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855963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漯河市工业园建筑区规划设计构思(二)4.2 四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 的弹性发展由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四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没, 我们设计了 四纵三横一斜, 向东开放 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网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网。一般来讲,在城市整体规划中,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可预测性,道路系

2、统规划往往采取偏大值设计,投资较大。然而,在本次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考虑到园区向东发展,不宜在南北方向形成纵深发展, 同时结合漯河市自身的经济实力, 主干道宽度确定为 48 米,次干道宽度为 36 米,支路宽度为 24 米。1、在功能分区方面,北侧办公为主, 在与居住区结合的地段与增设一些商业综合服务性质的建筑,西段与东段增设商业综合性质如金融、邮电、餐饮建筑,全面提高用地全天侯的利用率,活跃该路段的生活气氛。2、建筑层数与体量布局结合地段的特点,组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建筑群,同时,在道路南侧适当布置穿插布置一些高层综合楼。3、运用传统园林的借景与对景艺术手段,建筑平面布局疏密相间,使建筑的

3、轮廓性与山形地势相结合;巧妙组织建筑空间的围合与渗透,使建筑群、道路轴景观、广场轴景观完美结合。同时,适当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提供绿化率,充分反映园林城市的特点。来源:考试大4、建筑性格充分反映时代性,文化性与地域性,表现新颖、庄重、大方的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尽量考虑南北向布置,平面采用灵活相对规则形状,以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要求。5、在大道的艺术轮廓线处理上,形成以两端的几栋高层建筑为起点,中部的广场建筑群和绿化为艺术高潮、以十字路口为次高潮的艺术整体布局,从而创造疏密结合、高低错落、收放有致的空间效果。6、在道路两侧拓宽成30 米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历史

4、文化底蕴。7、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使东西向的大道和中心广场的绿化、水景等相互渗透,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4.3 适度集中,组团构成 的用地布局不同以往的工业园,漯河市工业园的道路限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设计了一条沿河景观路 - 燕山路,对其精心营造,使其与广场、街头绿地、商业步行街、建筑群中休闲空间相联系,形成富有趣味的人行系统。来源:考试大园区按照市级工业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高新技术用地、科研用地、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整个布局显示了独立而不失整体,超前而不是冒进的特点,描绘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繁荣风貌,整个规划分近期方案和远期方

5、案实施。该工业园区考虑到西北 - - 东南风向, 将有污染的二类工业规划在基地的西北方, 并在其两侧用绿化带隔离,在污染小的一类工业区中设计绿化广场,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为其下方的居住区的居民服务。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再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在上风向的南方公共用地结合节点广场设计,以工业用地为主。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沿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园区内部均匀设置公共停车场。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在沿河去,设计了滨河景观带,人们可以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等活动,体现园区 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注重生态环境对工业园区建设尤为重要。栽种体规划布局上采取以二类工业

6、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组团中心绿地、厂区绿化四部分组成种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 点线结合 的绿化系统。在街廓内部,结合地形设计的点状绿化,以及绿化广场和沿河景观带,形成由地形特色且节约土方的绿化景观环境。工业园的广场城市广场是供市民交往。聚会。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中相对宽敞的自由的积聚地,所以人们把它比喻为城市的 客厅 。作为一个具有十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也理说应当有自己的客厅 。本工业园的两个主要广场位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交叉口东南一隅。广场位置的布置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一:居住区位置的要素。本着 以人为本 的原则,把广场布置到靠近居住区的位置并且把广

7、场地性质定位为是休憩性质的广场,由于本工业园的居住区布置方式是集中式的布置,所以这就方便了本工业园的绝大多数市民。二:公共建筑的要素: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是本工业园公共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广场不但是居民游览休憩地方,还是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的场所,这就保证充分利用了广场。三:作为工业园主要景观的要素:广场不但有其自身的功能,它同时还是工业园的一大景观,是工业园的形象。燕山路和东方红的交叉口工业园人流和车流最多的地方,也是大部分到工业园去的人必经之地。总之,广场位置的安排是广场功能。形象。环境充分结合的结果。广场内空间的安排则主要考虑到广场规模。位置及性质。西

8、边的广场是一个自由式的广场,它是市民休憩的地方,广场周围为绿化,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其内穿插有一条弯曲的河流,布置有花坛。桌椅。雕塑等小品,大大增强了广场的艺术效果。东边的广场为一规则式的广场,地面主要为铺地,主要考虑的其更接近公共建筑,这就为商家进行商业服务和政府进行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场所。其内还布置有喷泉。桌椅。雕塑,它同时也是市民休息的场所。两个广场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绿化广场为不规则状,为改善园区内的小气候和美化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心广场为规则状,临近居民区和主要公共建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场所。道路详规说明工业区街道的界定工业区街道的界定,不象城市那样严格控制红线及退红线界定,

9、但为了地下。 地上基础设施工程管线的建设秩序,界定又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据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和地下设备工程管线- 上水。下水,电力、电信、煤气、供热及备用路等来确定 红线 的宽度。在路面设计布置时,其界限往往是相互连接,在线性上并不那么平直。工业区路由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绿化、功能小品组成。由建筑和庭院绿化构成的 坊来界定街道,同时,道路也界定各个 坊 ,两者呈现互参状态。园区街道与小品布局设计社区道路设计, 除了按功能、 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外,同时要为居民创造适宜的行为空间。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道树的空间,他能改善交通环境,起到领域界定作用,加强了轴向感和识别性。绿化的设置,更加美化了道路空间

10、,人行其中,是一种享受。道路小区布局:(1)路灯,起照明和美化街道作用;( 2)路面铺装,车行要道按国家标准修筑,人行道进行美术铺装;( 3)阻隔小品有围栏,车档等,起引导和限制租用;( 4)指示牌,其指示作用;( 5)垃圾箱,布置线性统一,整齐清洁;( 6)路旁小椅,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道路小品是功能性的,同时也是小美术品,给人以美感。其体量小巧,融于环境中。道路的美,是其功能内在的美。路面、沿石、人行道、行道树、路灯,已经显现出轴向性、节奏的美;两旁绿地、院落、建筑,使街景更为丰富;道路小品的提示和点缀,使得街道又添色彩。一般道路不放置欣赏品位的小品,以免影响人们行走的注意力,不够安全。在人

11、行道旁辟出一块小绿地广场,布置坐椅、花池、花坛,让人们在此小憩,形成一块休闲交往空间,会很受欢迎。燕山路和东方红路的设计是道路断面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这两条道路是工业园区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路。不仅要满足交通流的要求,同时它们的形象也是重中之重。(一)、道路性质燕山路是同向工业园区的南北向主入口,道路两旁均为工业厂房。将它设计成生态性景观道路。东方红路是工业园区的东西向主入口, 且根据原有地形条件 (道路南侧有一条水渠) ,将他设计成生态性和亲水性均有的道路。(二)、道路设计将燕山路设计成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度为八十五米,首先满足交通的基本要求。然后在人行道外侧延伸出十五米的绿化带,增

12、加道路的景观效果。满足工业园区形象上的需要,同时,也可作街边公园使用。东方红路同样为八车道的主干道。道路总宽为八十二米,结合道路南侧的水渠,设计水景,北侧效仿燕山路的设计。(三)、绿化设计道路中间隔断上以低矮植被绿化, 同时,中间人工种植鲜花, 以增加景观效果。 道路旁绿化带注重竖向设计,从里到外,依次种植花草,灌木,乔木,高度逐渐增高。在灌木与乔木之间设立街边公园所必需的道路,休息区和必要的公共设施。东方红路南侧,每隔二十米设一半圆形临水观景台,同时,为体现亲水性,道路与水渠之间绿化多为低矮植被和花草,使行人视线可直视水景,以增加空间上的广阔感,利于放松紧张的心情。绿化设计的主题思想是自然与

13、人工相结合,即能体现植物的自然生长的随意性与活泼性,又能体现绿化的整齐划一。道路节点说明此节点位于燕山大路的北端,是进入工业园的主要入口,同时也承载着进入工业园的大部分的交通量。从北向南看,其背景就是燕山景观大道。道路是城市血液流动的通道,而道路的入口就像血液的交汇处,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此外,道路节点是城市观察者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道路的流畅是一个城市高效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建设朝着人道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工业园中的道路和道路节点就更为重要。为使其交通清晰、连贯,而且有条理,有助于工业园的意向组织,而不是尴尬,所以在设计上我主要关切以下几点:1) 是否能够高效率的

14、运作。2) 是否与背景相协调,同时又能现自己的特色。3) 是否能够突出工业园的概念。4) 是否能够处理好交叉口的关系。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类地解决问题。一 形式道路可以采用以下形式:1,十字加叉式。2,环行放射式。3,立交桥式。此节点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据资料显示, 道路节点北侧不远处是一条很重要的铁路线。 (就其长远来看, 应该在公路上架桥,然后让火车在桥上通过。 )2 此工业园地形左窄右宽,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设计上会在基地右侧穿插一些斜路。斜路的最终出口之一就延伸到了本节点。同时这条斜路也起着分散交通流的作用。3 东西向的环城路由于地形的原因,与燕山路相交形成了大约75的角。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此节点采用了环行放射式。工业园中的交通形式单一,主要是货运,但是去向复杂。另外,理论上来说,它的交通量很大,所以对道路节点的要求更多,更严格。采用环行放射式理论上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但是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采用的环行放射式又不是传统上的规整形式,在工业园上方从东向西看,此节点很像一个大字,所以在美观上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从其长远的经济角度看,还是可以应用的。二 宽度燕山景观路根据工业园的交通流量及各部分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设计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