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86383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项链教学案例(原创) 嘉鱼一中语文组 刘建军一、 案例的背景和主题 作为市级示范中学,我校(嘉鱼一中)近年来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我参与了2011年的“教研活动月展示周”活动,上了莫泊桑项链这篇课文,全校42位语文教师旁听了这次公开课,这是一次引发我很多思考的公开课。项链是莫泊桑的短篇精品,小说以精巧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出色的心理描写塑造出富有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玛蒂尔德。小说鉴赏的对象一般包括:人物、环境、情节、主题、语言等几个方面。结合本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2、引导学生自主

2、分析主人公形象,并加以赏析点评。3、探讨小说的主题。4、探讨小说的艺术魅力(艺术特色)。5、结合文本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中第2点为教学重点,第3、4点为教学难点。的教学安排为2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布置预习,弄清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第2课时为公开课。 二、案例过程 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读名著如入名山,谁也不会空手而返的。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项链,一起来感受名著的魅力。2、 莫泊桑及其作品简介。(二)、梳理、分析、归纳1、 这里有反映小说主要情节的四幅图(多媒体展示),请四位同学分别用一句话简要地概括它的内容。明确:借项链(跟谁?

3、目的?) 丢项链 (对着镜子一声尖叫) 赔项链 (拖地板,挣钱) 假项链(得知真相,只值五百法郎)可见整个情节围绕“项链”展开的。2、 经过这样一番周折之后,我们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她的外貌和性格是否发生了变化?在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说明。(浏览文本2分钟)明确:外貌:开始很年轻,很漂亮。(具体语句) 后来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具体语句)。 性格:没变虚荣没变。(还清债务后的得意;仍然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回想当年那个舞会。) 变化安于贫困。敢于直面(敢去见佛来思节夫人)(三)、讨论、鉴赏、探究1、 你更喜欢以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十年之后的玛蒂尔德? 你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课

4、堂讨论3分钟) 参考:以前虚荣、诚信、美丽、善良、坚强 十年之后勤劳、朴实、安于平凡一方面她可怜可悲,另一方面却又可歌可泣,哪一个玛蒂尔德更真实呢?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玛蒂尔德。名著的魅力就在于此。2、 主题探究:结合小说的情节和语言,探究小说项链的主题。(阅读讨论5分钟)参考:是关于一篇虚荣者悲剧的小说。 是一首人性美的赞歌。 是关于人的命运、欲望的小说。 是关于女性的小说。小说的多主题。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一篇好的小说正如断臂的维纳斯,为我们提供了多重可能性,这正是

5、名著的魅力所在。(四)、鉴赏、写作训练 1、课堂写作训练:给作文我为叫好列一份写作提纲。参考:人物典型(圆形人物) 主题深刻(多主题) 构思精巧(伏笔、照应、突转、留白) 语言精练(个性化;细节、心理刻画)2、课外写作训练:发挥想象,你认为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表情、心理以及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为项链补写一个结局。(600字左右)三、案例分析 这堂课上得还比较顺利,一切都是按原来的估计进行的。由于课文本身是小说,故事性强,名著特色很突出。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氛围相对较好。课后,不少同事也讲了很多溢美之言。但我觉得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许多地方都处理得不够好,不够到位。静下心来之后,我作了如下的分析:感觉值

6、得肯定的地主有:1、紧抓住小说情节、人物、主题等要素进行鉴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鉴赏、探究、写作能力。由易而难,由浅入深。2、问题设计能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抓住学生兴趣点,兴奋点,激发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3、在教学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比如:要辩证地看问题(人性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一篇小说的主题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如何面对苦难?怎样看待虚荣? 主要存在的问题:1、课堂内容设计稍多,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欣赏、讨论、探究。2、分析、归纳、鉴赏、探究、写作能力训练,力求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不够。3、读得不够。比如分角色朗读;细节赏读等。4、要矫正学生的错误

7、观点,但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看法。四、案例反思 反思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关键。公开课教师都会花较多时间、精力备课,课堂效果也相对较好。而平时很多教师却是疏于备课,教案能抄就抄,能搬就搬,能将就决不多花心思,课堂效率可想而知。所以要提高教学效率,根本与关键就是“课堂四十分钟,课前三天半功”。好的课堂应该是精心准备的,精心设计的,反复打磨的。 反思二: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留给学生。“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程序化”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对象,是最应该批判的,是学生最为痛恨的。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启发式的,合作讨论式的,探究型的。教师应

8、是课堂的导演,而不要充当主角。主角是学生。 反思三:作为母语教学,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效率高低处决于以下几个要素:一是教师对学情掌握了解的程度。二是预案的精心设计程度。三是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探究的激情;四是学生能否感知到教师对其的关注和期望值。课堂上教师的肢体语言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发。 反思四:很多教师都曾抨击过公开课,认为大凡公开课都形式主义严重,作秀成分多。但我认为相较于内容来说,形式有时也很重要,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上好公开课是教师自我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精心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以及上公开课的经验和心得对于一个教师一生来说,都是难得和难忘的。所以我倡议,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该多听公开课,因为每一堂公开课都是是一位教师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更要多上公开课,因为公开课能让你百炼成钢,迅速提高和成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