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85263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电大的专业建设是由中央电大教学部提出和论证,由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审查和决策,课程建设和实施教学由教学部安排负责。教务处负责协调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的关系,组织和规划专业以及课程的建设。 中央电大60以上专业学分的课程,是由中央电大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建设评审组、课程组、评估办公室等四个不同质量保证组织和部门进行审核和监控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由普通高校不同学科知名度较高的教授、专家组成,下设十个学科类组,其职责是对新开设的专业进行论证,对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实施方案进行审批。课程建设评审组由普通高校课程学术专家和校内媒体制作专家的成员所组成,他们对课程的设计、制作、出版全过程

2、进行审查。课程组由教材主编、课程主讲、校内课程主持教师和其他教师所组成;文字教材的主编是由全国高校一流的教授承担,课程的主讲教师是由全国高校知名度较高的教授担任,他们负责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及考试的教学全过程的课程质量。评估办公室是中央电大的常设机构,他们负责组织相关学者、专家对教学实施中的专业、课程、教学条件、师资条件等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或检查,不定期地收集教师、学生对课程质量和教学反馈的意见。 省级电大不超过40专业学分的课程,由课程评审组、实践指导组、毕业指导组等三个不同质量保证组织进行审核和监控。课程评审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对本省省级电大课程建设进行审查。实践指导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负责审

3、查实践的组织、内容、实习及考核等过程的教学质量。毕业指导组由普通高校教授、专家和校内教师所组成,对毕业设计或毕业作业的组织、选题、实践、撰写和答辩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提出了“五要素”,即教学质量保证的五个核心要素:一是教学资源,二是学习过程控制,三是学习支持服务,四是教学管理,五是系统运作。教育资源。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上主要有三个控制点:1一体化的课程设计。2规范的课程建设流程。3由名师授课并主编教材。学习过程控制。广播电视大学把学习过程作为由多个环节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学习过程的设计,组织,管理,监控和评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渗透在各个环节之中,

4、并逐步形成了学习全过程的管理规范。学习过程控制重在以下三个环节:1入学测试和入学教育。2考核和监控。3教学检查和评估。学习支持服务。把学习支持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保持,提高学习效果,是广播电视大学提升服务品质的指导思想。做好助学服务,资源服务和信息服务,是学习支持服务的三个重要方面。教学管理。规范的教学管理是质量标准一致性的保证。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的突出特点是三个结合:1刚性与柔性结合。2指导性与实施性结合。3线上线下结合系统运作。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进行系统办学,是广播电视大学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的办学特征。香港公开大学的教学质量保证在香港公开

5、大学,关于专业和课程领域的主题都是由教务会最后作出决定的,其中包括:设置新的专业或开发新的课程;继续开办现有的专业和课程;用新的课程替代原有的课程;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传递现存的课程;逐步停止较小而又缺乏学生的专业等。为了保证大学的学术质量,公开大学组织了课程保证质量的三个统筹团体:校内认可委员会、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以及课程成绩小组。这些委员会担当以下三方面的管理角色:专业开设及审定;课程开发及审定;评估。大学建立这些团体的目的在于使教务会通过的政策、指引以及条例能够得到遵循和落实,校外评审员的反馈意见能够得到充分考虑,以及不同小组和学术单位提出的与大学有关的问题能得到关注,确保公开大学的课程质

6、量。 校内认可委员会由本校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职责是为教务会提出建议,主要评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计划书。在校内认可委员会充分地讨论和考虑成熟以后,再把这些计划书提交给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由著名大学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职责是给教务会提出对新专业开设的意见以及对现存专业的认可。课程成绩小组是由教务会授权来审批学生完成学业成绩的授奖,这一小组还需要向教务会汇报在对学术单位提交的课程报告进行评审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公开大学学术副校长负责整个课程质量保证的活动,并兼任校内认可委员会的主席和课程成绩小组的组长,而校外评审及认可委员会的主席则由正校长兼任。学术副校长需要在教务会上汇报

7、三个统筹团体讨论的结果和建议。大学还设有一位专职的质量保证统筹主任,负责全校的教学质量保证过程的有效操作,担任三个统筹团体的秘书,准备议事日程,收集和组织不同小组和学术单位的报告,分析出现的问题,准备会议记录及统筹进一步行动。质量保证统筹主任需要参加教务会的会议,以实施教务会作出的与教学质量保证有关的决定。在香港公开大学,课程的质量保证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不同的评审委员会参与,包括校外评审委员会,由著名大学的专家和学者组成;校内评审委员会,由本校的专家和学者组成;顾问同仁小组;教务会;以及专业评审及认可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共同负责审查课程的质量,以确保学术水平和传统大学相等。香

8、港公开大学的课程质量保证包括两类:一是每一专业的质量保证;二是每门课程的质量保证。专业的质量保证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第一,教学单位提交一份开设新专业的计划书大纲,由大学的教务会根据现有的专业和市场需要作出决定。第二,如果计划书大纲获得认可,教学单位需要提交详细的专业计划书,提交给校内评审委员会,对专业的可行性、标准以及质量进行评审。第三,如果校内评审委员会通过了详细的计划书,交由校外评审委员会评审,包括专业的本地适切性、专业结构、学术标准等。第四,在校外评审委员会获得认可以后,由专业评审和认可委员会从大学的角度进行评审,包括师资力量、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竞争能力等。另外,大学的管理委员会将进行财

9、政方面的评估,包括开设专业的开支与计划的招生人数。第五,专业追踪评审。在专业开设了一段时间后,大学将有计划地对不同专业进行再次评审,评审的团体包括顾问同仁小组、校内评审委员会、校外评审委员会以及专业评审和认可委员会。评审的内容包括此专业的学术地位、学术标准、学术质量、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最后由大学的教务会作出决定。香港公开大学每门课程开发的质量保证包括六个阶段:第一,可行性研究和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确定资金来源;组建课程开发小组,此小组由学术人员、课程设计主任以及课程撰写人员组成,其中一名学术人员担任课程开发统筹主任;聘请课程撰写者;聘请校外评审委员。第二,蓝本的评审。蓝本包括详细的课程

10、大纲、教学目标、课程计划、评估策略以及课程撰写进度表。第三,课程指引和单元样本的评审。第四,教材各单元的评审。第五,其他教学材料的评审,包括作业题形式的样本、考试题形式的样本、评分指引、导修教师手册等。第六,全部教学材料的评审和审批。台湾空中大学的教学质量保证台湾空中大学的“课程暨教学策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课策会”),是校内课程的最高决策单位,课策会是由教务长所主持的校级委员会。另外,在系(科)还有基层组织的课策会。课程开设的初步审议在学系科进行,首先由学类召集人经市场评估、专业学术考虑,提出课程初步规划,在系(科)的课策会进行讨论,若获通过,则由系(科)并同该课程的各项详细规划资料(如预定

11、开设时间、预定使用媒体、课程内容结构、学生修读背景要求等重要资料)提至校级课策会审查,校级课策会对新课程的内涵规划进行审议,同时也审议旧课程是否应续开。除此之外,各课程之学科委员(包括教材撰写老师、课程设计及媒体委员等)之专业资格,均须经学系科教评会通过后,送校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进行审议通过,方能进行课程的撰写和制作。因此,课程开设的质量保证,在课程本身方面是经过校内层层审议,学科委员进行适当把关,从而保证课程开设质量的。 学校的教务长是负责校内学术行政的重要主管,教务长担任校级的课策会主席,负责审议各系(科)课程,以及协调各系(科)课程开设资源的分配(如电视、广播播送频道之分配协调)。教务处下所设的课务组实际负责各项相关业务之管控,包含课程审议的议事安排、结果公布、学生公告等各项与课程相关的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