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86132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奇迹”源于“教育原点的回归”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尚书的氛围,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j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两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许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当今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各种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模式不断涌现,譬如“衡水现象”“洋思经验”“杜郎口旋风”更有许多所谓的当代著名教育家、改革家、理论或实践专家在全国各地巡回做报告、搞演讲尽显各自能事。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快餐型社会,对复杂

2、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最近读了在全美享有盛誉的小学老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顿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雷夫老师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在一所位于美国洛杉矶的霍伯特的小学担任五年级老师。他的学生高达九成来自贫困、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用他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为他的学生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天堂一一第56号教室,使这群幸运的天使在雷夫老师的爱心和智慧的浇灌下,结出了不平凡的果实一一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纷纷进

3、入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从而达到并超越了自己的目标。这一切源于雷夫老师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源于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但是,在现实教育环境中依然有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君不见,在教室里有多少“不能”“不许”不准,它们像绳套一样,使孩子丧失了许多本属于他们的欢乐,使他们不再像一个孩子。特别是在考试前夕的日子里,加班加点,学生完全脱离了自然,生活变得“不正常”起来。一遍又一遍的重

4、复性劳动,没完没了的考试,老师焦虑的神情,严历的呵斥,家长对孩子过高的关注和高压这些现代社会的“教育特色”正驱走了孩子们正常成长所需要的“阳光雨露”。教师几乎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学生的学习上,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却很少在感情上投资。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让我们看看雷夫老师的56号教室:雷夫老师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孩子们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去。这又是怎样一种境界?其实,有时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因此作为教师要回到教育的原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够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雷夫老

5、师为了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他所设计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一我想要奖赏一我想取悦某人一我要遵守规则一我能体贴别人一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顺应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合乎教育教学规律的,它们之间是循序渐进的。孩子们通过这六个阶段的训练,明白自己的良好行为表现是应该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自己的行为得宜也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为自己能帮助或取悦了别人为荣,不需要得到回报;规则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不是因为某些“理由”才去遵守;体贴别人是一种胸怀、一种无私的仁爱;自己依据道德自律来行事,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也不作宣扬。在这种引导下,孩子们的品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个个谦逊

6、有礼,诚实善良,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一一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长大后于常春藤名校就读,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我们不得不感叹雷夫老师的教育智慧和追寻理想教育的勇气。尤其是他敢于对所在州进行的“标准化测验”提出批评意见,并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他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在56号教室里,在雷夫老师的带领下,一群孩子不受外界干扰,不顾他人的嘲笑,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学习,执着热情地从事科学实验。正是雷夫老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信念,使得他的学生比同龄人多了很多有趣的经历,使他们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具有高雅的情操和温文尔雅的性格,从而拥有一个光辉的前

7、程。雷夫老师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并告诉我们:好的教育不是为分数和传授知识而存在,而是应该为人而存在。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雷夫老师以他对教育和学生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凭借他拥有的智慧,拥有的力量,创造出奇迹。他以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以热情的教育态度,让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能让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让他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进取,超越自我。他用敏锐的目光,在教育教学中及时、准确找到目标,以学生的成长为方向,从不偏离跑道。他从一个家长的角度,一个老师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如何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收获。毋庸置疑,雷夫老师是位好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育无捷径”,愿我们能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指引下,真正的走近雷夫老师,分享他的教育智慧,在他的事迹中收获教育的力量,让我们的教室也焕发生机,充满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