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学习心得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856477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学习心得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济南学习心得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济南学习心得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学习心得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学习心得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学习心得档 聆听领导专家讲座 感悟教育教学深邃 有感山东省第16次外语年会 刘锦秀 这次学习真是获益匪浅。一开始,我们有幸听了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先生的讲话。张厅长在讲话里先提到了十八大在教育方面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教能让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要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变成可实现的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做到真正素质教育,他指出学习英语的人文价值在于提高国际交流水平。他的讲话很让我感动,因为从他的每一句话里我都能听出,他真正在关心我们时下的教育发展,他非常关心全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他对我们全省教师寄予了很诚恳的希望,让我们挑好历史赋予我

2、们的重担。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连听了几个专家的报告,他们从不同方面对现行教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精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让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改革改进。下面,让我们先谈谈全国英语教育专家刘道义教授的报告,在报告中刘教授再三强调,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道德感(爱心、合作、同情、善心、仁爱、忠诚等);要培养孩子的美德(真、善、美、高雅),批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尔虞吾诈;要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并执行自己的角色;要教育孩子们广交益友,心胸开阔;要让孩子自己设计未来。她还指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必须经历积少成

3、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提高语言能力,也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她还强调普通教师的作用:没有普通教师的努力,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要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她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是在整个报告过程中她始终坚持站立着给我们讲了近两个小时,她的报告既有对我们一线老师的殷切希望,又有对各级领导的真诚建议,字字句句都体现了她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十分令人敬仰。 而另一位给我印象深刻的专家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专家龚亚夫教授,他的报告风趣幽默而又含意深刻,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笑声。他在报告中给我们讲了很多教学过程中因教师不懂教学规律而出现的笑话。比如,他在强调英语教育

4、应重视人文性,而不是过分学习语法这方面,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到上海某校视察听课,一位老师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可乐在什么情况下加s,在什么情况下不加s”。这可把龚教授问住了。后来,他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听装的可乐加s,瓶装的不用加。听完这个故事,全场爆笑。看来乱找规律太可怕了。在报告中,他指出了英语教学应如何体现人文性: 1、工具性讲做事,人文性讲做人; 2、适合学生的生活环境; 3、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结合学生的内心世界; 5、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6、培养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和创造性能力。报告中他反复强调,学习英语不是越早越好,而应是越有效越好。他与刘道义教授共同认为

5、:中国人学英语普遍存在接触英语时间太少太短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龚教授指出:不是好方法就能学好英语,而在于学习者接触英语,有效学习英语的时间长度和频度(次数)。他还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下教材设计中的诸多弊端: 1、教材中设计的话题与真实世界偏离,教材题材使农村孩子太陌生,城市孩子又不感兴趣; 2、文章问题与阅读技能缺乏系统计划; 、听力、阅读和书面表达之间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 4、语法练习与话题缺乏联系; 5、最可怕的是当下教学理念不是由专家在引领,而是各种杂乱无章的教辅资料在引领。很遗憾,由于时间原因,他的讲座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很多问题一点而过,没有完全铺开。真想再有机会听听龚教授的讲座。 后来,我们还聆听了鲁子问教授、张建教授、张莉教授等5位专家关于如何有效评价英语课堂的报告。最后,省教研室主任高洪德、张涛先生给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三位来自不同城市的教研员分别对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活动做了总结报告。通过这次学习,我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今后一定会在工作中实施这次会议精神,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第 2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