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85806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C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本指导书适用于可编程控制系统(PLC)的检修工作。2 本指导书涉及的技术资料和图纸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写规范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8382003)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检修运行维护规程可编程控制系统(PLC)说明书3 安全措施3.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3.2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

2、,并能熟记本书的检修项目和工艺质量标准。3.3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经过安规考试。3.4 拆除的设备零件标记必须清楚,以防止回装时混乱。4 备品备件准备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DPU模块CPU44-E(欧姆龙)块12.通讯模块LK201-V1 LK201-V1块13.数字量输入模块DI 425块14.数字量输出模块DO 430块15.模拟量输入模块AI 700块16.电源模块PS 465740块17.继电器RM2S-UL AC 220V/24V个各20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8.DPU模块CPU 414-4H(西门子)块19.通讯模块CP 443-1(西门子)块110.数字量输入模块S

3、M 321(西门子)块111.数字量输出模块SM 322(西门子)块112.模拟量输入模块SM331(西门子)块113.模拟量输出模块SM332(西门子)块114.电源模块6EP1 336-3BAOO(西门子)块115.DPU专用电池(西门子)块216.继电器PELEMECANIQUE个205 现场准备及工具5.1 工具准备一、材料类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棉纱公斤12胶带盘23蛇皮管米104皮管米105二、工具类1电工组合工具1套2电子清洗剂KC-252瓶3无静电毛刷1把4活动扳手6寸2把5尖嘴钳1把6平口螺丝刀各种型号1把7十字螺丝刀各种型号1把8对讲机1对9白布4米10棉纱2公斤11电

4、烙铁35W1把12试电笔1把13吹灰器1个14数字式万用表FLUKE 1块15毛刷15寸2把16兆欧表500V1块5.2 控制器和模件冗余切换试验5.21将主运行的主控制器和模件拔出。5.22试验过程中,系统应能正常、无扰动、快速的切换到从运行主控制器和模件运行或将从运行主控制器和模件改为主运行状态,故障诊断显示应正确,除模件故障和冗余推动等相关报警外。系统应无任何异常发生。 (H1)5.3办理相关工作票 检查验证工作票。 危险点分析卡办理完毕。 计算机控制系统停运检修前做好软件和数据的完全备份工作。 (W1)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6.1 程控柜及上位机各站停电。 确认PLC程控系统总电源具备

5、停电条件。 将各程控柜电源和各上位机电源及现场电源(访问电源)逐个关闭。 停PLC程控系统总电源、UPS供电电源并挂牌。6.2 程控柜各站及各上位机站检查、清灰6.2.1 程控柜各站及I/O卡件拆卸及清灰 将程控柜各DPU和I/O卡件按物理位置做好标记(有地址拨码的取下时还需标清地址码),取下固定螺丝并收存好。 拆除的设备零件标记必须清楚,以防止回装时混乱 拔掉各DPU和I/O卡件的通信线和接线,依次取下各DPU和I/O卡件,包缚防静电隔层并按I/O站分类统一放置在干燥、清洁、安全处。 用吹灰器对I/O卡件插槽、端子板和电源箱进行吹灰,必要时用清洗剂擦拭。 检查I/O柜内和电源箱部分是否完好。

6、 用吹灰器对继电器柜进行清灰并检查柜内有无明显异常。 用吹灰器对DPU和I/O卡件进行清灰,必要时用清洗剂擦拭。 检查DPU和I/O卡件外观有无异常,跳线是否正确。 检查各接线板的端子线是否松动,各接线板跳线是否正确。 将检查后的完好的DPU和I/O卡件依次插入原位置。 更换机柜散热风扇。6.2.2 上位机各站维修。 主机清灰,显示器清灰。 键盘清灰,鼠标检查清灰。 检查各网卡插接是否良好,各插头线是否松动。 更换CPU风扇。6.3 投切通信网络上任意节点的设备,网络通信应正常6.3.2在通信网络任意节点上轮流切断节点设备总线间的某一通信连接线,系统应无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6.3.3选择

7、下列方法,进行通信总线冗余切换试验:(a)拔出主运行网络的插头;(b)断开主运行总线电缆或终端匹配器。6.3.4试验过程中,通信总线应自动切换到冗余总线运行;指示灯指示和系统工作应正常;检查系统数据不得丢失、通信不得中断、热工设备故障报警正确、诊断画面显示应与试验实际相符。6.4 绝缘检查 依次去掉PLC程控供电系统所有电源接头两端插头。 检查电气电源柜至PLC程控电源柜电缆绝缘,用500V绝缘表测量电缆各芯的对地电阻,其阻值应不小于20M。 检查PLC程控电源柜至各程控柜电源电缆绝缘,用500V绝缘表测量电缆各芯的对地电阻,其阻值应不小于20M。 检查PLC程控电源柜至各上位机电源电缆绝缘,

8、用500V绝缘表测量电缆各芯的对地电阻,其阻值应不小于20M。 (H2)6.5 接地检查 检查各机柜接地线是否正常,各屏蔽线是否单点接地。 系统的接地铜板到大地的接地电阻2。6.6 恢复系统上电 插好PLC程控系统所属通讯线及电源线,用固定螺丝固定。 确认CPU和I/O卡件及上位机各站等已安装完好,各卡件或电源箱的电源开关均处于断开或关闭位置。 恢复PLC系统总电源。 依次恢复各上位机及DPU和各卡件电源。 检查各CPU及卡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I/O机柜、电源箱或卡件风扇运行是否良好。 检查各上位机画面显示、通信状态及操作级别是否已恢复正常。6.7 系统冗余功能检查6.7.1 CPU主从切换试

9、验 切换前每对DPU工作正常,主从状态明确。 手动进行往复两次切换,观察DPU状态和切换时间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站上设备状态是否因此变化。 再用主CPU掉电的方式重复上一步,观察从DPU是否能正常切为主DPU工作状态。 做好试验记录。6.7.2 PLC程控系统总电源功能检查试验 确认两路总电源均处于正常供电状态。 测量记录两路电源参数,确认符合技术要求(电压波动10额定电压,频率范围为50Hz0.5Hz)。 依次轮换断开其中一路总电源,应自动无扰切换至副电源供电,观察供电情况是否正常。 恢复供电方式(若出现整个系统掉电的情况,应先断开各支路电源,再进行系统供电恢复)。 做好试验记录。 (H3)6.

10、8 系统功能检查 6.8.1人机接口功能检查 检查显示、操作、组态修改、组态下装、画面修改、数据存储、报警功能等。6.8.2显示功能的检查 显示器功能完整,不偏色6.8.3 通道精度的检查 抽取部分AI、AO通道进行校验,检查其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更改后测试正常的组态文件和画面进行备份。6.8.4 各上位机的时钟同步功能检查 核对各上位机的时钟应该一致。 (W2)6.9 组态检查、修改、备份6.9.1组态及界面修改 对修改前的系统组态文件和画面进行备份。 认真阅读“逻辑组态和画面修改变更单”。 根据技术通知“逻辑组态和画面修改变更单”要求进行修改。 对组态文件进行下装。 对更改后的组态文

11、件和画面进行备份。 认真做好逻辑组态和画面修改记录。6.9.2系统检查、调试 在线测试修改或新增设备操作、控制功能。 观察测试结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W3)6.10电子间工程师站环境检查 电子间工程师站空调运行良好。 电子间工程师站的照明是否正常,如有不亮,及时更换。 电子间工程师站内温、湿度计应工作良好,环境温度宜保持在1528(厂家要求0-70),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90,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结露。o 电子间工程师站卫生应符合要求。 (W4)6.11工作验收及终结。 检查各卡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清点工具和仪器,清扫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终结工作票,设备投入使用。7 检修记录序号设备名称功能检查备注说明1.电源及电源模块检查2.CPU模块3.DI/DO模块4.恢复系统上电5.网络测试6.上位机检查7.电缆绝缘检查8.系统接地检查9.系统冗余检查10.人机接口功能检查11.显示功能的检查12.通道精度的检查13.各上位机的时钟同步功能检查14.画面及组态检查15.系统调试16.电子间工程师站环境检查7.1 PLC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