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85812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 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文章标题: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 加强管理工作,树立良好形象研究院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坚持以信息化技术带动工业化发展,重点研发集团产业和科技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并力求取得突破。为完成这一工作目标,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强化研发中心和管理中心的功能,要求我们每一个室主任、每一个党员、每一个职工,都应从各自的岗位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研究院要真正成为集团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要有一个保障体系,关键是要抓紧抓好管理工作,其中主要是人才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后勤管理等

2、管理工作,我们管理部门的每个人员都要尽心尽职、各负其职、团结合作。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环节是思想认识要到位,要围绕研究院的重点工作,把完成四个一流的目标作为本部门的工作重心,各职能部门要制订、完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以机制建院,营造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于寂寞、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我们党群办公室结合研究院的十一五规划,制订主要工作目标。一、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单位1、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执政意识。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预防体系。2、坚持以教育为主

3、,坚持从管理入手。认真组织实施党员岗位承诺活动。加快党组织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中央研究院党网-找文章,到网建网站,运用党建网站,构建党员信息管理平台、党员教育平台、党内重大情况通报平台,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党建网站的点击率,做到党务公开,使职工了解党员活动信息,党员岗位承诺落实情况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3、增强党员的执政意识、模,欢迎阅读研究院党群办公室十一五工作规划。 扩展阅读办公室工作规划办公室工作规划一、总体要求以为指导,紧紧围绕局党委”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总思路,按照”无中心、无大小、无内外”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规对各处室工作进行督办,确保齐头并进,提高执行力

4、。3.加强会务组织管理,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一般性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领导讲话以通报形式下发,推动机关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会务管理水平,编制会议组织流程,实现标准化、精准化、专业化。4.加强现场检查项目管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年初制定局系统现场检查计划立项,提交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实施。注意加强立项的科学性,将立项与结合起来。(二)加强信息宣传,提升部门形象5.主动加强调研工作,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紧扣经济工作的热点问题,每年选取1-2个课题开展调研,及时为局党委提供决策建议、重要信息和对策措施,当好参谋助手。6.建立专门的信息编译队伍,加大信息工作力度,

5、力争新闻信息采编量、采用率和覆盖面逐年提高。积极向上级反映我局工作亮点和成效,力争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实现在系统条线上的赶超进位。(三)加强基础工作,规络和移动介质保密管理,及时消除泄密隐患。9.进一步加强政务值班工作,纳入政务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组织考核通报,确保政令畅通、反应迅速。(四)加强信访维稳,确保金*全10.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实行”三专”(专岗专人专线)管理,创造畅通有效的举报投诉渠道,完善信访办理流程,建立信访台账,三年内对信访维稳人员轮训一遍,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1.定期开展安全保卫检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12.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建立重要舆情周报制度,

6、及早发现苗头性问题,谨慎处理公众的过激言论,防止舆论炒作。13.开展信访督办事项检查,确保信访督办工作不走过场。市规划建设局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 市规划建设局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 *市规划建设局“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开发建设人才资源,发挥建设人才潜能,培养一支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建设人才队伍,关系到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全局。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政治局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有关人才工作总要求,结合我市建设事业发展实际,为培养、引进、开发、用好建设人才,充分发挥建设人才在推进我市建设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编制本规划。

7、一、全市建设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建设人才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局党委的具体实施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为我市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建设人才队伍。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建设人才开发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截止20xx年末,全市建设系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人才789名(不含建筑企业)。一是从学历

8、结构看,共有研究生学历的4人,本科学历的有149人,专科学历的有225人,其余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全市建设系统人才队伍总量的47.9%。二是从人才的分布看,在各级政府机关工作的有118人,国有事业单位662人,集体事业单位9人;市直单位有407人,县(市、区)382人。三是从职称层次和结构看,全市建设系统事业单位364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6人,中级职称的有144人,初级职称的有187人,未评职称的19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大致为0.04:0.42:0.54。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161人,36至45周岁之间的143人,46至55

9、周岁之间的51人,其余在55周岁以上。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类286人,经济类31人,会计类22人,统计类4人,图书管理、文博类19人,政工类1人。 人才集聚能力有所增强。近年来,全市建设系统紧紧抓省、市为加快吸纳和集聚优秀人才开辟的绿色通道,认真落实省、市“重才引智”工程,采取多种办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人才政策,为各类建设人才到我市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人才集聚速度进一步加快。截止20xx年底(除去退休、死亡的),全系统为全市建设类企业共评定各类助理工程师1123名,工程师905余人,高级工程师58名。 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对全系统人员进行了更新知识、继续教育及计算机应用能

10、力考核,提高了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及创新能力。完善了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格局,建立健全了各类培训、技能鉴定机构,大规模的开展了培训、鉴定工作,努力为各类人才服好务。积极依托了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要人才找市场”已成为社会共识。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经济竞争日益升级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建设类人才资源开发还存在滞后现象,人才队伍还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在总量、结构和整体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全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责任制的发展需要;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一线操作

11、人员中技术力量普遍缺乏;整个建设领域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农民工是建设从业人员的主体,一线操作人员80以上是农民工,他们绝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没有职业技能培训。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人才工作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兴业之路。要坚持以人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制度改革创新为动力,

12、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用好三个环节,着力加强建设系统公务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队伍,为我市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今后5年建设人才工作的工作目标是:努力建好建设人才“四支队伍”即:公务员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线操作人才队伍。将建设系统各类干部进行普遍轮训,政治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 市规划建设局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第2页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设执业资格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全市各类建设

13、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千人,一线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岗位培训总量达到2万人次以上,高级以上技能型人才占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使建设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竞争力在省内建设系统中处于一流水平。积极依托省外国专家局,使人才国际化水平有所进展。基本形成领导有力、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建设系统人才工作机制。 (三)基本思路:确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的新思路。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建设人才机制和建设人才环境建设为重点,围绕建设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市场取向,推行“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从单项政策上率先突破,逐步构

14、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建设人才开发新机制。要把行政引导与用人主体、人才作用发挥结合起来,重点是调动和发挥用人主体、人才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现有人才的配置使用;把基础培养与培训提高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现有人才的培训提高;把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结合起来,重点抓好智力和技术的引进;把社会价值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重点抓好激励机制的建设。 (四)主要任务:根据发展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为适应全市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建设系统公务员队伍;培养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与现代化建设相

15、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培训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精通、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一线操作人才队伍。 一是大力增加建设系统人才总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建筑行业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等急需的专业人才数量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是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今后五年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并贯穿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特别要注重增强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学历层次。切实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人才的业务素质培养,又要注重人才的政治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是优化人才配置,调整人才专业结构。针对我市建设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人才资源重组,实现各专业间的人才资源合理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提高高级人才结构比例。重点培养一批横跨多种专业技术领域,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三、人才资源开发和对策措施 (一)转变观念,实施“重才引智”工程,大力培养、使用和引进人才。 、以实施“五个一百”工程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建设类人才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