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851192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华东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 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以司母戊鼎为例, 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甲骨文、 金文的字体, 了解汉字的演变,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和从点到线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2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具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教学情境激趣的方法,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享受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2、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就,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三、教育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2、教学难点:理解司母戊鼎“是商王权力的象征”的这一论断。四、教育方法( 1 )教法1、图片欣赏法2、问题探究法3、情境体验法( 2 )学法1、观察分析法2、自主探究法3、合作交流法五、课时安排: 1 课时六、教学过程上课开始后喊上课,同学们起立后,喊坐下,然后示意同学们安静,然后给大家三分钟温习第六课西周的分封的内容,然后进行课堂听写。主要问二个问题:一、西周建立时间,战役,都城?二、西周建立后为了巩

3、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主要内容以及作用是什么?然后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武王伐纣和分封诸侯,将最后一部分平王东迁讲完。三、平王东迁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 西周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 是不是就能保证王位的万世永固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可提示: 西周后期, 统治者昏庸残暴是其走向灭亡的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 当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各诸侯国在政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散性,越是边远地区,表现得越明显, 这就构成了某些战乱的因素、 随着诸侯国实力的消长,诸侯、卿大夫地位的升降,外族的侵扰,战乱增加,经济遭到破坏,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然后教师提示学生了解西周

4、灭亡的时间及东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小结学习】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了解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西周的灭亡, 了解一个朝代要长治久安, 统治者必须亲近贤人, 疏远小人,施行仁政等。【导入新课】老师讲: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 大概了解了他们产生, 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我们知道如果要全面了解一个朝代的特点, 我们主要从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 前面的学习我们主要从政治方面分析了三个朝代的特点, 今天呢, 我们主要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再次共同学习三个朝代,也就是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探究学习】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本。 现在请

5、大家用三到五分钟快速浏览课本, 并完成练习册的知识归纳部分。 然后教师下去指导学生看书, 归纳并维持纪律。然后逐步对题,并重点强调一些偏僻字,如司母戊鼎,钟鼎文等。放映幻灯片到下一页,教师提示学生,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 分别是甲骨文,金文以及青铜工艺。一、甲骨文主要以幻灯片的形式加课本, 边问边总结, 并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记出来答案, 方便复习。主要从甲骨文的含义,出土地址,如何被发现的(王懿荣,史海拾贝部分)以及其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从课本寻找答案的习惯,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1 ) 教师陈述: 下面我们一起共同学习甲骨文这一部分, 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大家一定感觉好生涩,好枯燥。其实

6、大家不用担心,初中阶段,我们不用学习的那么深,只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点就好了。 而且甲骨文和我们今天的汉字有很深的渊源, 这会帮助我们理解甲骨文的。( 2 )教师问:好了,说了这么多甲骨文了,我想请问大家什么是甲骨文呢?出土于哪里呢? (学生回答后) 归纳总结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然后放映幻灯片,殷墟的图片。( 3 )教师引入:那么甲骨文是如何被发现的呢?然后让一个同学读33 页小字部分的史海拾贝部分, 然后提问。 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为什么不是其他同学呢? (提醒同学 们找出关键字)然后归纳出答案(专业知识、观察生活)。( 4 )为什么甲骨文这么受到重视,它记载了什

7、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回答,然后归纳出来。 然后从内容里的占卜进行详细讲解, 为什么占卜, 什么样的人能占卜?然后将十二生肖的甲骨文与金文对应出来,然后让同学们猜舟和车。( 1 )教师提问:以汉字的演变引出金文,然后让同学们将其记到课本上,并从瓜这个字为例,引导同学们发现汉字由复杂逐渐简化,便于书写。( 2 ) 然后提问金文是什么?有何特点及其作用。 引导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来并进行标记。三、青铜工艺( 1) 本节内容准备以合作讨论以及图片展示为主进行讲解以三个问题为主进行分组讨论。1、青铜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2、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是什么?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3、青铜器的种类,特点是什么

8、?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进行讨论, 每组一个问题, 然后请一位同学归纳答案, 逐题进行解 答。青铜器的种类内容以图片展示为主。提醒同学讲课本知识点勾画出来。( 2)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为例重点讲述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精湛,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然后进行小测试:( 、最大的青铜器是?2、商代青铜器的精品是?3、出土于株洲的青铜器是?4、不属于商朝的青铜器是?5、已知金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是?( 3 )然后以图示法讲解商周青铜铸造过程,直观展示出:1、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2、青铜器的产生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3、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青铜时代( 4 )最后请同学们朗读最后幻灯片。培养同学们爱护,保护文物的习惯。文明出游,不乱涂乱画。七、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了解了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知道了甲骨文以及金文的含义,内容,特点及作用;知道了青铜器及其铸造业的特点,了解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名器。八、板书设计第六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一、甲骨文( 1 )含义( 2 )内容,特点,作用二、金文( 1 )含义( 2 )内容,特点,作用三、青铜器( 1 )发展历程( 2 )种类,特点( 3 )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