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866940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肥硕(shu)贮蓄(zh)须臾(y)脸颊(ji)B.蜷曲(jun)感慨(ki)匿笑(n)菜畦(q)C.发髻(j)军阀(f)干涸(h)分歧(zh)D.鼎沸(dn)应和(h)攲斜(q)偌大(ru)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4分)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gng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2分)gng上()菡萏()(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错别字:改正:错别字:改正: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D.你别装模作样,煞有介事似的,好像你真是稀里糊涂地犯了错误。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约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B.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

3、导,防止不被用歪了。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D.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5.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C.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D.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活中种种苦涩,;历程中多少挫折,;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

4、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本身获得智慧。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7.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天的怀念以议论为主,文中写母亲两次提议去北海公园看花都是为了让“我”从菊花傲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顽强地活下去。B.新学期我们学了不少散文名篇,散步秋天的怀念都是叙事散文,都有对生活生命的思考;春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散文,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C.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以新

5、代旧”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D.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有讲学习方法的,有讲学习态度的,还有讲道德修养的。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黯淡、凄楚的环境气氛的诗句是“”。(4)现实生活中,表明自己周围随时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常引用论语中的话:“,。”9.综合性学习。(7分)学校开展以“我爱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1)校学生会调查全校同学课余运动情况,下面是两幅相关调查数据的统

6、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课余活动情况每天课余运动时间(2)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小胡说:“运动太累人,又浪费时间,还不如在教室里多做几道题呢。”针对他的话,请你以同学的身份进行劝说,注意语言得体。(2分)(3)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运动心得”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写一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同学一:我爱踢球,如穿针引线般的传球,让我享受到默契配合的快乐。同学二:我爱跑步,用汗水征服跑道,用毅力战胜自我,用脚步丈量人生。二、古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11题。(

7、4分)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宋姜夔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注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10.诗的第二句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11.第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0分)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女还:你回去吧。女,通“汝”

8、,你。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子随之而泣泣:哭。B.顾反为女杀彘反:通“返”,返回。C.适市来适:合适。D.待父母而学者也待:依赖。13.下列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其子随之而泣C.听父母之教D.妻止之曰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特与婴儿戏耳。(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15.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8题。(9分)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9、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16.选文的第一句话“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17.选文中加点部分把景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了人的感情,这样

10、写有什么好处?(3分)18.“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句话中的“就是”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2题。(14分)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汤小小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

11、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我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

12、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只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同样的情景,我在一家医院也遇到过。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

13、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抑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

14、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或许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有删改)19.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3分)20.请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3分)儿子一只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21.选文中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4分)22.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26题。(15分)丑合欢傅菲一米之上有大瘤,鼓鼓的,像歪脸脖子上的瓤瘤;两米之上有黑黑的刀口,密密麻麻,刀痕叠着刀痕;三米之上,是两个大分杈,伸出粗壮的枝。整个树身斜歪,歪得扭曲,像个大麻花。冬天,树光着身,细细长长的杈枝停了许多鹧鸪,叶子一片也没有。积雪压在枝上,薄薄的,透明。我对食堂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