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85006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教育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常州市教育工作参考总结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教育为人民效劳”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展不动摇,锐意改革,奋力创新,积极启动学校主动开展战略,全面推进素养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健康开展,为常州建立特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XX年,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整体开展,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施行水平 1接着施行教育现代化工程。在全市100的乡镇到达教育根本现代化标准的根底上,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内涵,修订区域教育现代

2、化施行意见,完善并积极启动施行辖市(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立目的和规划。 2接着推进教育信息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立标准和技术指南,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暨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会议,中小学信息技术建立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新增中小学校园网12个(使全市到达23个);完成常州站新一轮改版,每月点击数超过3万,累计访征询量超过0万人次;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不断加快,容量已达70g;100学校实现“校校通”,全市乡镇中心小学和中学都普及了信息教育技术;大力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与应用,举办网络应用培训班,启动新一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2.万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为重点

3、内容的培训考核,占全市教师人数的88。 .规划新一轮教育规划。为适应常州特大城市建立,在充分调研论证的根底上,初步完成X202X年常州市区教育规划规划,并积极启动施行新一轮城区教育规划调整。对物资学校、旅游学校、三职高等3所职业类学校进展优化整合,会同新北区政府采取股份制方式筹建一所公办股份制中等职业学校新北区职教中心。 加快重点工程建立。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常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市二中整体改造、花园中学多功能教学楼等工程正式开工建立;青年科学艺术宫二期工程、正衡初中学生公寓、三中教学综合楼、田家炳实验中学图书综合楼、刘国钧职教中学图书馆扩建、聋哑学校整体改造以及所学校的塑胶跑道等工程

4、按时竣工。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全年组织教育治理干部、教师出国(境)调查、培训0人次,接待国(境)外教育团组21批、计80余人来访;新通过聘外资历学校8所(使全市到达36所),聘请外国文教专家110余名,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工程2个(使全市到达7个);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稳步推进赴境外办学工程。正式与北京朝阳区签订教育合作交流协议书,在互派专家、校际交流、高层论坛、教育研究、合作办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全面施行两地教育合作工程,共同促进双方事业的跨越式开展。 二注重协调开展,促进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高6着力推进教育平衡化。在招生工作中,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和“要择校、找民办”政策,严格治理

5、和操纵“分流”渠道和数量,“小升初”依法实行就近入学;中招工作接着施行重点中学名额分配各初中校的做法,严格按照省厅文件精神,扩大高中统招比例,择校实行“三限”政策(限钱数、人数、分数);在重点普高录用前,专门举办中职招生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选择,使大部分可能在普高分数线下的考生尽早明确就读方向,理智地选择适宜的学校,保证了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校、热点与非热点等各级各类学校各得其所,共同开展。 接着施行“金边工程”,重点扶持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设立“专项基金”鼓舞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全面启动施行“蓝天计划”,出台“常州市流淌儿童青年就学暂行治理方法”,在积极鼓舞公办学校尽力

6、吸纳的同时,创办蓝天实验学校、新市民子弟学校等流淌儿童青年专门学校,标准各类外来工子弟学校办学行为,保障适龄流淌儿童青年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全年市帮困助学金理事会共对5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1万元,市区各级各类学校为特困家庭学生减免学杂费54万元,同时构建快捷透明的爱心通道和帮困助学体系,确保在常州就读的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7根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建立,新增省级示范实验幼儿园5所(使全市达37所)、省级实验小学所(使全市达5所)、省级示范初中1所(使全市达4所);全面开展星级高中转评工作,00%的省重点高中顺利转星。大力开展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

7、达9%;高标准高质量施行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稳定率保持10%、9%以上;根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群众化,全市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到达96.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XX年,在高考方式改革的情况下,我市再次获得佳绩:万人进线率为万分之十九,第六年保持全省第一;本科录用率56%,其中市区高达7,名列全省前茅;0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比例为万分之四十八,位居全省第一,超省平均一倍。 8职业教育进一步稳定和开展。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意见;大力加强示范专业建立,新创省级示范专业16个,市级示范专业(含中专校)18个,市区职校生中级工达标率达98%,一次就业率达96%;153名职校学生参加全省一般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本科达线率达44%,职业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比例达35,名列全省前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