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85915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课堂课例与评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生态课堂的视角来评析张冬霞老师的母亲的纯净水课堂教学保山市实验小学 梅雪丽“生态课堂”要求有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对课堂的构建与评价。笔者在参加国培过程中,看了张冬霞老师母亲的纯净水课堂实录后(这是一次作业要求),深为张老师的课堂所感动。这里从生态课堂的视角,来分析解读这节课,以期对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有所启发。由于水平有限,所做评述只为一家之言,供参考。课堂实录与点评: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请大家齐读课题(评:简单提问,用意在于回收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用齐答方式收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生:母亲的纯净水师:声音非常洪亮。那么,课文大家都已经读过了

2、,来说说你们对课题都有什么了解吧!生1:我知道了“母亲的纯净水”其实就是凉白开水。生2:我知道了母亲用一瓶纯净水教育了小女孩儿,让女孩儿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评:了解学情,这是“以学定教”的前提。教师用了较少的时间直奔主题。)二、检查预习师:正像同学所说的,这篇课文向咱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由纯净水变成凉白开的故事。现在老师想请五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让咱们大家一起再来感受感受。谁愿意来?(评:一般老师会这样提问:“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教师成了学习的检查者,学生自然有心理压力。而这里老师顺势提出任务,自然亲切之感便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学生纷纷举手,师指其中五名同学分

3、读课文(生1读第一自然段;生2读29自然段;生3读1016自然段;生4读17、18自然段;生5读19、20自然段)师: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看看他们在读的时候是不是做到了正确、流利。开始吧!(评:读与不读的同学都有学习任务。一般老师叫读时,只关注到了读的学生,对其他学生没有任务要求。课堂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兼顾到课堂里的每一个学生。)(被指名的五位同学按部分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随学生的朗读适时板书字音易错的词语:尴尬、当即、当做)师:刚才这五位同学读得非常认真,我发现听的同学更是全神贯注。好,你们听出来没有,他们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吗?(评: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兼顾到了全体学生。)师

4、:都不作声!真的,他们读得特别好,没有不正确的地方,尤其是刚才随着你们的朗读老师在黑板上记下来的这三个词,咱们一起再来读一遍。生齐读黑板上的三个词语。师:你们自己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咱们这篇课文哪句话不太好读?自己把自己觉得不太好读的地方再练一遍。生根据各自的情况自由练读。(评:“把自己觉得不太好读的地方再练一遍”,有两个效果:一是让每个学生都放声读,二是考虑到时间,只读难读的地方。一般我们的老师在读课文时,总是要整篇文章读,要么读不完,要么就是费了大量的时间。)师:都没有问题了,是吗?那么,这篇课文里的生字、生词你们都记得怎么样了?现在浏览一下,一会儿咱们听写。注意要把里边你们还不会写的

5、字或者觉得难写的字多看两眼。没问题了就可以坐好了。生根据各自的情况自由练写。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师:所有同学都要注意,一会儿写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师依次听写:下岗;时髦;课文中出现了“讥笑”的近义词,你觉得是哪一个?把它写下来;节俭;课文中还出现了“真诚”的反义词,是谁?写下来;丑陋;魔布;课文中用来表示 “工资不少”的是哪个词?学生有的说是“不菲”,有的说是“薪水”)咱们一块儿看看前面这个小姑娘写得怎么样?(评:语文的字词书写如何进行教学?这个环节值得老师们参考。“课文中出现了真诚的反义词,是谁,写下来”这样听写方式,增加了思维容量,使得这个教学环节丰满而张力)生七嘴八舌:她写错了一个

6、;最后一个写错了师:(指其中一生)你说说。生:最后一个写错了。应该是“不菲”,她给写成“薪水”了。师:为什么应该写“不菲”?生:因为,要是表示工资很高的话就是“不菲”,如果要是表示工资就是“薪水”。师:刚才老师一说完这个词的意思的时候大家的说法不一样,有的说是“薪水”,有的说是“不菲”。这个小姑娘才中选择了“薪水”,应该是生(齐声说):不菲师:谁来改一改?生争相举手,师指其中一位到黑板上改正。(评:让学生自己改,而不是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打叉,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师:两个人合作把这次听写任务完成了(评:“两个人合作”既是对后边这位学生的肯定,也没有否定前边那个学生,体现了学生无过错原则)。(师指板

7、书)一定要记清了:这个是表示工资不少;这个才是用来表示工资。(师面向全体同学)老师还想知道你们写得怎么样?都谁全写对了?暂时没写对的词课下多写两遍。课文中的生词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吗?生:没有。(评:“以学定教”是生态课堂的根本原则之一。教师在本段教学中做到了“在阅中读,在读中阅”。在读中对生字词进行教学,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字词教学原则。尤其是教师说同义词、反义词而不是直接听写文章中的词,增加了课堂思维容量,巧妙地处理了教学密度问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相信没有了这些字词的障碍,咱们再来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同学们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评:前边都是有声地

8、读,这里改成默读。有声地读叫阅,无声地读叫做览,课堂都做了兼顾),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时把课文中你没读懂的问题在书上标记下来。生按要求自读自读。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以下共有20次发问,这里逐一进行记录。发问1:属高水平问题)生1:我觉得讲得是一次体育课后一个小女孩儿的同桌没有带纯净水,然后这个小女孩儿她就随手递了上去。她的同桌喝了一口说:“这水像是凉白开。”她十分生气,回家便责问她的母亲。她的母亲为她讲了一番道理,她明白了。后来她拿着不菲的薪水,但依然喜欢喝母亲的纯净水。师:她把课文中从“一次体育课”到“后来发生的故事”全都概括出来了。那么,之前是一个什么

9、样的情况呢?谁能结合这位同学(指生1)所说的,还有老师刚才的一点儿提示再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发问2,属高水平问题。评:教师的理答既对学生进行了肯定,又给别的同学留下了空间。教师理答时最好不用“是”、“完成正确”之类的评语)生2:一个穷苦家的小女孩儿一直喝妈妈灌给她的凉白开,最后一个同学发现了,于是她去问妈妈这是不是凉白开,最后妈妈给她讲了个道理,她明白了: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如果看不起自己的话,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最后她考上了大学,找了个不错的工作,拿了不少的薪水,可是她还是喜欢喝母亲的凉白开。师:你们觉得他概括的怎么样?尤其是之前发生的那部分内容,你们觉得这样说好不好?(发问3,

10、评:教师把理答把评判权放给了学生而不是自己一开就做出判断。一般我们的老师在这个环节处理得太急,自己就喜欢做一个“是”或“不是”的简单判断,进而扼杀了课堂生态)生3:我觉得不算好。因为她之前并不知道,在给同桌之后她才明白了她一直喝的是凉白开,她在之前只认为她喝的是纯净水。师:也就是说,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如果是你,你怎么概括?(发问4,只针对个人的提问)生3:如果是我,我会这么概括:每逢体育课下课之后,同学们都会喝上一瓶纯净水,她也不会例外。师:不知道同学们认真倾听了没有,后两个发言的同学与第一个发言的同学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发问5,高水平问题)生4:蔡说的是母亲给小女孩讲了一个道理,他没

11、说是什么道理。而陈是说母亲给小女孩讲了一个道理,是第17自然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他把这个道理详细地说了出来。师:十分详细地把母亲所讲的道理说了出来。那么,你们觉得是“十分详细地说出来”好,还是就像他这样就说“母亲给她讲了一番道理,小女孩向明白了”好?(发问6:高水平问题)生5:我觉得把他们两者结合一下,给陈简略一些,而蔡再加上一个概括出这句话的词语来修饰这个道理,我觉得这样会更好!师(面对生5):你再说一遍。 生5:讲了一个耐人寻味、深刻的道理。师:哦,你想这样概括。你能连贯地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发问7,针对个人的提问)生5:每逢体育课下课之

12、后,同学们都会喝上一瓶纯净水,她也不会例外。在一次同学忘记带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喝的都是凉白开,她觉得母亲很虚伪。但当母亲给她讲了一番很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之后,她不再怪母亲,也不怕同学嘲笑她。长大后,她有了不菲的薪水,但她还是喜欢喝母亲的纯净水。生6:老师,我想给她(指生5)说一下,这是母亲给她的纯净水,要不然的话,不知道这篇课文的还以为是她自己买的呢!师:哦,你是说第一自然段应该说“每次体育课小女孩儿都会喝母亲给她的纯净水。”提得好!(评:如果是我们的老师教学,这个环节肯定少不了“棒棒棒,你真棒!”之类的表演了!)还有没有你觉得说的不太合乎这篇课文内容的地方?(发问8,由于过细,这个问题学

13、生难以回答是难免了,可以定为无效问题)(见学生没有反应,师提示)小女孩儿的这瓶纯净水里边其实装的就是凉白开,这个事实是小女孩从同学那里知道的吗?(生依旧没有反应,师让学生浏览课文相关内容。)同学喝了那瓶纯净水之后只是说:“你的水”生(接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像是凉白开水。师:谁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发问9,概括问题)生7:每逢体育课下课之后,同学们都会喝上纯净水,小女孩儿也不例外,她总是喝母亲给她的纯净水。在一次同学没带的时候,同学认为她的可能不是纯净水。回到家里她问了母亲,母亲诚实地告诉了她,她觉得母亲虚伪。但是当母亲给她讲过了一番耐人寻味、深刻的哲理之后,她不再怪母亲,也不怕同学嘲笑她

14、。长大后,她有了不菲的薪水,但她还是爱喝母亲的纯净水。师:这次你们所说的都合乎课文内容了,而且课文内容的要点一个都不少。如果语言能再简练一点儿,那该多好啊!谁再试试?(发问10。评:这个问题有难度,教师此时就应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教师站在讲台上而不要站在学生中间,以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生无语。师:你们想听听我是怎么概括的吗?(发问10:低水平问题)生:想!师:本文记叙了一个小姑娘每次体育课的时候都会喝到母亲给她的纯净水。一次体育课,同桌说她喝的纯净水有可能是凉白开,她非常生气,回家责问母亲,母亲给她讲了一番道理,小女孩儿想明白了。之后,她一直喜欢喝母亲的纯净水。师:这样概括行吗?(发

15、问11:低水平问题。 评:当课堂连续出现学生回答不了问题产生畏难情绪后,适时用低水平问题重塑学生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生:行!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不但要像你们一样抓住课文的要点,内容不能丢掉,而且要做到语言简练。就这么简单!你们也都练一练吧,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自由练说。师:谁想再来说试试?(发问12,重复前边的问题)生8:本文记叙了一个小女孩儿每次上体育课时都会喝母亲给她的纯净水。在一次她的同桌没有带纯净水时,她把她的纯净水给她喝,同桌说她的水可能不是纯净水。回到家后,她责问母亲,母亲给她讲了一个道理,她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再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

16、但是,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师:好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就是这样。那么,课文里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发问13,低水平问题)包括课后习题中的,还有课文中的,只要是不理解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生1: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母亲这回市场上卖的纯净水会有假的呢?师:谁能解释?(发问14,低水平问题)生2:现在这市场上这人为了钱什么事都敢做,母亲肯定认为市场上得有假的纯净水。师:一种避免不了的社会现实,是吧?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发问15,低水平问题)生3:文中的这个小女孩儿明明认为母亲说的是对的,为什么她又说:“可是,想到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她还是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师(板书:委屈、酸楚):抓住了小女孩的心情来提出问题,挺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