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86061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辩论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辩论赛:先择业后就业部分观点如下: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为此,用人单位呼吁,高校不应该为提高自身就业率,一味地把毕业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为学生做好就业定位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源头所在。(10月10日信息时报)先就业后择业有一定的合理性。越

2、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择业难度,加之毕业生社会经验欠缺,对社会了解甚少,很难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在求学期间已经付出巨大经济代价的大学毕业生们,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尽快落实工作单位。应该说,客观因素让他们无暇考虑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自己能在某个岗位上服务多久。同时,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学生的饥不择食推波助澜。学校逼嫁,使很多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时,只能无可奈何地先进去再说,我们可不想因为个人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形象。据说学校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教育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能让他们放下心高气傲的心态,扎实地走向社会,对缓解就业压力有益。果真如此

3、,教育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也可谓用心良苦。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到头来,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我们经常谴责一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过于苛刻的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

4、确实用人单位存在滥用优势地位的因素,但一些求职者的不诚信行为也使用人单位吃一堑长一智,为防止再次受骗上当,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过于谨慎,矫枉过正。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一些不公正待遇与求职者的不良行为不无关系。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企业对一名员工进行一定时期的技术培养,并帮其办好落户等一切手续时,这名员工突然提出辞职,企业会怎么想.常言道:人往高处走。大学生发现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发展而离开原单位,另谋高就,这是可以理解的。用人单位也不会小肚鸡肠,迁怒于求职者。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毕业生并非因为这个原因背叛单位,而是进入时就没有长期工作和服务的诚意。这已不再是能否施展才华的问题,而是

5、一个严重的诚信问题,这正是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找工作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就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2005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声称要达到去年大学生就业率73%以上的目标。尽管如此,还会有27%左右的学生无法及时找到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就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如果大学生毕业时能够找得到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上级部门规定的就业率就完成了,至于大学生找得工作是否合适就不是大学老师们看重的了。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可以使他们从纯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开始自食其力。毕业后仍然花着父母的钱自己不挣钱,毕竟让许多大学生良心上过不去。

6、先就业后择业.郭召良博士说,把目光紧紧盯在“就业”和“就业率”上面,这对学生本人没有一点好处。首先,有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可能会选择了一个“好工作”,但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现在工作上干下去。比如,有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县的公务员考试,最终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最后进入了县某机关部门工作。但是到机关以后,由于自己性格并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喝酒,但工作又要求她不得不应酬和喝酒。她感到工作就像受罪一样,但她又不能舍弃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先就业后择业的结果就可能是“干一辈子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其次,有的学生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在

7、工作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跳槽。在单位里边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跳槽。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不到一年就换了好几个工作。有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年内没有跳槽的毕业大约只有20%左右。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了一个超市作销售工作,还来觉得超市工作时间长,就跳到某企业作市场运销工作,后来又发现作市场营销工作成天在外面奔波太辛苦,就跳到某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在办公室里边有发现同事关系不太处理得好,她又想换工作,但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换什么样的工作了。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却变成了一个不断逃避现有工作的借口。不断跳槽的结果是工作始终没法稳定下来,始终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之中。超越“找工作”郭召良博士说,没

8、有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先就业后择业”结果只能是“瞎就业”。我们就业要“超越找工作”,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概念。首先,我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你只要找到工作,你的生活就不成问题。所以,大学生不要把眼睛紧紧盯在“谋生”“糊口”上面。要知道,没有多少学历的民工都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大学生不愿意。其次,一个人一辈子只在一个单位做一个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多次面临职业转换的情况。因此,大学毕业不能指望一步到位地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有步骤地过程。我们可以先从小处着眼,慢慢累计自己,

9、然后就有可能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郭博士说,“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他们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地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变动自己的职业。郭博士建议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方面情况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

10、路图。郭博士说,只要心中有了理想,那些你过去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他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帮助你就愿意去做,而那些资待遇好职业过去可能会选择的工作你也可能会因为它对你的职业生涯没有帮助而放弃。郭召良博士鼓励大学生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够高,你就不会怕起点够低。”正方辨友观点:凡事应该有的放矢,没有目标就像无头苍蝇,找不到出路的!何况事业是一辈子的事情,怎能随便就从了呢.为此我认为应该先择业后就业,我有以下理由:1. 先择业后就业有的放矢,能够保证不走回头路,为自己的事业做长远打算,提早对自己今后的人生进行规划,尽早发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2. 准确择业才能保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择业不慎,盲目

11、就业,进入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领域,很难做出成就来的。3. 先择业后就业,选准职业,进入自己喜欢的行业工作才能得心应手,获取自信心,取得成就感,体会到幸福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感受自我生命价值。4. 先择业,并非择业之时不就业,而是避免盲目就业,是把握机会进入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脚踏实地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个人事业理想。5. 先就业再择业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就错了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成百年人!工作了很长时间,花费了很多精力,干着自己并不喜欢或擅长的工作,再想干自己想干的事业,代价过大,很难回头。另外,时过境迁,自己钟情的含行业也许发生了很大变化,再想重头干起,也不是易事。还有,自

12、己重新开始必然面临两难境地想辞去已经干过多年的职业吧,自己多年的艰辛好像就要取得收效了,工资待遇也逐步提高了,舍不得放弃;不辞吧,自己的精神上总有缺陷,总感觉自己没有为自己活着,做的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走的不是自己适合走的道路,于心不甘!就业后,再择业,要面临社会多方面的压力。在用人单位看来,这就是半路出家,用人单位不一定接受。也许还有来自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自己周围的人的压力,工作单位的压力可谓阻力重重。反方辨友观点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李开复开始先来理解什么叫就业.什么叫折业!就业简而言之,指的是寻找到一份工作,获得物质上的报酬,从而解决自己的生活经济来源问题。择

13、业而所谓择业,不光是找到工作,而是要在众多的就业机会里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长远来看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功的职业,总而言之,它意在选择,是主动的、自主的就业,而非被动的就业。它应该是有远见的。有句话叫叫学无止境!不是说我们选择一份工作就是一辈子,当然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在经济危机之下,用人岗位短缺!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选择别人的,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太多的人都放弃了坚持,因为他们先要解决的是温饱!有人有实力的家庭成了最有力的后盾,而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多数是穷人,他们只有在自己不被饿死的只前给自己一条活路即就业!正方精彩发言:大学生,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新思维新技术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

14、人才。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择业,是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资源条件后的选择职业,不是简单的只考虑薪金福利和工作条件。从某种角度讲,大学生勇敢迈出自我选择,自我定位的一步,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是对自我权力的肯定,所以,我方观点: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论证这一观点: 第一,先择业是对大学生素质的完整体现。大学生的竞争力是什么.是他在大学学习中内化的学养素质,获取的专业知识,培养出的思想方法。只有恰当的选择自己将从事的职业,才能在求职中体现他大学文凭背后“人才”这一价值。第二,先择业能提高效率。我

15、们不能好罐子破摔,这不仅是浪费了资源,更是对用人单位的不负责任,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诚信形象。第三,先就业后择业是一种盲目就业,这样缺乏效率,浪费时间。要想成功就业,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场如战场,大学生如果想在职场上取胜,就必须先对行业和自身特点进行一番深入分析,这样求职才会更有竞争力和必胜的信心。第四,十七大也告诉我们科学发展观,我们的发展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我们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为解决生存问题而不经选择的匆忙就业是一种自私的,不负责任的,短视的行为!我们不是仅顾自身利益的赚钱工具!相信受过高等教育的对方辩友是不会支持更不会踏上这条路吧综上所

16、述,大学生应先则业后就业。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更有利于社会的工作。反方精彩发言:郑重申明我支持反方:先就业,后择业名词解释:就业得到工作!择业寻找合适的工作!我赞成先就业,后择业。理由如下:1、必须申明先就业后择业的前提条件是:就业者不是啃老族,要靠自己养活自己。2、谁都想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但是当前的就业压力如此大,“僧多粥少”的现实逼迫着必须先就业再择业。实例:4月中旬,苏州市区58座公共卫生间(公厕)二年期保洁和维护管理的招标公告一出,很快引来了870多人报名,其中还有40多名大学生参与竞聘。日前,经过开标,4名大学生拿到了公厕两年保洁和维护管理权,如愿当上了“公厕所长”,并将于6月1日走马上任。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