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857240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小结“平板、手机、互动、远程、云桌面各种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让全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唯一一项现场课竞赛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上,来自全区中小学校144名参赛教师用3天的时间“晒”出了144节精心准备的互动课堂,向前来观摩的近2000名教师、50名评委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等10个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在观摩数学课中,有两节课我印象

2、特别深刻,其中一节是二中的数学课“函数”的周期,这本是课本上没有的容,但是这节课通过计算、猜想、验证、总结,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等。深刻的讨论了这种函数的周期,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几何画板用来验证学生的猜想,简单方便。另一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课是“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运用信息技术让立体图形变得很直观,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用到了PPT、希沃软件、智能黑板等一体机的模式,但是也没忘了这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信息技术科。对于数学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也做到了。所有的好课在运用了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与

3、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观摩课后,听课老师们的开展了评课议课的活动,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品质。 最后,观摩活动圆满结束,我更加的深刻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是符合教育改革未来走向的。而在高中

4、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容需要恰当地选择信息媒体,并灵活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高中数学语课堂才能更加的灵动,才能求得最佳“教”和“学”的效果。“平板、手机、互动、远程、云桌面各种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让全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唯一一项现场课竞赛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上,来自全区中小学校144名参赛教师用3天的时间“晒”出了144节精心准备的互动课堂,向前来观摩的近2000名教师、50名评委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等10

5、个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该项活动已经举办了15届,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聚力创新”为主题,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最后专家评委共评出一等奖42个,二等奖70个,三等奖30个。此次活动对进一步推进我区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快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有利于我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相互交流与提高。晒课老师说: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市锦华小学的覃秀丽老师与金城江六小的学生们一起进行了以“五日游”为题的互动课堂展示。展示中,覃秀丽老师利用多媒体同步传输,将讲解的容实时显示在学生手中的平板设备上,学生可在平板设备上完成资料查询和练习操作,并在多媒体设备上向大家展示练习成果。“军号嗒嗒嗒吹

6、,来了游击队,革命红旗迎风舞呀,奋勇杀白匪”市玉东新区石棠小学音乐老师兆美带来的音乐课小号手之歌,兆美熟练地使用电子白板插播音乐,用聚光的效果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停拍圈起来,并使用播放器上的“硬笔”功能在白板上进行重点分析。同样,信息技术创新给美术教学带来手绘达不到的效果。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美术老师兰冬麦在执教的小学六年级美术壮锦图案一课中,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现出壮锦的美。兰冬麦介绍,她首先用手机拍摄关于壮锦的图案上传到微课,帮助学生观察图案,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交互白板组合、复制、粘贴,短短几分钟一幅完整的壮锦图案就创作好了。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课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

7、识,提高学习效率。兰冬麦说:“以前老师示绘画最少要十分钟,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只需两分钟,学生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自己创作。”“很轻松、很方便,抛开传统绘画用粉笔的麻烦和调色的时间,节省了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创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现场体验利用电子白板绘画的老师蓝志峰说。市金城江区艺教中心老师何晓云说:“巧用电子白板,巧妙组织美术活动的导入,突破难点,制作时利用了微课的分析,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用手绘达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课尽管增加了老师备课时间,但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同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的还有中学组生物晒课老师扶绥县中学明珍带来的细菌与真菌在自然中的作用。明珍说:“这

8、一堂课我用到两个视频,3个图片故事。”生物课题本来就是有趣的,加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了趣味性,将教材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生物课大家一起动手上。“很方便,没有电子白板,我们都不会上课了。”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观摩老师说:很震撼,涨知识了“给我感觉很震撼,很开心,涨知识了,我想这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优势吧,这次来观摩真的收获很大!”市邕宁区城关第一小学老师凌建金是第一次参加类似的观摩活动。凌建金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市一所小学语文老师石文静上的庐山的云雾,我没有去过庐山,更没见过萦绕在庐山的雨雾是什么样的,但石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将课文容呈现在我们面前,为

9、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美景,仿佛置身其中,就跟我自己去了一趟庐山,领略了它仙境般的美景一样。我们城区派了8位老师来观摩,都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的参加听课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在信息化方面的运用能力。”观摩现场,来自市平果县太平镇小学语文老师梁有宜在听课记录本上详细记录着晒课老师上课的板书、互动情况、信息技术运用等。梁有宜说,他们太平镇就他一个乡镇老师来参观,他做好记录,回去传达给全校老师。市雁山中学政治老师旻观摩后说:“利用信息技术一体机,将归纳总结特别好、特别生动。”她还介绍,在第35中学地理老师韦志强的主要农作物分布课上,韦老师用平板播放资料,用手机现场搜索南方和北方的农

10、作物,课题知识变得丰富了,学生通过微课将图片发到班级群上,大家一起共享学习成果。作为已有20年教龄的政治老师旻,接触电子白板4年。她介绍,备第一、第二节课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后面就很方便,因为电子白板本身就很多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备课就不难了。她坦言:“没有电子白板上不了课了。”从刚开始的排斥到现在的依赖,她的政治课结合新课改,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从预习、展示练习、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到精讲,她都能很快抓住学生不了解的知识进行讲解。“用手一点什么都出来了,很快。”有27年的教龄市武鸣区实验学校英语老师韦玉均说,自己第一次参加观摩活动,收获很大,活到老学到老,回去后自己要在电子白板、PPT的运用上

11、加强练习。市小学书记、副校长欧阳茵说,从观摩晒课老师的课例来看,老师们利用白板技术已经非常纯熟了,特别是美术、音乐、英语以与理科运用得特别到位,节省了时间,留足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度。上课学生说: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这节课让我学到了奉献、爱心和责任心”。金城江区实验六小四年级学生吴章华告诉记者,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语文老师晓霞的搭石这一课,把我们带到了搭石的画面中去,课堂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老师制作的PPT画面形象地看到一块块石头在小溪中间,感觉我就走在这些石头上。“在细菌与真菌在自然中的作用的课堂视频中,我看到小蘑菇生长、小蚂蚁跑动以与细菌生成的情景,老

12、师还用两颗坏了的葡萄现场分析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我觉得生物课非常有趣,而小组的PK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思维和活力。”金城江区第二中学八年级学生凡听了扶绥县中学明珍老师的生物课后说。金城江区第二中学八年级学生覃元国和同学听了宜州市第三中学韦均苑老师的历史课后,走出教室就和同学们讨论。老师把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全部带动起来了,根据课上的视频和图片故事,我们体会到民国时期的文化,感觉到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我们上课更加投入了。雅琪同学接着说:“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课非常有趣,知识点我们也容易理解和记忆。”专家评委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基本深度融合市教育技术信息中心老师、数学组评委、

13、组长马建平说:“晒课的老师基本上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市教科所、小学综合组组长乙祥点评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中小学教学改革,选手注重信息技术,从不同层度运用到了教学上,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运用得好为老师教学如虎添翼,但同时要防止运用不好而达不到效果。”贺州市钟山县教研室小学语文组评委吴志坚总结道:“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是不错的。信息技术配合教学容,为课程创设教学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了视野。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培训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极大的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得以确立,“三通两

14、平台”工程进展顺利,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也不断创新。自治区教育厅也印发了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从五大方面,对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要求。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和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教师交流,取长补短,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和技能,让广大师生、教育管理者进一步开拓视野,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让高效课堂更高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2015-07-14 00:001、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

15、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活动。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认识图形(一)”:教师抓住一年级的孩子爱玩且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与感性认识为主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大胆设计在一整套电脑游戏中。由第一关“比一比”“比比积木大小和面的多少”进入学习要点,初步形成对体积面积的感性认识;随后进入“找一找”,让孩子在配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中进行复习巩固;最后又设计“闯关”游戏与时反馈学习情况等。整堂课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

16、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刺激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有这样一个案例,在进行“毫米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将儿童熟知的“龟兔赛跑”动画片稍作修改后作为导入,让孩子们想一想“小蜗牛、小乌龟和小白兔都跑了500(注:分别为500毫米、500厘米、500米),为什么大家都说小白兔跑的最多,而小蜗牛跑的最少?”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最后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粗心的猪八戒”。通过师生互动,帮“猪八戒”找出他的错误。整堂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概念“活”起来。3.利用信息资源,引入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