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86864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达标试题物现代生物科技学习是劳动, 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xx 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生达标试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 30 分)1 .(2020?全国n)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 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 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解析 基因工程是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 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

2、合, 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 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所以B为基因工程,而A为动物细胞工程,C为诱变育种, D 无人为因素不属于基因工程。答案 B2 .(2020?浙江理综)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解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用于提取目的基因和切割载体,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不能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A项错 误;DNA连接酶可以

3、连接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目的基因和载体, B项正 确 ;受体细胞可以是受精卵和体细胞,也可以是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C项正确;目的基因为抗除草剂基因,所以未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不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 筛选时应该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细胞, D 项正确。答案 A3 .(2020?江苏生物)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beta;shy;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 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beta;shy;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B.胚胎干细胞技术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4、,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途径有: 导入正常的基因(基因治疗技术);提供和修复受损伤的神经元 (胚胎干细胞技术);降低beta;shy;淀粉样蛋白体的含量(单克隆抗体技术)。而胚胎移植是为了获得优良个体,不能用于治疗该病。答案 A4 .(2020?上海生物)图中a 表示基因工程, c 表示发酵工程, d 表示克隆技术,则e和b分别表示()。A.胚胎移植和细胞培养B.显微注射技术和细胞培养C细胞培养和花粉离体培养D.显微注射技术和花粉离体培养解析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克隆技术中都涉及细胞培养, 因而可确定e表示细胞培养也可以表示花粉离体培养。答案C5 .(2020?江苏生物)下 列 关于转基 因植 物

5、的叙述 , 正确 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 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到油菜的染色体后则可以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转抗虫基因的植物可杀死无抗性昆虫,对昆虫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所以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生殖隔离,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可以表达;来源于自然界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后, 可能破坏原有的基因结构, 具有不确定性,外源基因也可能通过花粉传播,使其他植物成为超级植物等,所以转基因技术存在着安全性问题。答案 A6 .(2020?上海综合)运用转基因技术培养的单细胞工程硅藻,可把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脂质形式储存起来。 科学家计划在海水中大量培养工程硅藻,捕捞后从中提炼生物柴油。与矿物柴油相比,使用这种生物柴油的优点是()。可再生不显著增加碳排放不排放含硫废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A.B.C.D解析 转基因生物柴油来自工程硅藻, 其成分是脂质, 与矿物柴油比较优点是:可再生,不显著增加碳排放,不会排放含硫废气,减少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是否造成负面影响还不确定。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