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87222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家庭生活平安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活动过程: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3.交流: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烧水时;使用高压锅时;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

2、里的处理;单独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5、模拟练习: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方,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分组练习。6.总结: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第二单元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主题: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二、活动具体目标: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学校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学校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展整理和应用的能力。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1、分年级进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2、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筹划、参及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应给活动总负责人。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破年级和班的界限,学生跨年级和班级自由选择活动小组。 4、学校的校本课程评估小

4、组对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实施方案可行性进展评估。5、发动学生、教师积极参及活动,制作宣传海报。第二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根本的目标和思路。4、研究的主题由各年级定,先由年级确定总研究主题,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次研究主题。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各年级根据情况选择活动的方式(1).选择研究的主题。(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方案。像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性。(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展

5、调查。了解学校中的浪费现象对我们的危害,设计各种调查量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6).针对活动研究主题的浪费情况,设计各种实验,通过比照、分析、证明实验研究的成果。(7)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10)成果展示会: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展成果展示。六、活动评价:第三单元 好看的动画片第一课:我们喜欢的动画片活动目标:1、能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观看动画片的情况。2、能描述活动结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及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及同伴合作。3、

6、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活动过程:一、主题确定动画片伴随着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我们每位同学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但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动画片时不太注意姿势,看的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沉迷于动画片中以至于影响了学习。今天,我们就开展一次走进动画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了解一下大家观看动画片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二、制定方案1、讨论确定调查途径:交谈、采访、问卷调查等。2、确定调查对象:学生和家长3、学生分组:1学生调查小组2家长调查小组4、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1各小组抽几名小记者进展采访并作好记录。2各小组共同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并打印

7、出来。三、开展实践活动1、记者进展采访、记录。2、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3、对采访结果和调查问卷进展汇总,写出调查报告。四、交流汇报,成果展示一、导入主题1、播放动画片片段,让学生说出动画片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2、谈话导入主题二、现场调查1、现场采访2、小结调查结果三、汇报交流前期调查结果1、展播采访短片2、展示调查问卷3、汇报调查结果四、观看评谈动画片五、方法总结,积累活动经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五、活动小结六、课外延伸,生成新课题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探寻动画片的奥秘,或者为动画配配音,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等都可以。到时,我们看看谁的收获最多!第四单

8、元 生活中的标志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标志的作用及特点。1作用:引导、指示、识别。不能、应该2特点:简单、醒目、直观。一般来讲,绿色表示平安、环保等含义,红色表示紧急或制止含义3认识标志的根本分类从作用、颜色、代表含义2、初步尝试运用联想及概括的方法进展设计。隐性内容标志在为我们带来方便得的同时,也在标准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能用生活标志知道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及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美术及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点。2、难点:运用联想及概括的方法到达视觉传达的最正确效

9、果。课前准备: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图片等等。教学设计:一、场景导入1、同学们,这周末过得快乐吗?都去教师和大家一样,也特别喜欢放假到各处走走,请大家猜猜看,教师这天都去什么地方了!2、教师的钱包被好心人送到了失物招领处,真是帮了我大忙。同学们,你们也要这样做,拾到东西要要交到失物招领处或者警察叔叔的手里。潜移默化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二、新授:一提醒课题虽然教师没有告诉大家我去了哪些地方,但是同学们仍然猜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常常会见到这些能提醒我们、指示我们的图画,我们把这些图画称做标志。标志是一种视觉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二联系生活比照分类出示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辨识,简介标志

10、的分类。1、按作用分:1引导;2指示;3识别。2、按颜色分:1红色;2绿色;3其他。3、代表含义:1商标;2公共标识;3徽标标识。小结:生活多姿多彩,标志形形色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使生活更多了一抹亮色的色彩。大家不必局限于教师对它们的分类,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志的理解,对它们进展各种各样的分类。三比照分析图画和标志我们已然知道,标志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时刻指示、引导我们的生活,请大家看下面一组图:保护环境&游泳比照:1、图画及标志的区别,抽象出标志特点:简单、醒目、直观;2、不同的设计,有一样的符号。小结:标志其实就是从图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语言符号。四引发创作过渡

11、:标志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连我们的校园里也比比皆是。1、看图回忆:作为大红门一小人,你了解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存在标志吗?2、看图思考:我们的校园里那些地方缺少标志?3、引发创作:作为大红门一小的一名小主人,请你为学校缺少标志的地方设计一个你最喜欢的标志,使我们的校园萦绕在美丽的视觉语言所带来的和谐气氛中。4、提醒学生创作注意,加深学生对标志用途的理解,对知识点进展稳固。1标志的特点;2美感、有独创性。五提创作要求1、用绘画的方法为学校设计一个标志;2、抓住标志的特点;3、设计时注意颜色的运用。六学生创作1、巡视,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具体指导;2、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合作完成或

12、自己独立完成标志设计。七展示评价采取自评、组评和教师评的方式。评价导向:1、评价自己或组作品是否有美感、有独创性;2、小组创作的过程中的点滴体验。七小结标志是一种图形的传播符号,它以精炼的语言向人们表达一定的含义。标志不受不同种族、民族、语言文字的束缚,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新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对标志的理解会更深。请大家今回去以后,到你们生活的小区去找一找,有没有需要提示或提醒的地方,如果有,请你运用你今天学习的知识和创作标志的方法,也为自己的小区设计一些标志,把我们的所学所知效劳于社会,做社会的小主人。第五单元 巧巧手第一课时:玩纸一、活动主题:玩纸二、活动对象人数:三年级学生三、活动目标

13、: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折纸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这一传统工艺的思想感情。2、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在研究性学习的气氛中探讨折纸的民族风格,并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四、活动准备:教师:布置折纸作品展览。学生:查找收集折纸资料。五、活动过程:1、组织学生参观折纸作品,提出问题。一课时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一课时3、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四课时4、展示成果一课时5、活动评价一课时六、活动方式及方法: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1、布置折纸作品展览。2、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

14、品怎么样?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1、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2、学生谈一谈参观后的感想。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观折纸作品,学生可以边欣赏边思考,提出质疑,为研究性学习做准备。自主研究建议:1、记录同学提出的问题。2、请同学们帮助解决这些问题?3、自己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互相研究共同寻找规律。4、设计折纸作品。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称图形的折纸图案,共同寻找对称图形折纸规律。1、用自己查找的资料答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协作。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悟出折纸的规律。交流汇报大家认

15、真地研究了折纸的特点、用途等等。对折纸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建议:1、以小组为单位选1-2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1、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展示折纸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含义,及在创作中的发现。1、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时机,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分围中学会相互欣赏。简要小结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折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继续研究探讨。1、今天的收获是什么?2、分小组进展互评。3、继续查找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