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后记、案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87094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后记、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后记、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后记、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后记、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I u 在课堂上,我注意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如怎样的树上有只怎样的乌鸦?引导学生从颜色、感觉等来说。问学生它看到一个怎样的大人和怎样的小孩子做什么?一个学生说他看到一个可爱又微笑的小朋友在喂鱼,小鱼在欢快地嬉戏着。老师注意矫正他的说法 (可爱的小孩微笑着喂鱼)学生在练习说话的过程中语言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2、6j q x为了让学生记住三个声母的音及形,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思考,联想。如“j”,图上画着什么在看什么?(母鸡看蝴蝶)用四个字来说怎么说?(母鸡看蝶)怎样的母鸡j j j?用四个字来说。(看蝶母鸡j j j)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都能编顺口溜了。再次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观

2、察,说话,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开动脑筋,编出了精彩的顺口溜。别的字母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主动参与学习,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3、4 操场上自己觉得这节课,自己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很开心。我花了些时间准备课件,我发现充实、精彩的课件,为更好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是回过头再识字,这使学生们兴趣挺浓。本来这一课识字任务挺重、挺难。细细反思:也许与我当时引导识字方法有关。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字偏旁相同:打、拔、拍都是提手旁,我让孩子做这些动作,邀请几个学生上台来做动作,这样,学生们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下面看的同学也乐此不彼。通过叫学生思索:做这些动作与你身上哪儿有关?“手”学生异口同

3、声回答!学到跳、跑、踢。用相同的方法体会学生知道与脚有关,便是足字旁。利用相同偏旁识字,学生有识字的成就感,兴致自然浓。同时让学生都站起来边做这些动作边学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身心,学生活动起来了,只是也掌握了,还学会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4、10比尾巴第一课时是在家长开放日时上的课,课前,我在钻研了教材之后,把网上别人的教案都看了一遍,并且都保存下来了。看完之后,反而觉得无从着手,又把课本和教学用书钻研了一遍,又来看这些教案,把其中的一些精彩的环节专门复制出来作为一个文件来琢磨。关于教学设计,一直和组里的同事交流,最后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简单的框架结构,这么学生发展的空间更大些,老师也容易

4、删繁就简,更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接下来就是在网上寻找相关的课件资源,结合本课的内容选取需要的部分,并对各部分情况进行了预设。在课堂上,总体效果还是不错,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尤其是仿编儿歌时学生的表现特别出色。但在课堂上一学生用“最”造句时说“某人的牙齿最黑”时,引导学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那孩子写字漂亮,将来一定能成为书法家。有一个同学硬要唱反调,这里老师的引导不够。5、比一比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觉得课前的吃透教材非常重要。为此,我作了如下的思考:一、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合理的“舍” 比一比一课中的一类字“羊、小、牛、少”和部分二类字“猫、桃、苹、红、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基

5、础较差的学生也对其有一定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大可不必在认字上大做文章,完全可以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少学甚至是不学。 二、关注学生的地区差异,做到认真地“思”南方的孩子很少见到杏,为此教师利用图片让孩子易于理解。三、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做到适当的“添。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要有灵活处理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6、11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山村的孩子对北京及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陌生的,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美丽的北京和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

6、,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北京、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美丽的北京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之后,我问他们:“你们想去北京吗?为什么?”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发了,畅所欲言 ,再次激发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7、14 1、 教学课文采用了随课文识字,好处是跟集中识字相比,比较生动活泼,困惑是几个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2、 采用随课文识字,提的问题较多,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机会也较多。但在进行句式练习时,虽然提示孩子用学过的知识,类似“红的花,绿的草;很

7、红很红的花;红艳艳的花”等,但大部分只能说一句,能说3句的只有几个,说明孩子还需要多看书,语言表达太贫乏。3、 在识字时注意跟以前学过的字相联系,或者用认的字来说话,比较生动,学生收效比较大。4、 本学期学生晚上要做练习,虽然要求每天晚上都看课外书,但很难落实下去,在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鸭子不会沉下去?”全班只有一个孩子回答出因为鸭子的脚掌有蹼,说明孩子的课外知识急需补充,但怎么解决好读课外书跟应试的关系?需要好好解决。5、 第一次的表演因为老师课上作了较多的铺垫,比较成功;第二次是根据课堂现实即兴生成的。当时选了两个我想象中应该表演能力不错的孩子,表演小鹰的很害怕,总是有很多顾虑;鹰妈妈以至不知如何回答,这时老师就让下面的同学也来帮助鹰妈妈,学生情绪高涨起来,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恰恰是第二次的表演更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地理解和感悟文本,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进入课文的情境,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