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86583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6个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看一看、做一做)、后教(议一议)、当堂训练(练一练)。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后三个环节(即“四个一”)为主要环节。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生学,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看一看,做一做),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议一议),最后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但是年级不同,也有所变动。小学一年级,可省去“教学目标”、“自学指导”,也可把“四个一”改为2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也可搞3次“四个一”,不管搞几次“四个一”,都

2、是先让学生学,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不过,应用时要注意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的学情教育衔接,一年级数学教师要了解儿童入学前是否认识10个阿拉伯数字,是否会10以内的加减法等,这样使教学能从实际出发,富有实效。同时,引导学生在数学课上识字,增强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课型不同,也应有所改动。现举例介绍如下。(一)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例题型课上的学习内容是例题,教学环节为如下6步:1、板书课题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

3、。小学一年级一般教师边读边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唱笔画,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怎样效果好,就用什么方式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低年级一般以教师口述为宜。操作要领:(1)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2)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3)学习目标要准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既不降低,该

4、“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程度上;也不拔高,该“知道”、“了解”的,不能要求“运用”。(4)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鼓励性,比如“比谁 能”。(5)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学生看不清楚。(6)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标,教师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3、自学指导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容易看明白。小学一年级 一般以口述为主。自学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4个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操作要领:(1)自学内容

5、。一般教材中有不少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装看新知部分,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例如,学习简单的小数乘法时,引导学生重点看例题中的列竖式、乘的部分,对加减的部分可略看,因为加减的方法已学过。(2)要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思考题不宜过多,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3)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4)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6分钟左右

6、),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5)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装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出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用权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地思维。(6)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手、敲桌子、敲黑板),语言要简洁(切不可随便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抑扬顿挫,能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4、看一看(看书:例题、图)出示自学指导后,进入“看一看”这个

7、环节。按照自学指导,学生认真看例题(代替老师讲例题、传授知识),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思考如何运用,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操作要领: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耐黑板上抄题(例如,抄下一个环节要用的检测题),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辅导学生。教师对认真自学的学生流露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但不宜讲话过多,切切不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5、做一做(检测:运用概念。逐步解决问题)学生看书一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板演练习的形式(一般不搞两次

8、板演,不采用提问的形式),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的总是就是下一个环节“后教”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操作要领:(1)学生看书一结束,教师讲好过渡语,并且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定学生板演的位置或准备好小黑板,供学生板演。(2)教师先公布检测题,让学生在座位上练习,再指23名后进生板演(板演的学生不宜1人,人太少会影响效果;也不宜过多,过多“后教”时麻烦、耗时多),叫后进生是因为后进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能够发现问题,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如果让优生板演,不能发现问题,也就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上好课。(3)板

9、演的内容是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对例题的理解情况,检测题做对了,就说明学生对例题理解了,如检测题哪一步错了,就说明对哪一点不理解。(4) 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要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5)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独立思考、紧张练习。6、议一议(后教)学生读书、检测例题后,就进入“议一议”的环节。“议一议”不是指教师讲,而是“兵教

10、兵”,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议一议”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议一议”一般分为两个环节:(1)更正。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如学生更正错了,鼓励其他同学更正,如果再出错,继续让学生更正,尽可心让较多的学生装一次又一次地更正。教师不要轻易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2)讨论。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目光要巡视每个学生装,不要盯住课本,或只看少数

11、学生),就先提出讨论题,让全体同学思考,个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某某组学生),现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装中选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齐声回答(因为齐答使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学生畅所欲言,说个够(发言面力争100%)。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用权学生讨论流于形式。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非重点的那几步应一掠而过,如没有问题,可以不讨论。绝对不能搞“满堂问”。讨论的顺序。不能一题一题地讨论(即一题讨论完了再讨论另一题,因为这样,必然讨论一

12、题与讨论另一题重复、无条理,不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应该同时看几位学生做的同一道题的第一步(并把座位上学生的有关这一步的错误并入一起讨论)问:“知道这一步对的请举手”、“说说为什么”。大家归纳,教师板书(板书要点,字体工整,不宜太小);同时再看几位学生做的同一道题的第二步,讨论:“这一步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归纳,教师板书这样,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学生讨论哪一点,说对了老师板书这个要点,再讨论另一点,教师再板书另一要点。切不可等学生讨论完了,教师再边讲边板书,这样重复、费时,理论与实际脱离,影响学习效

13、果。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学生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坚决不讲;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经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坚决不教;切不可学生讲一句,教师跟着重复一句,学生讲一遍,教师重复一遍。对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不讲(待课外个别辅导)。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驾驭好课堂。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确保学生

14、用好三角板、圆规,画图准确,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教师要用好教棒(不可用三角板代替教棒),千方百计让学生紧张地思维,解决疑难问题。7、“练一练”“议一议”结束,即进入“练一练”,即“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三:一是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二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三是便于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实际,课外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辅导。操作要领:(1)课堂作业的时间少于15分钟,必须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交作业本。(2)“当堂训练”可分两种:背诵知识点和书面练习,也可只搞书面练习。(3)课堂作业主要是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

15、,要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4)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巡视,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装像考试那样独立按时完成作业。(5)教师不得辅导学生(如有错误,待课外辅导)。如少数学生装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让他完成别的学习任务。以上6个环节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教师在各个环节之间,还要讲两句鼓动性的过渡语,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紧张学习,当堂达标。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程序可以灵活变动,例如,教学内容较简单的可

16、采用“一次四个一”的模式;对于内容较复杂的可采用“二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二)在“概念+例题型”课上的应用此类课型中的学习内容,分两部分:前部分是概念,后部分分明例题。这类课的操作方法与例题型基本一样,仅增加看书的内容,即增加了概念部分。教学环节概述如下:1、板书课题(略)2、揭示目标3、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投影内容要包含四点,要让学生看了后能明确自学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指导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理解边熟悉定义、法则、公式等概念,看例题时,注意是怎样运用定义、法则、公式的。学生看自学指导。4、看一看(学生看概念、看例题)(约4分钟)5、做一做(检测)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练习(检测题是与例题类似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