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8517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备课人:罗 平 【学习目标】: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3、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重点和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和运用。教学流程一、 巩固旧知,点名检测,导入新课。二、 明确目标,引导学习“等高线地形图”部分。1、小组内认真自读课本(P24P26),思考下列问题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如图1.35,甲的海拔高度为 米,乙的

2、海拔高度为 米。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1.35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米。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注高度,单位是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 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2、小组展示学习结果,教师随即播放幻灯片,同时相机板书知识点。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掌握等高线的特点及山地部位名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 ,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 ,地势低。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

3、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或缓);反之,坡度 (陡或缓)如下图。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符号表示。4、多媒体练习拓展,完成26页“活动”1.38图三、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部分1、教师用土豆演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画法,引导学生分辨五种地形类型。2、学生展示学案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陆地表面的

4、地形有 、 、 、 和 五种。3、引导学生结合课本27页1.43图概括五种地形的特点,教师相机板书。4、练习拓展,完成28页“活动”1和2 四、小结本课知识点五、【巩固练习】:1.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2.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3.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A.10380米B.1532米C.7324 D.8380米二、读图题1.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 B C D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若

5、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简述理由: 。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 ,自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若A点海拔265米,则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D点的地形类型是 。据测量,A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六、作业: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12-13页2、预习第二章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附板书设计: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绝对高度): 高海平面垂直距 数大地高,数小地低;2、相对高度: 高低的垂直距离3、等高线定义: 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特点: 线疏坡缓,线密坡陡,4、山地名称山 谷: 大凸为谷山 脊: 小凸为脊山 顶: 闭合中高周低鞍部: 两山间低处陡崖: 多条重叠合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2、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500m以上,面大外陡内缓, 山 地:500m以上,有耸山陡坡,盆地:周高中低丘陵:500m以下,地势起伏大,平原:200m以下,宽广平坦。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讲课人:罗 平 杭 五 中 2014.1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