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86101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促进XX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现在农村劳动力 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 373110 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 人中,男性为 197049 人,占 52.81%;女性为 176061 人, 占 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 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 118/100 。农村经济活动人口 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 140610 人,占 37.68%;36-45 周岁的劳动力 124249 人,占 33.3%;男 性 4660 岁、女性 4655 岁劳动力共 108251 人,占 29

2、.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 373110 人中,初中及以下文 化程度277803 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74.45%;高中、中专 文化程度82644 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 文化程度 12663 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3.39%。获得国家职 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 17115 人占技能劳动者 23.66%。二、存在问题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 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 为突出。三是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 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三、对策措施(一)推行农村发展“双轨制”,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3、。 新市、葛兰等六个镇建成镇工业区,形成农民创业、就业基 地,XX湖镇形成旅游产业,14个镇按小城市标准抓紧完成 修建性详细规划,建成特色小城镇。农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 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 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 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 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二)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农村 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 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水 平。一是探索建立灵活的人力

4、资源市场。进一步向下延伸公 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 系。建立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小型灵活人力资源市场 为补充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 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 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 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 体的专项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人力 资源供求信息发布,探索建立需求预测机制。二是设立四个就业服务中心和18个街镇社保所招聘点, 打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半小时就业服务圈”。依托就 业服务平台,全面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台帐,对农村劳

5、动力 家庭状况、就业愿望、培训要求、技能水平、就业去向、享 受政策、社会保险关系基本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做到十清”着力抓好西永信息产业园、XX经开区、街镇工业 走廊和“农业三园”的用工需求调查、统计和预测工作,掌 握中长期用工需求,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和组织招 聘会,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三是培育和壮大育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中介组织,努力形 成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就业新机 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 劳务中介和劳务经纪人在协助市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农民工 回引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等方面桥梁作用。(三)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持就业政 策

6、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 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 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同时结合创 业型城市的创建,大力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建设“一极、一带、两翼”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创 业带动就业的“梯级发展”模式。巩固已建成市级返乡农民工返乡园、返乡农民工创业街和返乡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 长垫线“特色创业街”,重点发展家居、现代畜牧及深加工 等产业。创建以 XX 湖和大洪湖为核心,辐射东南翼、西北 翼的山区村镇“创业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现 代农业、水产养殖、林木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二是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

7、服务“三位一体” 工作机制,提高创业成功率。落实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 采取资本金补助、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措施, 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促进就业创业中的作用,为微型企 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开展“一站式”服务,着力解决微型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加快建设梯次技能人才队伍。结合西永 信息产业园、XX经开区的产业发展和用工需求,对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全方位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 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1年左右的短期技能培训或3年以内的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征地农转非、“农 转城”的中青

8、年人员开展3-6 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抓紧培 养化工、机械、电子等园区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对妇女和 大龄人员开展月嫂、保姆、养老护理、园林绿化等实用技能培训,以适应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五)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稳定就业。提高就业 质量,实现城乡劳动者体面劳动,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一要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积极推 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二要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进一 步宣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着力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全面实施 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工资水平,增强劳动者就业稳定性。 三要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突出维护农民工权益,联 合有关部门重点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社会保 险、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执法检 查。加大劳动保障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建立现场督办 和案件跟踪回访制度。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 络化”建设,逐步实现机构标准化、执法规范化、人员专业 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