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85470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薛青录 自202X年2月起,银川市司法局薛青录同志被市委组织部派驻到洪广镇欣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深入开展进村入户走访和帮扶,帮助贫困村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帮扶单位+基地+农户”扶贫模式,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他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带领村党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以身作则,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和议事及”三会一课”等党建基础工作,协助指导村党支部推动各项工作。 二、精

2、准扶贫到户,确保脱贫成效。 他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出”实招实策”.一是推动食用菌香菇种植产业扶贫。签订0户食用菌香菇种植6方协议,建档立卡户半年托管收益发放1.万元,参与种植户收益发放万元含工资。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了”欣荣村妇女手工制作车间”,争取市级扶贫项目资金共20万元。为3户建档立卡户争取市级扶贫创业就业带头人资金8万元。争取市农牧局”一村一品”项目资金10万元。争取健身器材进行安装,方便群众在居住区就近健身运动。同时,争取项目资金新安装路灯143盏。三是促进金融扶贫贷款。他组织黄河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在村部为群众办理金融扶贫贷款登记31户,妇女创业贷款登记10户。 三、进村入户走访

3、,贴心服务群众。 结合村民”早出晚归”的特点,他放弃中午、晚上以及节假日休息时间,进行入户走访12余户,向群众发放驻村帮扶党员”连心卡”服务卡宣讲政策。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余件。对17名村民因务工欠薪问题,协助讨要工资,引导其法律援助免费代写诉状,维护合法权利。其中,协调县法院为人务工欠薪强制执行,人已全部执行。 四、借助派驻单位,提供法律服务。 他向广大村民发放银川市政法委和司法局法治宣传物品共计260余件,引导村民珍惜幸福生活,勤劳致富。他听到大多数群众说出的一句话是”瓜子吃不饱,但可以暖人心。”同时,争取市司法局资金支持购买公共净水开水器,解决村部饮水困难。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0户。 他努力践

4、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贴心服务群众,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模范表率。22X年度薛青录同志被银川市委和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同年度薛青录同志被银川市委组织部和人社局考核全市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优秀” 02X年6月25日 第二篇:xx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先进事迹用脚步丈量百姓情 用汗水浇灌群众心 镇*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 ,男,28岁,*县农业局干部。20X年元月,参加工作还不到两个月的*毛遂自荐,主动接受组织选派到云岩镇辛户村

5、任第一书记,20X年8月履职秋林镇合兑村第一书记,02X年3月组织调整担任*镇*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履职以来,他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 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从一个非贫困村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贫困村开展工作,*面临的情况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为了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坚持每月驻村开展工作26天,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对全村67户群众进行了走访调研,与群众拉家常,谈想法,原汁原味地收集他们的建议和问题。定期召开

6、两委班子会,认真组织学习上级会议精神。通过召开座谈会、逐户走访群众等形式,他逐渐掌握和了解了村情民意、发展生产、群众生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根据意见征询情况及时召开两委会,向局里反馈意见,认真研究制定202X年*村工作计划、02X年-202X年三年发展规划,找准制约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政策与实际统一。明确目标、步骤和措施,既尽力而为,竭力帮助村解决最迫切的困难;又量力而行,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明晰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为改善民生、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

7、、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掌握省、市、县、镇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开展中,他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在“七一”建党节、中秋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3户贫困户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座谈会,重温入党宣誓,加深党性教育。 忙“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以支部统

8、领为抓手,整合力量,集中攻坚,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精准发力、快速见效、长期受益。 推行“支部+养老”,解决贫困老人无房居住的问题。为了解决贫困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与党支部书记张延刚协调修建了该县的第一个村办养老院“幸福院”,其选址在原云辛合作社旧址上,坐北朝南,避风向阳,设计为一层八套十六间砖混结构,两间为1套,共安置8户贫困老人入住,同时配套建设医务室、淋浴间、公厕、活动大厅及硬化、亮化设施,功能较为完备。所建房屋院落及设施所有权归村集体,贫困户只有使用权,没有继承权。目前,幸福院已完工投用,8户年龄较大的贫困户已搬迁入住。 推行“支部+合作社”,解决了贫困户短期收入的问题。村支部依托云辛

9、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作用,主动为贫困户量身制定了产业帮扶计划,对于果园实行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果品销售。同时考虑到发展养殖所需的防疫技术、场地条件及人力因素,村支部为贫困户制定了与家庭农场合营的发展模式,由家庭农场统一提供场地、统一购置饲料,统一销售,并按照贫困户拿大头、家庭农场拿小头的分配经营利润,确保了贫困户近期有稳定收入。 推行“支部产业”,解决了贫困户长期收入的问题。村支部将村闲置地、部分机动地共计00亩统一规划,争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统一平整,统一建园,并低价流转到无地或少地人口手中,不仅解决了35岁以下年轻人无地可种的人地矛盾问题,还使4户因缺产业致贫户有了长期致富

10、产业。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第三篇: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一) 扎根山区为百姓 -崔涛 202X年7月,渑池县文广新局干部崔涛被选派到省级贫困村仰韶镇后涧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带领群众建强基层组织,决战脱贫攻坚的事迹被四里八乡的群众传为美谈,后涧村容貌焕然一新,500亩荒山变为”聚宝盆”,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韶山脚下拓荒牛”.20X年底,崔涛被渑池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先进个人”,202X年7月,再次被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健全设施强

11、班子 202年7月3日,崔涛携带铺盖进驻后涧村村委。他从改善村委办公设施入手,多方筹集资金1万余元对村委办公楼房屋楼顶修缮,粉刷内外墙体10平米,硬化村委院内外广场000余平方米,建起了包含村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他带领村干部们自己动手,对村委大院进行绿化,种上了松树和冬青树。购置了新办公桌、档案柜,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协调移动公司接通网络。同时设置两块公开栏,书写宣传标语4条,制作党建宣传版面16块,更换村办公楼外宣传标语2块,村室内外面貌大为改观。崔涛带头讲党课课堂上,他的承诺掷地有声;”假如我是贫困户”、”脱贫攻坚,党员应该怎么办。”,村两委班子全体党员讨论会热火

12、朝天;联系帮扶单位科级干部轮流每个月为村党员干部上党课;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为方便服务百姓,崔涛带头值班,建立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制度;扶贫资金使用中,新的村班子做到资金公开公示。低保评定和危房改造评定公开透明;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执行报账制,落实村监委会监管制度,无一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近三年来发放法规政策资料202X余份,村党员干部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下子竖立起来了。 水路电通甩膀子 后涧村因水资源短缺,崔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协调资金万余元为全村拉水35车,把水送到村口,暂时缓解全村吃水难。又不辞辛苦多次辗转奔波到县水利局联系,上报人畜

13、吃水工程项目,将本来明年才能实施的水利项目提前一年实施,目前已新打403米深水井一眼,铺设管道1427米。联系交通部门,杨家门至石庙后自然村一条主道路4.02公里、设计路面宽4.米、投资120万元高标准村间道路已完成。为解决村民通电问题,他多次到电力部门联系实施电网改造,栽植电杆132根,架设电线2米,农电入户率达0%.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他联系卫计委,协调上级资金2.5万元,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联系妇幼保健院上门服务,每年为全体村民举办两次义诊活动。 精准拔除穷根子 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崔涛按照农户自评、群众互评、代表测评、村级核评、乡镇审评,精准确定贫困户46户163人。贫困户脱贫

14、,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怕收获时卖不出去。崔涛迎难而上,逐一破解。为8户符合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每户申请贴息贷款3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牛)。贫困户购买花椒树苗需资金万余元,钱凑不够,他带头拿出500元,帮扶人员也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为8户贫困户种植8亩花椒树。协调资金2万余元为贫困户免费购买柴胡种子,帮助9户贫困户种植柴胡7亩。同时积极筹集资金万余元购买60余亩花椒树苗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帮助发展农林产业,目前全村发展种植花椒00余亩、中药材280余亩、流转土地30亩。为帮助农户解决不懂技术难题,崔涛每年都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在花椒地现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柴胡技术培训。共计参加培训贫困群众30余次。为解决

15、经济作物出售难,崔涛联系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成立了仰韶镇后涧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三门峡市九龙羊肚菌种植公司和垚鑫菌业两家公司签订技术支持和回收合同,还与亳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让百姓吃了”定心丸”.为增加集体收入,建设中药材(连翘)烘干加工基地。新建食用菌大棚15座。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在牤牛山建设300w光伏发电站一座,目前已经建成,每年发电可分红1万元,4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为民解忧扑身子 他主动放弃双休日,以村为家开展脱贫攻坚,自己动手做饭,与百姓打成一片。崔涛的车几乎成了村里的办公用车。建设村卫生室为了省钱,私家车变成了”货车”,后备箱装上砖块、水泥、瓷砖,一次又一次往返。外出参观学习,为节省开支赶时间,崔涛每次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天不明出发,半夜返回,两年来他的车为村里跑项目行驶4万多公里。6岁的村民杨长法肢体残疾,妻子股骨头坏死动了手术,家境贫困一筹莫展。崔涛开车带两人去县残联帮助联系办理了残疾证,让他们享受了低保,后期治疗费也可以二次报销,减轻了家庭负担。02X年7月日,他联系珠海一家公司的爱心志愿者,为6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3.万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