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86570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1. 供试微生物革兰氏阳性细菌3种: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 11562)、金黄色葡萄球菌 (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溶血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ATCC 29970)。革兰氏阴性细菌5种: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TCC 11158)、大肠杆 菌( Escherchia coliATCC 29425)、黄瓜角斑病菌( Pseudomonas lachrymans ATCC 11921)、 沙门氏寒菌( Salm

2、oneua typhimurium ATCC 14028);番茄疮痂病菌( Xanthomonas vesicatoria ATCC 11633)。供试真菌2种: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strain P13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10321)。2. 生长培养基2.1 LB琼脂培养基(Luria-Bertani agar medium)用于单体化合物抗细菌活性测定,配方为: 氯化钠5g,蛋白胨10g,酵母浸膏5g,琼脂20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 mL,其中LB液 体培养基不加琼脂。2.2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otato de

3、xtrose broth, PDB)用于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定。配 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 mL。2.3燕麦西红柿培养基(Oat-tomato agar medium, OTA )用于稻瘟菌培养和产抱。配方为: 燕麦30g,西红丝汁150mL,琼脂20g,加水定容至1000 mL。3多孔板-MTT显色法(主要用于供试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活性测定)3.1 MTT 反应原理MTT,又名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采用MTT 比色分析法可间接反映细胞的

4、增殖和活力水平。基本原理是活细胞体内的线粒体脱氢 酶能够将淡黄色的MTT还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Formazane,该化合物可溶于酸性异丙醇、 二甲基亚砜(DMSO)等有机溶剂中,通过多孔板分光光度计依颜色深浅可测定出各吸光值。 生成Formazane的量与反应的活细胞数量成正比,而死亡的细胞不能将MTT转化以至没有 颜色变化或颜色变化较小,因此吸光值的大小可以反映活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程度,间接反映 化合物对供试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边兴艳等, 1998)。3.2 MTT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MTT黄色粉末250mg,加入50 mL pH 7.2、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超声振 荡混匀后,放置在

5、4C冰箱待用。3.3 测试样品母液的配制分别称取4 mg化合物溶于1.0 mL DMSO或无水乙醇或丙酮(30%=300+700)中,配成 4mg/mL的母液,然后用30%DMSO或30%乙醇或30%丙酮将化合物稀释,浓度范围在31. 25 卩g/mL 到 4000 卩g/mL 不等(初始浓度:4000, 2000, 1500, 1000, 500, 250, 125, 62.5, 31. 25 ug/mL),(终浓度:400, 200, 150, 100, 50, 25, 12.5, 6.25, 3.125 ug/mL)。用于细菌活性测定的阳性对照为硫酸链霉素,配方如下:称取2 mg硫酸链霉

6、素溶于1.0 mL 乙醇(30%=300+700)中,配成 2mg/mL 的母液,然后用 30乙醇稀释,浓度范围在 15.625卩g/mL 到 2000卩g/mL 不等。初始浓度:(2000, 1000, 500, 250, 125, 62.5, 31.25, 15.625 ug/mL),(终浓度:200, 100, 50, 25, 12.5, 6.25, 3.125, 1.5625 ug/mL)。用于白色念珠菌活性测定的阳性对照为两性霉素,配方如下:称取10 mg两性霉素溶于 1.0mL DMSO (30%=300+700 卩L)中,配成 10 mg/mL 的母液,然后用 30% DMSO

7、稀释, 浓度范围在 15.625卩g/mL 到 2000卩g/mL 等。初始浓度:(2000, 1000, 500, 250, 125, 62.5, 31.25, 15.625 ug/mL),(终浓度:200, 100, 50, 25, 12.5, 6.25, 3.125, 1.5625 ug/mL)。3.4 菌液制备将供试细菌接种到LB琼脂培养基上,28C培养24 h进行活化。然后将细菌接种到25 mL LB液体培养基中,28C摇培,转速为150-180 rpm,培养912 h。当澄清的LB培养基 变混浊时,表明细菌增值明显,生长旺盛,然后将菌液转接到新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稀 释,菌液浓度

8、调至为106 cfu/mL (OD620=1.0)。白色念珠菌的菌液制备与细菌的制备大致相同,只是将LB培养基换成PDB培养基。3.5 单体化合物对供试菌 MIC 值测定往洁净无菌的96孔培养板中加入浓度为106 cfu / mL的供试菌液90 yL,然后加入不同 浓度梯度的测试样品母液10 yL,阳性对照为不同浓度的硫酸链霉素10 yL (当供试菌为白 色念珠菌时,阳性对照为两性霉素10 yL)。同时设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30%乙醇或30% DMSO或30%丙酮),每个处理4个重复。化合物在菌液中的浓度均为母液浓度的十分之一。 将96孔板于28 C下在TS-8转移脱色摇床上振荡(15 rpm

9、),黑暗条件下培养24 h,然后 向每孔中加入5mg/mL MTT溶液10 yL,共培养4 h后,在1500 g下离心20 min,去上清, 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 yL,再振荡30 min充分溶解Formazane。通过肉眼观察,多孔板中无蓝色物质生成的药剂浓度即为MIC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value) 值。3.6 单体化合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中浓度测定采用多孔板-MTT-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合物对供试菌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用移液枪 吸取步骤(3.5)中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显色菌液100 yL,相应转移至另一干净的96孔板中, 利用

10、多孔板分光光度计在 510nm 下测定光吸收值,按下式计算供化合物对供试菌的抑制率 ( %):抑制率=无药对照孔OD沁m-药液孔OD沁m x100%510nm无药对照孔 OD试验结果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在分析中,供试样品浓度取对数(X), 抑制率换算成生物统计机率值(Y),求得抑制活性回归方程(Y = aX + b),从而可以求得 抑制中浓度ic50。3.7 单体化合物对供试菌的 MBC 值测定为进一步验证MIC值的准确性,在已确定MIC值的浓度梯度下,将化合物的浓度梯度 再调节成如下三个浓度梯度:10MIC+0.5mg/mL, 10MIC+lmg/mL, 10

11、MIC+1.5mg/mL。然 后参照步骤(3.5)在多孔板中培养供试菌,每个浓度梯度设5 个重复,其中两个重复加入 MTT溶液验证其是否显色,剩下的三个重复菌液转接到LB固体培养基上,并用灭菌棉签 涂抹均匀(白色念珠菌转接到PDA培养基上),培养24h后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没有菌落 生成的浓度梯度即为 MBC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value)值。4 稻瘟菌孢子萌发抑制法4.1 培养基的配制制备燕麦西红柿培养基。4.2 稻瘟菌产孢4.2.1 稻瘟菌活化将长期保存在-20C下的稻瘟菌菌株,用灭菌的接种针挑取少量菌丝,接种到OTA培 养基平板上,用封口

12、膜封好,25C下黑暗培养7天。4.2.2 稻瘟菌继代培养将西红柿燕麦培养基倒入培养皿(=60 mm)中,每皿约20mL,制备成较厚的OTA 培养基平板。在已活化好的稻瘟菌菌落中央用移液枪滴加无菌水1mL,再用灭菌棉签轻轻 擦洗菌落表面。待无菌水变浑浊后,用移液枪吸取100 gL滴加到倒好的OTA培养基平板表 面,然后用玻璃涂棒将其涂摸均匀。待培养基表面干燥后,盖上皿盖,用封口膜封好,倒置 25 C 下培养 48h。4.2.3 机械刺激诱导产孢将继代培养后的稻瘟菌菌落表面滴加无菌水约3mL,用灭菌棉签轻轻擦洗菌丝,将菌丝 机械擦断,待灰色菌落变为黑色后,将表面无菌水吸去,晾干水分,用灭菌的纱布将

13、皿口封 住,置于干燥有光的条件下培养24 h,再转移室外培养2448h至即可得到稻瘟菌抱子。4.3 配制孢子悬浮液在已产抱的稻瘟菌平板上滴加无菌水3mL,用灭菌棉签擦洗菌落表面,洗下抱子并用 纱布过滤,将抱子洗液装到1.5 mL的离心管中,离心3次(离心力8000 g,每次离心15 min)。 然后将抱子液稀释,在血球记数板上滴加抱子液,调节抱子悬浮液浓度至2x106个/mL。4.4 配制抗菌活性物质溶液称取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各 4 mg 到 Eppendorf 管中,根据样品溶解性分别用乙醇或 DMSO溶解,配成4000卩g/mL母液,然后稀释成含10%乙醇或10%丙酮的不同浓度梯度的 母

14、液,浓度范围在2504000 卩g/mL。初始浓度:800,400,300,200,100,50,25,12.5, 6.25, 3.125卩g/mL。终浓度:400, 200, 150, 100, 50, 25, 12.5, 6.25, 3.125, 1.5625卩g/mL。稻瘟菌抱子萌发实验阳性对照为多菌灵,称取多菌灵1.0 mg到Eppendorf管中,向其 中加入无水乙醇溶液1.0 mL,振荡溶解,得到1000卩g/mL的多菌灵母液。然后用10%乙醇 溶液将多菌灵母液稀释为初始浓度:200, 100, 50, 25, 12.5, 6.25, 3.125, 1.5625卩g/mL 用作活性

15、测定。终浓度:100,50, 25, 12.5, 6.25, 3.125, 1.5625, 0.78125 卩g/mL。4.5 活性测定准备洁净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两层吸水纸和凹玻片,进行灭菌。灭菌后,往每皿 中加无菌水3 mL进行保湿。然后在每个凹孔加入25卩L配制好的稻瘟菌抱子悬浮液(2x106 个/mL)和系列浓度梯度的化合物溶液25卩L,用移液枪吸吐几遍,混合均匀。同时设空白 对照和溶剂对照(5% 乙醇或丙酮),每个处理3个重复。将凹玻片放在保湿的培养皿中, 室温下光照培养8 h后观察抱子萌发情况。在显微镜10x10 (目镜x物镜)倍下观测每一凹 玻片上的孢子萌发情况,选择3个不同的视野,每个视野中约100个孢子,用计数器记下萌 发和未萌发的孢子数,然后计算孢子萌发率(%)。孢子萌发抑制率=4.6 数据处理和半抑制浓度的计算溶剂对照萌发率-处理萌发率溶剂对照萌发率x100%试验结果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在分析中,供试样品浓度取对数(X),抑制率换算成生物统计机率值(Y),求得抑制活性回归方程(Y = aX + b),从而可以求得 半抑制浓度IC50。实验设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5%乙醇,v/v),每个处理3个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