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8636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5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5 篇教育不是说教,教育是示范。老师做了,才有说服力,我让学生做笔记,首先把我的笔记给学生看,给学生以震撼,这个时候教育才有效果。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5 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1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 10 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 ; 并认识“足字旁”。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4、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

2、练习。教学重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 10 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 ; 并认识“足字旁”。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2、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邀请了一对好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你们看,它们是谁?( 出示媒体:小白兔和小灰兔手拉手走过来的动画情景)2、揭示课题:22 小白兔和小灰兔(读课题 )3、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3、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故事。说明:“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课开始出示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二、听录音,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 ( 出示多媒体整个故事的动画 )边看动画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听懂故事的大概意思。2、指名说说大意,教师可以提示。3、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标上小节 号。4、指名分节读,纠错并正音。5、提问:读了课文后,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说明: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记的习惯,能说出故事的大概意思,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让学生把话说

4、完整,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读课文,学习生字,感受内容。( 以下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 一 ) 如第三节1、小组学习: (1) 四人合作分句读第三节(2) 学习生字“蹦、施肥、除”(3) 找一找描写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用“”划出,并在组内交流。(4) 班交流: (1) 抽四人小组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 找出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看看动画 ( 小白兔种菜的过程) ,做做动作读一读。(3) 看着动画试着背一背。说明: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小组中学习既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又能培养团体意识,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时要有组长负

5、责,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临时指定或轮流做;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 3 4 分钟 ; 组内学习生字注重字音准确,识记字形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可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或学着说一说;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找句子,看动画,做动作背一背,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 脑的过程中熟悉种菜的过程,体验种菜的辛苦,感悟到小白兔的勤劳。3、提问:小白兔在辛勤地种菜,小灰兔在干什么呢?出示多媒体( 小灰兔躺在床上吃菜的情景)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4、师生配合读第四节,学习生字“运、饿”。( 二 ) 如第二节1、提问:小白兔为什么不要白菜,要菜子?2、齐读第一、二节。(三)如第

6、五节1、自由读第五节,用“”划出小白兔的话,用“”划出小灰兔的话,同桌对读。2、出示句子:小灰兔疑惑地问:“小白兔,你的菜是从哪儿来的?”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1) 学习生字“挑、担、疑、惑”。(2) 用“疑惑”“自豪”来说一句话体会含义,指导读出语气。(3) 各种形式练读。4、分角色朗读。5、拓展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怎么做?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讲读,紧紧抓住“三个不同”来教学:1、小白兔和小灰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东西不同。2、它们回家后的表现不同。3、它们的结果不同。在对比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如:小白兔的种菜的动作“翻土

7、、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小灰兔的“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义。四、复习巩固1、小灰兔种白菜游戏。( 读生字)2、小灰兔收白菜游戏。( 读词语)3、指导写字“运、送、挑、担”。说明:以上两个游戏是顺着拓展说话练习安排的,为了给小灰兔一次“改错的机会”,给学生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第一个游戏是把各个生字写在每棵菜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长高一截; 第二个游戏是把各个词语写在菜叶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跳进箩筐里。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2一、教材分析课文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蔡医生让他分开争斗着的两只羊,华佗想

8、出用青草引羊的办法,巧妙地中止了它们的争斗。蔡医生高兴地收华佗为徒。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从故事中受到启发: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蛮干。二、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认识“聪、巧、硬、止、争”5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三、教法建议教学准备1. 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2. 两幅图:一是画着两只羊正在争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图。识字、写字教学1. 识字教学生字中,重点指导读准声母是鼻音的“那”,韵母是后鼻音的“聪、硬、争”。一些生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用角”

9、“村对”“公分”“看着”“头斗”2. 写字教学写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结构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结构 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i_,一捺要长些,托起“文”“那”右半部“了”起笔要比左边低些,“ I ”向下伸,收笔也较左边低。“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目”字体形窄长,与“”上下对齐。词句教学“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句中“学徒”指当蔡医生的学生,跟着他学医术。“两只羊叫得很凶。”“斗”是双方互争,谁也不让。课文中“打架、争斗”都是这个意思。学生在生活、影视中见过斗鸡、斗牛

10、。这句话具体描述了两只羊争斗得厉害,暗示了很难拉开。“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这一想法正是华佗聪明之处。“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气制止羊打架。理解这句话要联系上文“斗得很凶”,华佗“七岁”,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开这两只羊。“得想个办法”,句中“得”读“ dei.与“斗得很凶”的“得”读音不同,表示必须、需要的意思。读第四段就知道华佗想的什么办法,结果怎样。这句话写华佗遇到问题先动脑筋找窍门。他所想的办法说明他了解羊爱吃草,而青草很容易找到。小华佗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朗读指导本课有几个长句,朗读时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顿的方法突出要点。妈妈送他 / 到蔡医生那里/ 去学徒。正巧这时候 / 院子

11、里 / 有两只羊在打架,蔡医生就叫华佗/ 把它们分开。两只羊 / 头/ 对着头,角 / 对着角,你顶过来, /我顶过去, /斗得 / 很凶。第三段第二句华佗心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但语气要肯定。练习提示课后练习第三题是摘抄课文中的词语,训练学生注意语言积累。这项练习的灵活性较强,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词语抄写。可以选带生字的词语,帮助识记生字也可以选自己认为常用的好词,如“面前、点点头、不行” ; 还可以选没教过但自己学会的词,如“正巧、硬拉、争斗”等,只要写对都行。第四题是句子训练,让学生在例句中感知“从”的用法( 与后面的名词组成短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方向 ) 。练习时先读例句,知道这句说华

12、佗拔草,这草是从路边拔来的。第二句学生补充后可再问问:_从哪里走出来?强化“从”的后面一定要说出“什么地方”。最后让学生自由用“从”说句子,先各自说,再相互交流。扩展活动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巧妙解决的故事,开个故事会。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 2 3 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用蔡医生考华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切身体会华佗真聪明,他的办法真妙。(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1. 出示两只羊正在争斗的画面,提问:如果让你把它们分开,你怎样做?评议各人想的办法合适否。2. 简介华佗,老师范读第四段,并出示插图放大图,观察华佗引开羊的做法。口头填空: () 的华佗。 ( 答案不

13、必一致,合适即可。 )3. 板书课题。( 二 ) 自读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说说图中华佗旁边两个人各是谁,他们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三)逐段读课文,随阅读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四)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课文,再把自己读得的一段读给别人听。( 五 ) 评议:华佗的这个办法有什么好处?可引导学生自由说。如不用费大气力、不用花很长时间,方法简便易行,不会伤害羊等。假如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更好。( 六 ) 识记生字,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那、着、想”。(七) 完成课后练习。( 八 ) 布置作业。1. 用蔡医生出的问题考考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2. 收集有关故事。

14、准备开故事会。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3教学目标:1. 学会 10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 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 900 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2 . 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

15、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1.提出初读要求(1) 读准每个字音。(2) 画出本课的生字。(3) 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1. 第一自然段。(1) 指名朗读。(2) 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3) 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4) 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2. 第二自然段。(1) 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 借助图画学习第 2 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3. 第三自然段。(1) 自读课文,思考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