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85533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及翻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及翻译水经注 卷十 浊漳水、清漳水【原文】魏武又以郡国之旧,引漳流自城西东入,迳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之长明沟也。渠水又南迳止车门下,魏武封于邺为北宫,宫有文昌殿。沟水南北夹道,枝流引灌,所在通溉,东出石窦堰下,注之隍水。故魏武?登台赋?曰:引长明,灌街里。谓此渠也。石氏于文昌故殿处,造东、西太武二殿,于济北谷城之山采文石为基,一基下五百武直宿卫。屈柱趺瓦,悉铸铜为之,金漆图饰焉。又徙长安、洛阳铜人,置诸宫前,以华国也。城之西北有三台,皆因城为之基,巍然崇举,其高假设山,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平坦略尽。?春秋古地?云:葵丘,地名,今邺西三台是也。谓台已平,或更

2、有见,意所不详。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一间,台成,命诸子登之,并使为赋。陈思王下笔成章,美捷当时。亦魏武望奉常王叔治之处也。昔严才与其属攻掖门,修闻变,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雀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相国锺繇曰: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卿何来也?修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时人以为美谈矣。石虎更增二丈,立一屋,连栋接榱,弥覆其上,盘回隔之,名曰命子窟。又于屋上起五层楼,高十五丈,去地二十七丈,又作铜雀于楼巅,舒翼假设飞。南那么金虎台,高八丈,有屋百九间。北曰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石墨可书,又燃之

3、难尽,亦谓之石炭。又有粟窖及盐窖,以备不虞。今窖上犹有石铭存焉。左思?魏都赋?曰:三台列峙而峥嵘者也。城有七门:南曰凤阳门,中曰中阳门,次曰广阳门,东曰建春门,北曰广德门,次曰厩门,西曰金明门,一曰白门。凤阳门三台洞开,高三十五丈,石氏作层观架其上,置铜凤,头高一丈六尺。东城上,石氏立东明观,观上加金博山,谓之“锵天。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其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假设仙居。魏因汉祚,复都洛阳,以谯为祖先本国,许昌为汉之所居,长安为西京之遗迹,邺为王业

4、之本基,故号五都也。【注释】魏武:即曹操,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铜雀台:汉末建安十五年冬,为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角。止车门:在文昌殿前正对着的端门周围。文昌殿:曹操用于朝会宾客、宴请四方的场所。石氏:这里指石虎,是十六国时期有名的暴君。武直:禁卫宫殿的值班武士。宿s卫:在宫禁中值宿守卫。铜人:即铜翁仲。传说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长人出如今临洮,其长五丈,足迹六尺,仿写其形,铸金人以像之,称为“翁仲。?春秋古地?:杨守敬认为当是晋时人京相瑶的?春秋土地名?,三卷。陈思王: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同母弟。封陈王,谥号思,后世习称

5、为陈思王,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严才:三国魏时人。其余不详。掖y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诸侯国设相,称为相国,为百官之长,秦及汉初,位尊于丞相,后为宰相的尊称。栋dng:脊檩,正梁。榱cu:椽子。不虞y:不测,意料不到的事。峙zh:屹立,屹立。峥嵘zhng rng:高峻。榭xi:建在高台上的木屋。层甍mng:高楼的屋脊。祚zu:帝位。【译文】魏武帝又凭借此处郡国的旧地,引漳水从城西向东流入,流经铜雀台下,暗流入城中往东流去,叫做长明沟。渠水又南流经止车门下,魏武帝封于邺建造北宫,宫中有文昌殿。沟水南北夹道,导引支流可供灌溉,因此到处都得以灌溉,东出石窦堰之下,注

6、入护城河。所以魏武?登台赋?说:引长明沟之水,来灌注街里。说的就是这条渠。石虎在文昌殿故址处,建造东、西太武殿,在济水以北的谷城山上采纹石为殿基,每座殿基下有五百名武士值班宿卫。弯曲的柱子和屋瓦,都用铜铸成,并用金漆绘画装饰。又把长安、洛阳的铜人,移来放在两殿之前,以增国光。城西北有三台,都是借城墙为根底的,所以巍峨高峻,好似山一样。这是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魏武帝建造的,如今变得非常平坦,以前的巍峨丧失殆尽。?春秋古地?说:葵丘是地名,就是如今的邺西三台。有人说台已平,或另有所见,详情不知。中间一座叫铜雀台,高十丈,有房屋一百零一间,建成后,叫儿子们登台作赋。陈思王曹子建下笔成章,速度既快写

7、得又美,被时人称赏。这也就是魏武帝望奉常王叔治的地方。从前严才与其部属攻打掖门,王修听到有变故,车马未到,就率领官属步行到宫门,魏武帝在铜雀台上望见,说:那个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相国锺繇说:按惯例,京城有变故,九卿各守在自己的官府,你为什么到这里来呢?王修说:享用人家的俸禄,有祸时怎能逃避哪?守在官府中虽是惯例,但不是赴国之难的大义。时人以为美谈。石虎再增高二丈,造了一座房屋,连栋接椽,把台全都盖住,曲折盘回地隔开,取名为命子窟。又在屋上建造五层楼,高十五丈,离地二十七丈,又在楼顶上造了一只铜雀,展开翅膀,像是在飞翔的样子。南边有金虎台,高八丈,有房屋一百零九间;北边称冰井台,也高八丈,有房屋

8、一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每室中有几口井,每口井深十五丈,井中藏冰及石墨。石墨可以写字,点燃了不容易烧完,也称为石炭。还有粮食窖及盐窖,以备不测之需。至今窖上还有石刻留存。左思?魏都赋?说:三座台成排高高屹立。城墙开七座门:南边的是凤阳门,中间的叫中阳门,其次叫广阳门,东边的叫建春门,北边的叫广德门,其次叫厩门,西面叫金明门,又叫白门。凤阳门三座台都洞开着,高三十五丈,石虎在城门上增筑了四层楼,并放置了一只铜风,凤头高一丈六尺。东边城上,石虎又筑东明观,在这座城楼上加建了镀金的博山香炉,称之为“锵天。北城上有齐斗楼,比其他的台榭都要高,单独高耸着。此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外表都用砖装饰。百步一楼

9、,所有的宫殿、门台、女墙,都加建台榭。高楼的屋脊,仰起的瓦头,飞举的屋檐高耸入云,素色作底,画上丹青。在那全盛之时,离邺城六七十里,远远就看得见凌霄的亭台观阁,高耸有如仙宫。曹魏继汉而立,又以洛阳为都城,以为谯是祖先的本国,许昌是汉代所居之地,长安是西京遗迹,邺城是帝王事业的根本,所以号称五都。【原文】漳水又北迳祭陌西,战国之世,俗巫为河伯取妇,祭于此陌。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约诸三老曰:为河伯娶妇,幸来告知,吾欲送女。皆曰:诺。至时,三老、廷掾赋敛百姓,取钱百万,巫觋行里中,有好女者,祝当为河伯妇,以钱三万聘女,沐浴脂粉如嫁状。豹往会之,三老、巫、掾与民咸集赴观。巫妪年七十,从十女弟子。豹

10、呼妇视之,以为非妙,令巫妪入报河伯,投巫于河中。有顷,曰:何久也?又令三弟子及三老入白,并投于河。豹磬折曰:三老不来,奈何?复欲使廷掾、豪长趣之,皆叩头流血,乞不为河伯取妇。淫祀虽断,地留祭陌之称焉。【注释】漳zhng水:水名,发源于山西省,流入卫河。祭陌: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巫:巫师、女巫。下文的巫觋x是男巫师,巫妪y是老巫婆。河伯:即冯夷,传说中的黄河水神。魏文侯:战国魏人,名斯?史记?作都,周威烈王时与韩、赵列为诸侯。西门豹:战国魏文侯时为邺令。邺y:古地名,今河北省临漳县。三老:古代掌教化之官。廷掾yun:县令的属吏。赋敛:征收赋税。祝:祝祷。从zng:使跟随,使侍从。有顷:不久,一会

11、儿。白:禀告。磬折qng zh:弯腰,表示谦恭。豪长:乡豪里长。趣q:前往。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译文】漳水又北流经祭陌西边,战国时,当地有巫师为河伯娶妇的风俗,在这陌上祭祀。魏文侯时,西门豹担任邺令,与三老们相约道:为河伯娶妇时,希望来告诉我,我也要送给他女子。三老都说:好的。河伯娶妇的时间到了,三老、廷掾向百姓征收赋税,聚集钱财至百万,男巫师巡视乡里之中,看到漂亮的女子,就祝祷说应作为河伯之妇,用三万钱为聘金,沐浴并涂上脂粉妆扮得好似要出嫁的样子。西门豹前往会见他们,三老、巫师、廷掾与百姓也都聚集赶去观看。老巫婆已有七十岁了,后边跟着十个女弟子。西门豹叫新妇出来看看,认为不够漂亮,叫老巫婆到河里去告诉河伯,就把老巫婆投入河中,过了一会儿,他说: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呢?又叫三个弟子及三老到河里去告诉河伯,把他们都投入河里。西门豹弯着腰恭恭敬敬地说:三老也不回来了,这怎么办呢?又想叫廷掾、豪长前往,豪长、廷掾们都伏在地上叩头流血,恳求不再为河伯娶妇了。这种荒唐的祭祀仪式虽然已断绝了,然而这里却留下了祭陌的名称。【评析】浊漳水今称浊漳河,实际上是漳河上游河段的名称。此河从今山西省南部,南流经黎城、潞城、平顺等市县,至河南省林县附近集合清漳河,称为漳河,全长不过200公里,是海河水系五大支流之一子牙河的上源。此篇中记及的如滏水今称滏阳河、隅湡水、泜水等,也都是子牙河上游的支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