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饮料的分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862587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饮料的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日常饮料的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日常饮料的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常饮料的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饮料的分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常饮料的分类我们平时所说的饮料(饮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饮料可分为: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茶、咖啡、植物(类)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以及其他类饮料。(1)包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包装容器中,可供直接饮用的水。包装饮用水可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类饮用水。包装饮用水的原料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公共供水系统,二是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2、,当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应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和矿物质水、富氧水、小分子水、弱碱性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2)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是以水果和(或)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包括果蔬汁(原榨果汁、果汁或复原

3、果汁、蔬菜汁、果浆、蔬菜浆、复合果蔬汁)、果蔬汁饮料、果肉饮料、复合果蔬汁饮料、发酵型果蔬汁饮料等。我国果蔬汁类及其饮料(GB/T31121-2014)中规定,果蔬汁中的果蔬原料含量(质量分数)必须达到100%,包含未经浓缩的“原榨(非复原)果蔬汁”和向浓缩汁中加入其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等量水分后得到的“还原(复原)果蔬汁”。纯果蔬汁中含有果蔬中所含的各种水溶性营养成分和果蔬的芳香成分,其营养成分含量及风味最接近果蔬原料本身。饮料中果蔬原料的含量(质量分数)大于10%即可称为果蔬汁饮料。果蔬汁饮料则往往需通过使用食品添加剂来改善由于水的稀释作用而改变的风味和口感。(3)蛋白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或

4、其他动物来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蛋白质的植物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或发酵液体制成的饮料。包括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复合蛋白饮料。(4)碳酸饮料(汽水)是指以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为基础,经加工制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的饮料,但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饮料。包括可乐型、果汁型、果味型以及苏打水、姜汁汽水等。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等。除糖类能给人体补充能量外,充气的“碳酸饮料”中几乎不含营养素。(5)茶(类)饮料是指以茶叶或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或直接以茶的鲜叶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原茶汁(茶汤)/纯

5、茶饮料、茶液缩液、茶饮料、果汁茶饮料、奶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其他茶饮料等。(6)咖啡类饮料是指以咖啡的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咖啡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浓咖啡饮料、咖啡饮料、低咖啡因咖啡饮料。(7)植物饮料是指以植物或植物提取物(水果、蔬菜、茶、咖啡除外)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可可饮料、谷物饮料等。(8)固体饮料是指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等,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固态制品,如风味固体饮料、果蔬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茶固体饮料、咖啡固体饮料、植物固体饮料、特殊固体饮料、其他固体饮料等。(9)特殊用途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等。(10)风味饮料是指以食用香精(料)、食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等作为调整风味的主要手段,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饮料、茶味饮料、咖啡味饮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