。3、每人准备一件

9、有关秋天的作品或实物。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手指游戏歌。二、欣赏乐曲西风的话。1、启发幼儿回忆秋游的情景,边听音乐边想象,好似看到了什么风光。2、老师与幼儿随音乐两拍一下地拍手,并讨论乐曲地性质。3、老师随乐曲画波浪线,帮助幼儿感受乐曲地四个乐句及抒情柔美的性质。4、幼儿举起右手食指,随音乐空指老师画的线条,体会音乐的性质与乐句特点。5、老师与幼儿边听音乐,边在每句音乐的最后一小节做一个身体动作,如拍手、排肩等。6、边听音乐,边在老师的暗示下,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按乐句把自己的作品或实物送往丰收桌,并在每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准确的放在桌子上。7、按乐句做动作。三、游戏拾落叶。重复游戏时,可交换角色进展。西风的话借“西风”之口,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季节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在引导幼儿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我把无形的音高转换成有形的线条,让幼儿切身感受到音符的存在。我根据音符的上下、旋律的走向,划出一条条上下明晰的旋律线,在此根底上,我又趁热打铁用拳头表示力度“强”,用手掌表示力度“弱”,这样在划旋律线的同时,参加了力度处理,解决了力度变化的难点,让幼儿用简单形象的线条,增强了对乐句的理解。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