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86172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并引导广大高中教师更好地理解历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结合课程改革先行试验省区的经验和我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特制定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一、领会课程理念和课程结构1在课程理念上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深刻领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下:(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

3、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2在课程结构上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历史被列入“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之中,包括

4、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并根据课程方案规定可以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与历史科目相关的课程结构如下: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学习模块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历史必修:历史政治史 历史经济史 历史思想文化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探索历史的奥秘(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根据当地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由学校开发地理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历史()、历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

5、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

6、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3在课程实施上(1)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安排历史教学,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必修课历史()、历史()、历史()三个学习模块,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建议按历史()、历史()、历史()顺序安排在高一年级及高二上学期学习。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

7、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学习模块,可以在高二下学期开始开设,供有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倾向的学生选择,应至少选修3个选修模块。选修课程,即校本课程,可按照学校培养特色和学生成长需要,由学校自主开发,自行开设。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在高一年级与必修模块,或其它学期的任一学段与选修课程同时或交叉进行 。学校可自行决定开设一至若干个校本历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2)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尤其应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3)完整、准确地把握普通高

8、中历史课程内容。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更好地改进

9、教学。4在课程内容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必修课程部分:(1)历史(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

10、;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2)历史(I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

11、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3)历史(II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个专题。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

12、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选修课程部分:(1)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

13、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2)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知道专制和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学习,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不同

14、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3)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古已有之,但20世纪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战争的动因、目的、性质、规模、样式、手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多次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

15、毁灭人类的本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20世纪下半叶,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纵观战后世界历史,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通过学习,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4)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通过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图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