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86603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财政对农资补贴增减调查报告经国务院同意,近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日前,记者就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有关问题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农资涨价影响农民收益问: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农资综合补贴是我国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化肥、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的上涨情况,在综合考虑当年粮价变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合理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实行动态调整,补贴规模只增不减,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问:为什么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2、?答:近年来一些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种粮成本有所上升,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补贴长效机制,以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健全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一是有利于稳定种粮农民的补贴预期,以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有利于财政部门科学、合理安排补贴预算;三是有利于加强补贴资金的管理;四是有利于促进补贴政策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补贴规模不会减少问: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如何确保补贴规模只增不减?答:为确保农民种粮收益,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遵循了“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基本原则。价补统筹,即统筹运用国家财政补贴与调控粮价两方

3、面措施弥补因农资涨价而引起的农民种粮增支。当农资价格上涨时,如果粮价涨幅不大,弥补农资增支则以财政增加补贴为主,适当考虑粮价增收因素;如果粮价涨幅较大,农资增支原则上主要靠粮价增收消化,适当增加财政补贴。动态调整,即中央财政安排补贴增量资金与农资涨价引起的种粮增支联动,补贴额度动态调整。如果当年农资价格水平较基期上涨较大,导致农民种粮增支较多,中央财政相应多安排增量补贴资金;当年农资价格水平较基期没有上涨或略涨,农民种粮不增支或少量增支,中央财政不安排或少安排增量补贴资金。只增不减,即中央财政上年已安排的补贴规模在当年不减少。上年补贴规模自动作为次年的存量补贴,由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从具体操作上

4、讲,即以xx年亩均化肥、柴油支出水平为初始基期水平(以后年份高于初始基期水平的,则以该年作为新的基期年)。综合考虑当年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化以及国家财力情况,确定次年农资综合补贴规模。与基期相比,当年化肥、柴油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粮增支较多时,则在上年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当年农资价格不涨或下降时,原则上保持基期补贴存量不变,如果连续三年粮食亩均化肥、柴油支出不高于基期水平,可以统筹当年财力情况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春耕前补贴兑付到户问:中央财政如何确定年度补贴规模?如何分配和拨付补贴资金?答: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中央财政将根据当年农资实际涨价情况,统筹粮价上涨因素后

5、,合理安排补贴规模,在次年年初分配、拨付到省。具体来说,第一步,测算当年因农资涨价引起的增支总额。主要依据国务院价格、农业主管部门统计的全国亩均化肥、柴油增支额、当年粮食播种面积等因素来测算。第二步,确定当年补贴规模。按照补贴“只增不减”的原则,基期补贴存量如数安排。同时,财政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当年农资增支总额,粮价上涨因素和财政承受能力,提出新增补贴额,报国务院批准后确定当年补贴增量。基期存量与当年补贴增量之和为补贴总规模。第三步,分配补贴资金。存量补贴资金按基期分配基数不变。增量资金分配,原则上主要考虑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等因素,并适当考虑地区农资价格差异。补贴资

6、金分配向粮食主产省倾斜。第四步,拨付补贴资金。每年年底确定补贴规模和资金分配方案后,在次年初将资金拨付到地方,要求各地在春耕前将补贴兑付到农户。问: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为什么要选择化肥、柴油两大类农资作为测算种粮农资增支、安排补贴规模的依据?答:种粮农资按大类划分,主要包括化肥、柴油、种子、农机、农药、农膜等。选择化肥、柴油两大类农资品种作为测算种粮农资增支、安排补贴规模的依据,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化肥、柴油增支占农资增支的大头,一般占70%多,对种粮农民收支影响大,且全国种粮农民普遍使用,易监测、好算账;二是农药、农膜支出占种粮农资成本的比例小,对农民种粮影响不大,而且品种多、差价

7、大,价格、用量等均难以监测核实;三是国家已安排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专项补贴,种子和农机不宜再重复补贴。第二篇:财政补贴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镇人民政府:*村是*镇下属行政村,位于*镇西部,北部紧临黄河,全村总人口1797人,552户,人均收入9159元,人均耕地12亩/人。辖村总面积363.68公顷,其中耕地144.6公顷,林地26.18(本站向您推荐wWw.hAoWORd.cOm)公顷,荒草地108.36公顷,村镇及工矿用地55.5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2公顷,其他土地17.03公顷。为了更好的开发建设我村境内的*景区,及*河滩地。经过认真规划,迫切需要在我村*河滩*码头至万亩鱼塘处,修建

8、一条道路,主要为服务区域内旅游业、农业及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下面就此项目和所需资金的情况,向镇政府报告:1、项目区概况;项目所在区域道路一直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尤其在雨后,更为泥泞不堪、寸步难行,非常影响景区发展。为彻底改善此种情况,全面提升景区形象,提高服务效率,所修建的道路全长3公里、路面宽7米,并在路旁挖深宽各0.5米的边沟。2、项目建设内容;、开路;修路设计宽度7米,全长3公里,在铺设作业前应清除用地范围内的鱼塘、树木、临时建筑等;、路面铺设20公分厚三七灰土,并压实;、铺设钢渣;用15公分厚的钢渣铺设在三七灰土上,并压实;、边沟;道路建成后,需在道路两边挖深宽各50公分的边沟。3

9、、项目资金;、道路建设所需资金概算82.45万元;、我村自筹资金20.45万元;、需申请补助62.00万元。以上就是此项目的相关情况,为加速景区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形象及服务效率,更为加大加快开发力度。恳请镇政府考虑我村实际情况,对我们所申请的资助资金给予大力支持,不胜感激!特此报告*镇*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4月1日第三篇:增减报告7增减报告会计部门应于次月15 日前就土地、房屋及建筑物、运输设备、机械设备、机电性什项设备等项目编制“固定资产增长表”一式三联送管理部门核对,并填列异常或更正内容后,第一联由管理部门留存,第二联送返会计部门自存,第三联送使用部门留存,采用电脑处理报表代

10、替之。8固定资产的盘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会计部门每年盘点一次(不含工具、仪表、事务性什项设备)。另应于每季就固定资产的项目中,根据登记卡册,每一类别至少抽点十项,盘点后应填造“盘存单”一式三份,注明盈亏原因,一份自存,二份呈报核决后,一份送会计部门,一份送总管理处总经理室备查。管理部门对于盘盈或盘亏,除应专案叙明原因呈核外,并应依增置或减损的规定办理手续。11固定资产的增置手续土地、房屋及建筑物、运输设备、机械设备、机电性什项设备等固定资产于增置验收后,使用部门(土地、房屋及建筑物由总务部门)应即填写“固定资产增加单”一式三联,经管理部门签章后,送会计部门填注购置金额、耐用年限、月折旧额,

11、第一联送管理部门转记入“固定资产登记卡”,第二联由会计部门存转记人“固定资产登记卡”,第三联送使用部门留存。会计部门应每月与管理部门核对“固定资产登记卡”的记载事项。第十八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总帐科目下,按照固定资产类别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原价。单位物资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照每项固定资产的类别、使用部门进行明细核算。固定资产登记簿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开设帐页,每个帐页内按使用单位设专栏,每月按固定资产增减的日期序时登记,反映各类、各部门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变动情况

12、。单位应当为每一个固定资产项目设置一张固定资产卡片,载明该固定资产的编号、类别、品名、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性能、用途、使用单位、保管责任人、开始使用日期、原价、预计使用年限、折旧率、维护和更新改造记录等。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两份,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保管,领用时将其中一张交由使用部门管理,交回固定资产的同时将卡片交回。第二十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领用管理制度。领用固定资产要完善各项领用手续。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保养和维修工作,做到维护保养与定期检测检修相结合。对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单位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或专人使用)外,应当制定操作规程

13、、维护保养、交接手续以及使用情况登记制度。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负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身安全。同时实行专管共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要建立设备使用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反馈设备状况、使用情况,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考评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赔偿制度。由于责任事故、贪污盗窃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处理。对直接责任者应当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有条件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参加社会保险。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盘点核对,或采取分期分批清查核对的办法,由财产物资管理部

14、门组织,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参加,共同清理核对。如发现盈亏、损毁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调整帐、卡记录,保证帐、卡、物相符。第二十四条 对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在不影响单位正常业务开展和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使用。包括出租、出借、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等。事业单位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必须严格按照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发的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89号)中的有关规定执行。报总局审批后,办理资产评估、立项、确认等相关手续。第四篇:丹阳农资市场调查报告丹阳农资市场调查报告丹阳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是

15、沪宁线上粮食产量较大的地区。目前全市已形成铁路有(京沪铁路)、公路有(沪蓉高速、312国道)、水路有(京杭大运河)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跨越发展中的丹阳各镇农业人口达60万,耕地面积达到800257亩、播种面积达1282020亩、园林地68580亩总计:868837亩。农业生产总值:29.40亿元(农、林、牧、渔)纯农业收入:16.4亿元。经过对丹阳市12镇(原29镇)的深入调研,销售网点的分布及销售人员结构和各项销量的调查情况如下:一、大部分销售人员结构为原供销系统农资人员,市农业局农服公司人员和各乡镇农技站人员,包括各村点的流动销售人员。二、现有网点的辐射范围为本市与邻近的市。有:金坛、句容、武进、扬中等地区。三、现有镇江农林局组建“丹阳农资放心店”在各集镇中心等28家农资经销店。其中供销社网点12家;农服公司网点10家,其他网点6家;农资公司配送公司1家;省农资公司直销店1家(销售工业用尿素为主)。四、农资年销量:化肥7万吨(1800/吨);农药1200吨(4000元/吨);氮肥:4000吨、磷:3500吨、 钾:2800吨、复合肥2500吨。丹阳农业局自配肥3000吨左右。年销售总额:化肥1.3亿元;农药4.8千万元。毛利润率:化肥13%即1690万元;农药20%即960万元(不含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