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858959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古诗两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年 级六年级主备人陆坚所在学校平山小学单 元第七单元课 题2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4、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陆游、朱熹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诗篇。2课文插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

2、图个性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一)揭题并板书诗题: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板书诗题)齐读诗题。(二)指名学生简介陆游。(三)解释诗题: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四)过渡:陆游要用冬夜读书生发的哪些感想来训示了聿呢?二、初读,读通顺。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读,检查读诗情况。4、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三、再读,明诗意。(一)学法提示师:同学们已经把诗句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

3、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小结: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一同学把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交流。(二)学生自学,理解诗意。(三)交流: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始:才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会取得成就。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通过亲自实践才行。(四)看来,同学们已经读懂了

4、诗意,那么,陆游在这首诗中,想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 (1、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2、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四、入情入境、指导朗读。(一)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那么,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发挥想象,走近陆游,走入他的内心想一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各抒己见(二)师: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更加丰满起来,我们就好像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注意语气和态度。(三)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循循善诱

5、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四)让我们大家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五)指导朗读,教师和学生参与评议。(六)尝试背诵。五、总结拓展大诗人陆游在这首诗中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训示了聿做学问要不遗余力,还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这些直到现在对我们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作为爱国诗人,陆游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爱国诗篇,就请同学们课后再积累一些陆游的名作,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作业设计:1、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2、背诵陆游其他的诗。板书设计: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遗余力亲自实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观书有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指名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提问: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哪些读书感想

6、来训示儿子? (二)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诗观书有感,板书诗题,释题。(三)学生简介作者:(交流搜集的信息)(四)激疑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习观书有感,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想知道朱熹读书有什么感受?)二、初读,读通顺。(一)老师范读。(二)学生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三)指名读,相机指导。三、再读理解诗意(一)自读自悟:1、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2)小组合作交流: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补充,可纠正。2、学生自学。(二) 师生交流: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镜

7、子。 徘徊:指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意思是:半亩见方的水塘就像一面被打开的镜子,清澈明净。天光和云影一齐倒映入水塘,它们在不停地晃动。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它,这里指方塘。如许:如此。意思是:要问这池水为什么会这般清澈呢?原来有一股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注入池中。)3、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四、再现画面,指导朗读(一)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说说整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出示方塘美景图和优美词语,激发学生自由表达。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方塘的美景。)(二)指导朗读:多么美丽的方塘美景啊!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把方塘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再现出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8、(三)指导背诵。五、质疑、激发思考(一)师: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方塘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在读书,为什么联想到方塘呢?(二)出示插图,诗文对照启发思考:池水清澈 (读书人)心智聪明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三)交流,指名回答。(四)小结:小黑板出示、学生齐读: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六、拓展深化 (一) 师:朱熹非常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对景色的描写里,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9、)。(二)小黑板出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三)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学生回答(题西林壁等)(四)总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陆游、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七、作业设计:1、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描绘诗中展现的方塘美丽景色。 2、背诵观书有感,熟读、积累“说理诗”。3、用古诗句填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抓住时间,抓

10、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才后悔。这正是( ),( )。板书设计 :观书 半亩方塘: 清澈透明 源头活水有感 ( 人的心智)(更加聪明) (读书 汲取) 课前学生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对诗人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参看注释、结合课文插图并联系上下文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发挥想象,和生活在古代的诗人获得情感共鸣。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朱熹的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说理诗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参看注释、结合课文插图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加强朗读指导,以朗读促理解,以朗读促感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比较阅读

11、,既能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后反思友情链接相关搜索: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

12、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成为

13、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推荐阅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韩愈劝学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优秀课例: 观书有感实录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